所谓滞涨,就是在宏观经济领域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失业及通货膨胀(inflation)同时持续高涨的经济现象。

一、滞涨时期的世界各国经济表现

1970年代,美、欧、日等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都无一例外的陷入了长达10年的“滞胀”期。在此期间,经济增长停滞、失业率攀升、物价高位运行。与此同时,90年代的韩国和台湾则经历了“类滞胀”,而80年代末的巴西、墨西哥则经历了“恶性滞胀”。我们先看美国。

1970年代,美国经历了高通胀与经济衰退并存的滞胀时代:通胀长期在5%以上徘徊,并一度攀升至10%以上,而经济增长则出现停滞。68-70年、73-75年,以及78-80年,都出现了经济增速持续下滑、通胀和失业率持续回升的局面。美国的滞胀并非偶然,同一时期的欧洲和日本也是如此。

联邦德国GDP增速由69年的7.5%一路下滑至75年的-0.9%,同期CPI增速由2%以下攀升至7%左右。日本GDP增速则由68年12.9%的高点骤降至74年的-1.2%,同期CPI增速由5%左右激增至20%以上。类似的景象在1980年前后再次出现。作为亚洲四小龙中的典型代表

90年代初韩国和台湾经历了“类滞胀”的过程,即经济增速放缓,经济自然增长率结构性下行,同时CPI上台阶。但过程不像发达国家的滞胀那么猛烈,可以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结构转型期“类滞胀”的样本。

经历了80年代中前期的高速增长后,韩国增长中枢从89年开始下调,增速从87年的12.3%下滑到92年的5.8%。与此同时,CPI增幅从3%左右上升到91年的9%。

在这样滞涨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最大的特色是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无效。

面对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企图托底经济下滑。以美国为例,70年代美国联邦财政赤字率一路走高,并于1975年突破3%、1976年创新高至4.1%。而其M2增速也一度高达13.5%。然而,由于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双双失灵,非但没有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帮助推高了通货膨胀。

我们总结70年代发达国家大滞胀、90年代初韩台“类滞胀”和80年代末拉美“恶性滞胀”的共性,发现:

其一,滞胀的原因都与“经济转型+货币宽松”有关。转型期经济增速下行,但传统逆周期的总量刺激型宽松财政、货币政策或难有效托底经济下滑。而当流动性过剩遭遇外生冲击(如石油危机),将引发通胀大幅上行。

其二,滞胀期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整体表现欠佳。债券收益率因通胀大幅上行和为抑制通胀而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而大幅走高,债券市场整体表现低迷。经济转型意味着企业盈利低迷,叠加高利率令估值下行,股票市场整体低位震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