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費城“美國獨立百年博覽會”現場,南京人李圭把720箱大清物件收拾的差不多之後,就開始四處溜達。

溜達着,他見到一個不認識的東西,掏出筆記本請教:

“這啥?”

“穿上就可以胸大腰細的內衣。”

李圭仔細看了看:“那胸小的怎麼辦?”

“前面有兩個碗一樣的東西,可以穿出胸型。”

李圭感嘆:“噫!這東西不正經!比纏足還可怕!”

作爲中國第一個記載下西式bra的人,李圭代表了當時的審美:

好女孩都束胸,妄圖把胸堆大的bra,比纏足更可惡。

要是生於1842年的李圭可以長命百歲,那他晚年就會見到一場關於胸的革命:

女性爲了不束胸,還拉上了阮玲玉下水。

海歸們沒去留學的時候,喜歡女孩子束胸,可回國之後,他們變了。

清朝末年到民國,禁纏足運動讓女孩得以保全腳,可是裹腳布又被拿去裹胸了:

清代穿的“肚兜”,到了民國又進階成了“小半臂”。

丨民國初年束胸的“小半臂”

小半臂就是小馬甲,樣子跟普通的馬甲沒區別,只是在胸前衣襟有密密匝匝的線,加上紐扣很密,能把胸束緊。

女孩子胸越束越緊,批評的聲音倒有,如1915年《婦女雜誌》創刊號曾登沈維楨的文章,說束胸的危害比纏足還嚴重:

“舊弊僅傷人之足,今弊更傷人之胸及肺。”若將來生孩子,更可能成爲“弱國滅種之因”,因爲“有乳汁必不暢旺,胎兒身體必不健全,甚至傳染肺病,流毒骨髓。”

丨燕京大學女大學生,胸前都很平坦

這聽起來很是嚴重,但在當時沒有引起大範圍的討論,直到留洋博士們出去又回國,很多都成了“大V”。

博士中有兩個人,一個是胡適,一個是張競生。

1921年8月,胡適做了一個演講:

“因爲美觀起見,並不問衛生與否……假使個個女子都束胸,以後都不可以做人的母親了。”

胡適的話,跟上面的沈維楨沒什麼區別,都在說束胸對身體不好,胸小了沒奶水,喂不了孩子。

胡適對束胸上升到了下一代的高度,而張競生在法國見過了女孩子性感曲線之後,直接開腔:

“我在此應當提出一個極緊要事即是“束奶帕”及爲此目的的各種束縛物,都是應該廢除……

他的言論放現在肯定被罵油膩,在當時卻被不少大V點贊轉發,他本人也很得意。

但直到張競生髮言,束不束胸都停留在“鍵盤俠”的階段。

海歸大V們大多數是男的,一來他們自己不束胸,二來批判束胸不是上升到的胸屬於國家屬於民族屬於下一代,就是從喜歡大胸自然胸來說,總帶着一些“蹭熱度”的意味,對女性束胸感同身受?根本不可能。

解放女性自己的身體,還得靠自己。

“男人沒有束胸,我們爲什麼要束胸?”

北京的口水戰轉到了武漢,遇到了一場無厘頭的女性裸奔遊行。

1927年的武漢,一個名叫金雅玉的名妓,帶着一些妓女們想參加革命,這思想覺悟有點“武漢13釵”的意味。

她們報考了武漢中央軍校女生隊,自我感覺考得不錯,卻沒被錄取。

思前想後,她求一位老人打探內幕,人家回答得乾脆:

“革命隊伍裏怎能容納這種人!”

原來是真的考的不錯,但因身份原因被除名了。

她不死心,又找到漢口婦協江岸分會,想參加婦女協會,卻被接待員紅着臉趕出來了。

正當她們走投無路的時候,紈絝子弟黃震龍聽到了她的抱怨。

黃震龍這人平時最喜歡做的,就是和他那些狐羣狗黨玩些無聊的事兒,比如比賽誰先把良家女子弄到手。

看金雅玉這樣,又開始動了壞心眼,騙她說:

“學習有什麼用?裸體遊行纔是‘最革命的’。”

金雅玉這姑娘也是傻,信了他。眼看婦女節快到了,就拉着自己的姐妹私下商量,準備舉行不穿衣的遊行。

1927年3月8日那天,政府讓大家不去上班,然後帶着20多萬人在漢口遊行。

而另一邊,金雅玉跟自己的姐妹、黃震龍也在約好的遊行必經之路上的一家雜貨鋪見面,脫掉衣服準備着。

遊行隊伍行從雜貨鋪前過了一半,包含金雅玉在內的18名妓女,只穿了一條三角褲,上半身不穿衣服,手舉彩旗就衝到了隊伍裏。

那個年代,這種形式的衝擊力堪比原子彈,幾里長的隊伍,在她們出現後,迅速陷入了沉寂,口號聲沒了,呼吸沒了,心跳也沒了……

金雅玉帶着姐妹無視了周圍的目光,喊了句口號:

“中國婦女解放萬歲!”

