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牙儿

“和氏璧”流传千年,奇货可居,价值连城。可是这么稀奇的“和氏璧”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在《韩非子》和《新序》中都有着记载。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个能工巧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想着把这块儿玉献给厉王,希望能得到奖赏。没想到,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那人却说这是“石头”。感觉自己被欺骗的厉王命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后来厉王驾崩,武王即位,卞和又拿着这块儿玉献给武王。武王也让人鉴别,那个人也说是块“石头”。生气的武王命人将卞和的右脚砍去。在后来,武王驾崩,文王即位,卞和抱着他的玉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后,接着流出了血泪。当楚文王知道此事后,便派人出查询,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果然是块宝玉,于是给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

到了战国时期,和氏璧阴差阳错的到了赵慧文王手中,后来亲昭襄王想得到这块玉,便派使者到赵国说愿意用15座城池来换和氏璧。赵王不敢得子秦国,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了秦国。秦王看到和氏璧,非常欢喜,但是又不想舍去自己的15座城池,蔺相如便用了一计,要求秦王斋戒3日并将原本答应的15座城池划归赵国,蔺相如在此期间,托人将和氏璧带回赵国。这便是后来的完璧归赵的典故。

待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命工匠将和氏璧雕琢成皇帝的专用印章,这便是后来的传国玉玺。秦朝末年战乱,玉玺先后落入刘邦、孙坚、袁术等人手里,后来又归魏。南北朝时期,隋朝统一全国,玉玺落入隋宫。在后来,隋朝灭亡,玉玺辗转落到李唐手中。唐朝灭亡后,朱温得到玉玺,后又落到后唐李存勖手中。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前,他和后妃在宫里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时投入火中,从此传国玉玺便不知所终。

和氏璧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10件绝世珍宝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