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藏傳統文化

密宗傳至日本的千多年來,虛空藏菩薩極受日本人的尊崇。聖德太子的時代,更將虛空藏菩薩與如意輪觀音的修持法融成一體,使兩種修持互通。

現存的虛空藏雕塑和畫像極多,而虛空藏的修持亦發展成多種民間信仰。

虛空藏菩薩的特色,是頭戴五智寶冠,一面兩臂,身體的顏色與蓮臺的顏色一樣,虛空藏菩薩的五智寶冠內有高髻,稱為寶髻,這個寶髻等於整個宇宙的中心,代表須彌山。

日本現存確認最古的虛空藏造像,為奈良額安寺的木造虛空藏菩薩半跏像。這個造像右手持蓮花,左手結與願印,胸前垂瓔珞,上半身披條帛。

另一個較早期的造像,是天平時代的雕像,右手結與願印,左手結施無畏印,現存於東大寺之內。

虛空藏另一種最常見的法相,是右手持劍,左手託如意寶珠。東京國立博物館內有平安時代的虛空藏求聞持法本尊畫像,是鎌倉時代的重要文物,畫像是站立的造型,手中持劍及寶珠,身披天衣,色彩華麗。

虛空藏法的修持融合五佛之後,造型上產生變化,成為大家目前見到的五大虛空藏菩薩法相,即是左手持鈎,右手持蓮花或寶珠的造型。其中神護寺的五大虛空藏,與及東寺的五大鳥獸虛空藏菩薩坐像都是最著名的五大虛空藏造像。

神護寺的五大虛空藏是國寶級文物,於每年三月十三才開放七至十天供遊人參拜。佛塔內擺放五個虛空藏的地方不大,但身坐其中,令人真正感受到何謂虛空、何謂寧靜。

當年空海由中國返回日本的時候,帶回一套五大虛空藏造像,這套造像是五大虛空藏騎在五種動物之上。

日本亦有三虛空藏,即是三間最靈驗的虛空藏寺廟。公元八二九年,空海的弟子道昌到達京都法輪寺,寺內供奉嵯峨虛空藏。道昌修持求聞持法滿一百日後,與虛空藏菩薩產生感應,法輪寺因而成為著名的靈場,與伊勢金剛証寺、福島柳津丹藏寺合稱為「三虛空藏」。

在日本密教的發展中,修驗道於山林中修行,對於掌管地靈、山嶽信仰的地藏菩薩極為重視,將代表天空的虛空藏與代表土地的地藏視為互相呼應的菩薩,於寺廟中一同供奉。

而淨土思想的興起,以虛空代表極樂,地藏代表地獄,虛空藏菩薩成為淨土思想的要素。其後更將送葬祭祀時供奉的冥界十王,又稱十佛,再加入阿閦如來、大日如來及虛空藏菩薩,成為十三佛,這種十三佛的信仰到了室町時代被確定。

由於虛空藏掌管智慧,京都法輪寺有十三詣,或稱為十三參的文化,即於每年三月十三,或者四月十三,為年滿十三歲的少男和少女進行十三參法事,便獲得虛空藏菩薩的加持和祈福,開悟智慧。

虛空藏造像在日本大城市的寺廟比較少見,但在野外則經常見到。假如你在廟外見到一隻牛或者一隻老虎的雕塑,寺內一定供奉了虛空藏菩薩。日本有一種撫寅文化,是摸著老虎來祈福,這是由於日本傳統認為虛空藏菩薩是虎年和牛年生肖的守護神。

舉凡虛空藏的寺廟一定有賓頭盧尊者。賓頭盧尊者乃十六羅漢之首,有醫治疾病的功德,其大願是世間任何人身體出現痛楚,都願意代為承受。你頭痛的話,便觸摸這個尊者的頭廬,腳痛的話便觸摸尊者的腳,這樣能將痛楚轉移到尊者身上。

假如你到東大寺參拜,你看見門外有一個賓頭盧尊者的地方, 面所供奉就是虛空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掌管大自然,造成所有種植的農民都供奉虛空藏。日本有一個飯豐山,山上滿佈虛空藏菩薩的寺廟,原因這個地方用作種植稻米,而耕作最受大自然氣候變化的影響,所以農民供奉管轄大自然的虛空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亦是採礦者的本尊,採礦者可以供奉地藏或者虛空藏。至於海上的寶藏,即是漁穫,由於海水不包括在陸地之內,日本人覺得海中的寶藏屬於虛空宇宙的萬寶,因此漁民亦奉拜虛空藏菩薩為本尊。

在眾多種魚類之中,生命力最強橫、精力最強盛的是鰻魚。漁民如果奉拜虛空藏菩薩的話,不會捕食鰻魚。

當然日本最著名的食物亦是鰻魚,喫鰻魚可以使人的筋骨特別靈活,因為鰻魚的生命力很強。鰻魚是智慧與精靈的代表,修持虛空藏的人不喫鰻魚。

日本以漆器聞名,漆器工人的本尊就是虛空藏,大家在日本會見到如意寶珠形狀的漆器。此外,木雕刻師的本尊都是虛空藏菩薩。

以上都是日本有關於虛空藏的傳統文化。〜摘自《密宗佛菩薩的神祕修持》

☆圖片註解:

圖1:奈良額安寺木造虛空藏菩薩半跏像

圖2:三大虛空藏之法輪寺

圖3:三大虛空藏之伊勢金剛証寺

圖4:三大虛空藏之福島柳津丹藏寺

圖5:伊勢金剛証寺內撫牛

圖6:東大寺賓頭盧尊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