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也就是一日內喫的三餐,現代人一般分別爲早餐、中(午)餐、晚餐三餐。

而中國的古代,將朝食稱饔,如果請人用餐則稱饗,而晚飯稱爲飧。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一日三餐得來不易

一日三餐已經是我們目前習以爲常的事情,可爲什麼是三餐而不是兩餐或者四、五餐呢?

其實在秦漢以前,中國人的老祖宗們一天大多隻喫兩頓飯。由於當時的農業技術非常不發達,可利用耕作的田地稀少,作物選育發展緩慢,糧食產量有限,即使一天喫兩頓飯也還要視人而待。

像在《墨子·雜守》裏就提到,即使是重體力操練的兵士也只能每天喫兩頓。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一日三餐得來不易

漢代以後,農業耕種技術不斷提升,可耕種土地也在增加,糧食產量不斷提升,因此,當時的民衆才逐步由一日兩餐逐漸變爲三餐或四餐。並且,三餐開始有了早、中、晚飯的分稱。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一日三餐得來不易

但事實上,中國人直到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喫兩頓,只有皇室才能想用四餐,而各地的諸侯則是一日三餐。

例如,在西漢時給因叛變而被流放的淮南王的聖旨上,就專門點出:“減一日三餐爲兩餐”。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一日三餐得來不易

到了宋朝,連老百姓都可以開始享用“諸侯待遇”級的一日三餐,這要歸功於宋朝當時的經濟繁榮。

除了酒肆之間不再如唐代被約束在市坊中間,夜市晚上不實行宵禁,晚上夜生活豐富,所以才加一頓晚飯,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夜宵”或“宵夜”。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一日三餐得來不易

清明上河圖,記載了宋朝都市的繁華景象

由此可見,我們目前已經習以爲常的“一日三餐”,並不是天經地義、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這演變過程其實也是反映了幾千年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尤其是作爲人類生存之本的糧食產量增長能夠跟得上人口快速增長。

早午晚三餐之外,如果再加上夜宵(廣州稱爲宵夜),就是一日四餐,在宋朝之前那就可是在享受着“皇室級”待遇。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一日三餐得來不易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當下緊守“18億畝耕地紅線”,藏糧於地、藏糧於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