金雅蘭的誤打誤撞,引爆了武漢的婦女運動,她們認爲,裸奔都不怕,當然不怕革命。

婦女協會迅速擴張,20天之後,她們在閱馬場發表了一場著名演講:

“要堅決放腳!要堅決剪髮,還要堅決反對束胸!束胸是最不人道主義的!束胸是一條毒蛇!它纏着我們婦女的身體和靈魂!婦女同胞們,你們解了束胸沒有?解了吧,男人沒有束胸,我們爲什麼要束胸?”

講到激動的地方,演講人解開紐扣,脫掉上衣,高聲呼喊道:“打倒封建主義!剷除封建思想!”

這麼一鬧,解放婦女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雖然大多數人都是看熱鬧,可依舊演變成了政治事件,官方只好出面:

7月,廣東省政府通過了《禁止婦女束胸的提案》,下令全省女子三個月內禁止束胸,否則處以五十元以上罰金,且十二歲以下之女性之父母亦負有責任。廣東省頒佈之後,全國各地順手就抄走了。

這場看起來有點無厘頭的運動,也被稱爲“天乳運動”,是民國解放女性史上繞不開的一筆。

那麼“天乳運動”到了,距離女孩子穿上bra還會遠嗎?

“帶貨,還得靠女明星”

對不起要打一下臉,距離穿上bra,還真的有距離。

理由有3點:

不束胸了,那穿什麼呢?

說不束胸好看的都是男性,說完就完事了;

審美依舊以小胸爲美,鄙視鏈認爲只有農村人不束胸;

不滿的批評、演講,都是嘴上功夫,罰款三個月之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咋辦?一直束下去嗎?這肯定不符合歷史的發展進程。

上文提及,1876年李圭就見過bra了,之所以沒進入中國,因爲“閉關鎖國”,而民國時期中國國門大開,大家在束不束胸的問題上吵的不可開交的時候,萬惡的資本家嗅到了商機:

“西式bra瞭解一下?”

另一方面,資本家還送來了電影,阮玲玉蝴蝶這些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有需求有產品有明星,這個局面就是萬事俱備,只欠帶貨。

1929年,民國政府把旗袍定爲國家禮服之一。而傳統旗袍寬大、平直,上下顯一條直線,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跟男女莫辨的校服有得一拼。

寬大的旗袍掩蓋了曲線,那自然就有人改旗袍,用小藤箱裝粉絲情書的大明星阮玲玉,就喜歡改旗袍。

她把旗袍腰身改得細窄,以至於要吸口氣才能繫上釦子,要穿這樣的旗袍,非得搭上“義乳”,也就是西式bra,纔會顯得豐胸圓潤。

丨穿上內衣前後的阮玲玉

阮玲玉在大銀幕上一出現,廣告詞都不用想,愛美的人湧入商店:

“阮玲玉同款,我要十件!”

當然,買十件是不太可能的,在當時的中國,西式bra主要是進口的英國貨,能買的起的,也是闊太太或者有錢人家的女孩子。

阮玲玉就這樣成了帶貨第一人,之後明星紛紛下水,時尚icon就沒有不穿的。

這場帶貨有多火爆呢,它甚至影響了GDP,引得上海商會發文章:

要求取締婦女的“奇裝異服”,她們一改審美,就把暫時不穿的衣服拿去當鋪典當,長期不去贖還,等當鋪想賣掉時,“衣服不合時宜,當價減至五六七折”,致使當鋪滿貨,虧損嚴重。

明星帶貨極大的刺激了買買買,鋪天蓋地的廣告更是潛移默化在讓人“剁手”:

丨民國菸草廣告

菸酒化妝品護膚品的廣告女郎,都從之前的“飛機場”變成尤物。

《電影畫報》在1946年,也刊登了一幅廣告:

“精工制裁,美觀大方,如不滿意,隨時可換。”

西式bra​的出現,還帶動了泳裝風潮,穿着泳裝登上雜誌封面的明星,比比皆是:

楊秀瓊丨白薇

那時候全中國最熱門的娛樂場所有兩處:大衆遊池和北戴河海濱。

西式bra就這樣進入了中國女性的生活,緊隨其後的廣告、泳裝的頻頻出鏡,訴說着變化:

這場反對束胸的運動,已經轉變爲女性自己對美、自由的追求。大家不用再小心翼翼表達對美的渴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