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汉滨各级帮扶干部“入户夜访”活动的一个缩影。脱贫攻坚百日会战以来,全区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各单位、各部门深入定点帮扶镇办、村组和贫困户家中,了解村情民情、商量脱贫计划。以“夜话”“问需于民”为出发点,更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真正“话”出问题,化解问题。“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扶贫夜话”不仅话出了农村扶贫新景象,也让精准帮扶更有温度、政策落实更有速度。

山风习习,夜色静远。

五堰河水静静地流淌着,夜色中的汉滨区洪山镇天池村格外宁静,5月15日傍晚,沐浴着轻柔的月光和晚风,汉滨区卫健局妇计中心帮扶干部入户夜访行色匆匆。笔者跟踪他们夜访贫困户,记录下他们的点点滴滴。“百日会战”以来,这种工作方式已成常态。

天池村是深度贫困村,有贫困人口533户1771人,2019年计划整村脱贫出列。

19时5分

张德富家

“老张,你老伴这几天好些了吧?”帮扶干部是汉滨区卫健局副局长王开德,未进门,见到他的帮扶户张德富就先问起来。

“王局长,快屋里坐!”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党的好干部″,张德富忙不迭地道感谢。“多亏了你们,硬是把我老伴从‘死里′救了回来!

原来,在上周入户走访中,王局长得知他老伴不明原因晕倒,在区医院住院治疗,立即联系区医院叮嘱要全力以赴救治这位贫困户,后病情好转转入镇卫生院继续接受治疗。

张德富今年64岁,家里3口人,老伴体弱多病,儿子在外务工,他本人前年因患脑梗塞,得了慢性病。

王局长帮扶他后,落实了老俩口四重医疗保障,办理慢病补偿,建立了责任医师团队签约服务,现在全家医疗有了保障。

张德富身体逐渐恢复后,去年9月,王局长还(联系镇村)给老张协调了公路管护员岗位。

“今年脱贫没问题”,“看病不花钱,我自己干上公路管护,活轻松,还能照看家里,一年有6000元,儿子也能安心务工,一年能有3万收入”,算起脱贫收入账,老张很自信。

从老张家里出来,已是21时,王局长又赶到村里的带贫企业大运食品厂查看,实地了解油茶生产线建设情况及带贫效果。该企业带动全村贫困户221户,但企业的200万贫困母亲(救助)项目资金一期到期,企业面临新上油茶生产线,急需资金,需要进行贫困母亲救助项目资金二期申报,对企业汇报的这一问题,王局长记在了心里。

20时46分

谢春尧家

“谢叔!房子这几天的建设进度快呀!”

“是呀!再有20天,就能搬新家!”

在贫困户谢春尧正在加快建设的新房前,帮扶干部王丽见到还在忙碌的谢春尧,见着马上峻工的新房,王丽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现已进入汛期,谢春尧老两口还住在土坯危房里,着实让她放心不下。

谢春尧住天池4组,2017年老谢患心脏病住院,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做心脏搭桥手术花费9万多元,好在最后享受健康扶贫四重保障政策报销了8.3万元。

康复后,王丽又帮老谢办理了慢性病就诊本。

想起当初,王丽帮扶老谢的时候,由于不理解集中安置建房政策,个人未能评上低保,没少吃闭门羹。

后来,随着政策的调整,王丽积极为老谢申请了分散安置和个人低保,落实责任医师团队签约服务。

“治病花了好多钱,要不是有新农合和精准扶贫补充保险的报销,家里肯定又背债了。就是不晓得,脱贫以后还有没有这些好政策?”

“脱贫不脱政策。”王莉给了他一颗“定心丸”,“后续治疗的费用,和以前一样报销。”

促膝一席话,解开千条结。不知不觉中,两个多小时过去了。

20时10分

汪义华家

“这是我给孩子带的衣服,你收下,试试看合身不?”汉滨区妇计中心主任张龙涛来到他的帮扶户家里,给两个孩子带来了新衣服。

“太感谢了,每次都给我们带东西来”汪义华的妻子双手接过衣物,眼里闪烁感激的泪光。

汪义华今年47岁,一岁时患乙脑落下左下肢残疾后遗症,九岁时父母双亡成为孤儿,被叔父收养长大,后自学修理维持生计,还建起了两间砖混房,2005年娶邻县弱视妻子,现在两个孩子,一个13岁,一个2岁。

汪义华致力自强持家,他单日在洪山集镇,双日出现在石转集镇,以补锅、补鞋、修理人力车为生,从不向村里张嘴提要求,村组干部和村民主动将其评议为低保户,镇村干部都为他的自强精神点赞。

“你要保持经营地点固定,这样顾客可能找到你,另外你还可以把技术提升下,以后人力车越来越少了,得向修理电动车、摩托车方面发展,我给你帮忙报个培训班”,攀谈中张龙涛给汪义华出主意当参谋。

“能参加培训那就太好了,你给我想的太周到了”。 “你现在把两个孩子的上学也要抓好,孩子是未来。”

夜越来越深,拉家常、听心声、解难题,干群交心攀谈却意犹未尽……

22时2分

帮扶干部驻地(天池小学)

山村寂静,夜色愈显深沉,在帮扶干部住地却灯火通明。简易的宿舍里,大家围坐一起,汉滨区卫健局帮扶联片领导王开德组织帮扶干部召开总结会。

“我帮扶的这户,孩子上初三,可能有心理问题,已经两天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吃不喝不出门”柴薪说道。

“我帮扶的王华涛现在有发展养鸡意愿”王梦捷说。

“我帮扶的(程)明清家里油菜要收割,缺少劳动力,这两天走访完的干部都来和我一起帮忙”,张龙涛说……

帮扶干部简要汇报当天走访情况。

“从反馈的6个问题看,当前主要有‘两不愁三保障’中短板的问题,有贫困户产业发展问题,有贫困户当前农忙缺劳力问题”王局长说,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近期要逐个落实。就下一步工作,大家又踊跃发言。

“产业脱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和根本出路,发展是解决一切矛盾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与关键。”第一书记王李说。

“在脱贫攻坚中,既要抓好贫困户的脱贫问题,更要重视贫困边缘户的返贫问题,处理好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心理失衡的问题……”。张龙涛说出了近年来具体工作中的问题。

如何巩固脱贫成效,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有一帮有想法、有魄力、有志气的基层干部和群众,全村实现全面脱贫奔小康指日可待。

这一个个小故事,是汉滨各级帮扶干部“入户夜访”活动的一个缩影。

脱贫攻坚百日会战以来,全区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各单位、各部门深入定点帮扶镇办、村组和贫困户家中,了解村情民情、商量脱贫计划。以“夜话”“问需于民”为出发点,更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真正“话”出问题,化解问题。“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扶贫夜话”不仅话出了农村扶贫新景象,也让精准帮扶更有温度、政策落实更有速度。

来源:汉滨区新闻中心

作者:张承喜 胡智贤

编辑:刘一薇 责编:张承喜

审核:罗 峰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