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Accenture旗下的設計與創新機構Fjord的年度趨勢報告中曾經提到,未來的設計趨勢將是“模糊的現實”。

現在,消費者已經可以獲得各種各樣的設備,從基於手機的系統,比如Gear VR、谷歌 Daydream 和 Cardboard,到全畫幅的、頭戴式設備,比如HTC Vive 和 Oculus Rift。此外,許多有趣的VR (虛擬現實) 應用也在湧現。Lockheed Martin 發佈了 火星體驗巴士,這是一輛沉浸式的校車,孩子們可以通過VR在車上體驗火星表面的感覺。

2017WWDC上蘋果宣佈針對 iOS 11 推出 ARKit,隨後提供了 ARKit 增強現實開發套件,大大降低了 AR (增強現實) 類 app的開發門檻和難度。有了 iPhone的支持,一批新奇的AR應用開始湧現。比如宜家利用 iOS 11 最新的 ARKit 開發套件來製作的一款app「IKEA Place」,可以非常方便地幫助用戶嘗試將傢俱放置到家裏看是否合適、顏色風格是否能與裝修匹配等。

未來,人與自己的計算機的交互將會以VR和AR爲中心,把體驗無縫地鏈接到現實生活中。企業們應該利用這些應用來創造單一的、綜合性的吸引人的體驗。

連結專業化和平民化的體驗

無論是teamlab的展覽,還是Bandai Namaco的VR遊樂園,都需要消費者進入特定的場館依靠專業的設備,才能進行這些沉浸式的體驗。如果要創造“模糊的現實”,首先需要依靠VR,AR,MR個人設備,把精彩的沉浸式體驗從專業場館帶回消費者的身邊。

回想幾年前的Google Glass,和現在的Pokeman Go,Microsoft Hololens,正是依靠硬件廠商在消費者個人體驗和周圍空間體驗相結合的積極思考,加速擴充了 VR,AR,MR 個人設備的應用範圍和場景。

從設計標準到結合IP創造獨特的體驗

依靠 VR、AR、MR 個人設備的發展,虛擬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更加融合,達到了“模糊的現實”的狀態。此時,設計師如何在更廣闊的空間中進行沉浸式設計纔是新的機遇和課題。

在VR、AR、MR 沉浸式體驗設計的交互層面,設計標準將跟隨傳感器和硬件發展而完善。豐富的設計標準一方面將會降低沉浸式體驗在交互層面的設計難度,另外一方面也將幫助用戶理解和快速積累沉浸式體驗的經歷。

藉助越來越完善的設計標準,設計師進行設計思考的重點也應該轉移到如何創造更獨特的“模糊的現實”體驗。東京新宿 VR 遊樂園的體驗圍繞每個 IP 的獨特之處進行設計,給消費者留下 “再回去玩非VR的版本,絕對會有股難以言說的煎熬” 的印象。設計人才越來越需要與創意人才和商業人才一起,從更能高層面對沉浸式體驗進行體驗設計的規劃而不僅僅是進行交互設計。這樣創造出的 VR、AR、MR 體驗才能夠增強 IP 的吸引力,爲用戶帶來難以忘懷的體驗。

不僅僅是沉浸,而是更智能

一方面 IP 是沉浸式體驗讓人難以忘懷的核心,另外一方面,IP 也可以做爲讓沉浸式體驗進一步與現實更加模糊的入口。在日本一家咖啡店裏,藉助 AR 技術,消費者可以和初音一起喝咖啡合影。

在初音咖啡館“模糊的現實”體驗中,逼真的初音形象恰恰可以作爲人工智能擬人化的基礎。無論是聯動的家電還是收益更高的理財產品,人工智能讓每個人的生活變得更智慧。當越來越聰明的機器不僅僅是爲我們的生活提供建議,而是做出決定時,我們與人工智能的對話也會越來越深入。但目前的人工智能是無形,藉助“模糊的現實”,人工智能將有可能擁有豐富多樣的形象。

小 結

從沉浸式體驗到設計“模糊的現實”體驗,首先尋找適合消費者的硬件技術。有了合適的個人硬件,消費者纔可以隨時隨地體驗“模糊的現實”。更加個性化的 IP 內容將成爲混合的世界主角,爲消費者帶來更佳豐富難以忘懷的沉浸體驗。此外,“模糊的現實”帶來的體驗即將遠遠超過於沉浸感,通過與人工智能的結合,“模糊的現實”將是更加有意義和效率的世界。

本文整理自:

1.《基於VR,AR,MR,從沉浸式體驗到“模糊的現實”》,作者李昂,SapientRazorfish體驗設計經理

2. 《Fjord趨勢報告2017》

讀了這篇文章,如果你也想趕上新科技潮流,實際參與學習創新VR、AR、MR場景下的體驗設計,不如看看以下內容——

消費升級背景下,線上線下服務場景各有優勢,隨着服務形式的發展,新技術爲碎片場景的體驗帶來更多可能。我們誠摯邀請爲科技行業設計的你,來IXDC2018大會工作坊。在這裏,你將——

瞭解最前沿的數字技術及應用案例;

打破思維框架,學習爲不同的服務場景選擇合適的技術創新方案;

瞭解3D交互界面設計中的基本原理與硬件技術的選擇。

ThoughtWorks高級體驗諮詢師陳緬和用戶體驗設計師錢冰沁,將在工作坊中與我們分享《VR/AR/MR 服務場景創新與實踐》經驗,解讀新科技對商業的影響,帶你找尋高價值的服務場景。

-時間-

7月19日 14:30

-場次-

D10

-主講人-

陳緬

12年產品設計和設計諮詢經驗,國家認證一級工業設計師,多項專利。

錢冰沁

譯有《3D用戶界面:理論與實踐》,

熟悉在不同文化環境差異中找尋機會與突破點。

每日一問

你覺得人們未來還能用VR、AR、MR技術做些什麼呢?

請在本文留言區分享你的觀點吧~

丨互動有獎

產品經濟的時代漸行漸遠,在以服務爲主導的新經濟時代,在強調體驗和價值的互聯網時代,如何才能做到提前想用戶之所想?如何比用戶想得更周到?如何設計可用、好用和體貼的服務?這些都可以從本書中找到答案。本書擷取以保險業爲代表的金融服務、醫療服務、租車及其他種種服務案例,從概念到實踐,有理有據地闡述瞭如何對服務進行重新設計,如何將用戶體驗和價值提前與產品設計融合在一起等問題。

如此乾貨福利怎能錯過,快來參加活動吧~

丨符合以下條件的小夥伴可獲得《服務設計與創新實踐》書籍一本:切題的留言留言被贊數名列第一評論被贊數統計在 下週三19點前 截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