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覺得第五章內容簡單,所以很多考生都會選擇忽略。總想着拿難度高,大分值的,爲什麼不撿點芝麻呢。這送你分的難道不要麼?廢話不多說啦,趕快認真跟着學。

考前衝刺!誰說利潤太簡單,考前這些送分點你真的喫透了嗎?

一、利潤構成

1.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淨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2.相關計算公式:

1)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2)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3)淨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營業收入: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所確認的收入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所發生的實際成本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

二、營業外收支

一)營業外收入

1.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係的各項利得。

2.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盤盈利得(僅限於無法查明原因的現金盤盈)、捐贈利得、債務重組利得等。

3.賬務處理:

考前衝刺!誰說利潤太簡單,考前這些送分點你真的喫透了嗎?

二)營業外支出

1. 營業外支出: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係的各項損失。

2. 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盤虧損失(非正常原因造成的盤虧)、公益性捐贈支出、債務重組損失、罰款支出等。

3. 賬務處理:

考前衝刺!誰說利潤太簡單,考前這些送分點你真的喫透了嗎?

三、所得稅費用

1.應交所得稅計算: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企業所得稅稅率

2.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3.賬務處理:

1)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

2)遞延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餘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餘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餘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餘額)

3)通過“所得稅費用”科目,覈算企業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及其結轉情況。期末應將“所得稅費用”科目餘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四、本年利潤

1.本年利潤的結轉方法:表結法和賬結法

2.會計處理:

1)會計期末要將企業所有的損益類會計科目餘額轉到“本年利潤”科目中,年度終了,企業還應將“本年利潤”科目的本年累計餘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中。

2)本年利潤的結轉步驟

第一步:將各項收入、利得類科目轉入本年利潤的貸方

第二步:將各項費用、損失類科目轉入本年利潤借方;

第三步:結轉所得稅費用,轉入本年利潤的借方;

第四步:將本年利潤的本年累計餘額(當年淨利潤或淨虧損)結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考前衝刺!誰說利潤太簡單,考前這些送分點你真的喫透了嗎?

五、臨考押題練手·單選

1.某企業本期營業收入2 000萬元,營業成本1 600萬元,管理費用40萬元,財務費用70萬元,資產減值損失80萬元,投資收益95萬元,營業外收入20萬元,營業外支出6萬元,所得稅費用65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本期該企業營業利潤爲( )萬元。

A.305

B.319

C.254

D.240

2.某企業2016年度利潤總額爲500萬元,應納稅所得額爲450萬元。假定該企業年初遞延所得稅資產爲1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爲7萬元,年末遞延所得稅資產爲13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爲15萬元。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爲25%。該企業2016年所得稅費用爲( )萬元。

A.123.5

B.260

C.117.5

D.107.5

1.正確答案:A

【解析】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所以,該企業本期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投資收益=2 000-1 600-40-70-80+95=305(萬元)。 綜上,本題應選A。

2.正確答案:C

【解析】應交所得稅=450×25%=112.5(萬元),遞延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額-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額=(15-7)-(13-10)=5(萬元),所以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112.5+5=117.5(萬元)。 因此,本題應選C。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