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东汉末年,汉室衰微,董卓趁乱进京,扰乱超纲,导致天下大乱。各地州郡十八路诸侯纷纷起兵讨伐董卓。但是在这十八路诸侯中,枭雄曹操可以说是,汉末群雄中少数同情“民间疾苦”的军事领袖。因此曹操曾在讨伐董卓战争中,写下《蒿里行》来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然而除了曹操,也有一位诸侯也堪称是汉末义士。他不仅是曹操的忠实粉丝,也是第一个看出曹操能够成就大业的人。那么此人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此人就是东汉末年济北相鲍信。鲍信是泰山郡平阳县人,少年时便志向远大,宽厚爱人,性格刚毅有谋略。长大后受大将军何进征辟为骑都尉,后受命回乡招募兵卒,在归来途中听说何进死于兵变,凉州董卓已经进京。鲍信料到董卓必定祸乱天下,就劝袁绍袭杀了董卓,但袁绍因为畏惧董卓而不敢动手。鲍信对袁绍失望至极,于是就带兵回乡,征召士兵,很快部队就发展到了两万多人,成独霸一方的汉末诸侯!

公元190年,袁绍因废帝问题和董卓决裂,在渤海号召天下诸侯共讨董卓。鲍信于是在济北起兵,响应起义军。当时各路诸侯会盟时,天下豪杰都推崇袁绍。但只有鲍信对曹操说:各路诸侯虽然现在很强,但是一段时间后都会灭亡,今后拨乱反正的任务只有将军你才能做到。曹操听后,无比惶惑说:鲍相过奖了。曹操虽然嘴里这么说,但内心非常兴奋不已!

鲍信不仅口头上看好曹操,就连行动上也极力支持曹操。当时各种诸侯讨伐董卓时,谁都不敢主动对抗董卓的西凉铁骑,只有曹操和鲍信敢于和董卓交兵。首战失利后,鲍信对曹操说:天下英雄为大义所聚,但如今的盟主袁绍,利用权力为自己谋私,即使除掉董卓,另一个董卓也会诞生,不能在和他们同流合污了。不如驻兵黄河以南,静观其变。曹操赞同鲍信的说法,就引兵离开了联盟!

曹操离开后,被袁绍任命为东郡太守,并在东郡训练士族,等待时机。第二年,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兖州刺史刘岱不听鲍信的劝阻,执意要出兵和黄巾军交战,结果兵败被杀。刘岱死后,曹操手下谋士游说兖州士族,希望能推举曹操为兖州刺史。这时鲍信听说后,立马率领部众来到东郡,迎接曹操为兖州牧。鲍信由于和曹操交谊非浅,所以曹操也把他当作最信任的人看待!

曹操虽然占领了兖州,但是兖州城外的黄巾军气势非常大。所以曹操就经常身临前线考察地形。有一次曹操经过很多天的思考,终于制定出了一个周密的作战计划,感到非常骄傲。因此在和黄巾军会战前夕,曹操带着鲍信去前线视察,顺便想要炫耀一下自己的作战谋略。他们来到前线后,曹操口沫横飞的向鲍信讲述着自己的作战计划,而鲍信忘情的听着,不知不觉两人都到了忘我的境地,而身后的步兵也被他们甩出很远。突然间,他们眼前出现了一支数千名的敌人部队。

曹操只能慌忙的指挥数百骑兵仓促作战,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地方地势不平,骑兵无法发挥出冲锋的力量,在加上步兵一时无法赶到,眼看曹操就要被敌军抓获。这时鲍信带领少数精骑护送曹操突围,并说:军队不能没有指挥官。最后曹操为了顾全大局,只能趁机突围而出。结果鲍信因寡不敌众而战死,享年四十一岁。

鲍信死后,曹操非常伤心,曾重赏寻找鲍信的尸体不得,只能找人用木头刻鲍信的模样,涂上油彩下葬。曹操为了纪念鲍信,迅速的发动了这场战争,但因军队作战不足,而首战失利。虽然首战失利,但是曹操依然信息十足,认真分析黄巾党人的弱点,最后改变策略,一举击败了黄巾军!曹操此战最后虽然胜利,但是鲍信却成了这场战争死的最可惜的一位诸侯!

本文是小编对三国曹操和鲍信的一点浅谈,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不喜忽喷,也非常希望评论区能留下您的墨宝,供小编学习进步哦!谢谢您的观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