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馬雲的無人超市一出現,就引起許多人的好奇心,然後是引起無數人的“失業焦慮症”,但真正能長久發展的項目,就是能夠像這樣引起轟動的事件,如果不與時代進步,沒有新技術打破傳統,那整個社會的經濟都只會停滯不前。

現在劉強東也有一番動作,在4月12日,劉強東在“互聯網+”的數字經濟峯會上提出“無人零售”概念,劉強東說:“京東要每天開1000家店面,要每300到500米之間就要有一家京東便利店。”

劉強東的話一出就得到一些人的質疑,但也得到一部分人的贊同,因爲劉強東的“日開千家”店,是希望利用供應鏈與物流優勢,以此進軍便利店行業,雖然這樣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回到縣城,輕鬆開店,但也因爲線下零售比較複雜,一些專業人士指出,這種經營方式無論是對於京東,還是阿里來說都是門外漢。

京東這種線下零售店,是聚焦了區縣、農村市場,而是希望通過各方合作,向供應鏈要效益和利益,僅使用過一款名爲“掌櫃寶AAP”的軟件,就能省去中間環節輕鬆進貨,即便是很小的商家也能直接找寶潔採購,京東再用自己的物流爲採購者,用送貨到家方式,爲開店者省去許多層層進貨渠道,被剝削掉的利潤,這樣壓低進貨價格的方式,讓京東、店鋪、供貨品牌3方都能因此獲利。

劉強東也說了,通過京東的賦能,商家只用很少的錢找到一個有人流的店面,每個月就能有大概超過8000元的收入,有的店面在當天營業額利潤就有2萬,所以現在有很多人都在加入劉強東的這種店面,但很多人其實也紛紛指出其中一些弊端,而這樣的店面能究竟發展到什麼階段,目前還是有很多人都處於觀望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