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客足球推出【圈內人】:爲你講述足球圈與衆不同的故事。

對話網絡足球小說第一人:當年連上廁所我都在碼字

介紹林海聽濤可以很複雜。

起點中文網的官方稱謂是:閱文集團白金作者,著名網絡體育競技文作家,原創競技小說第一人,足球競技小說旗幟。

當然也可以很簡單。

只需要問一句:“你看過張俊、託尼•唐恩、楚中天、陳英雄或者常勝的故事嗎?”

大家就都懂了。

對話網絡足球小說第一人:當年連上廁所我都在碼字

網絡足球小說第一人

在林海聽濤之前,網絡上沒有寫足球小說的。

2003年3月,林海聽濤正在中科大上學,他的室友正在製作個人主頁,憧憬着今後能成爲出色的網站製作者。而他則把本子上的故事一個字一個字地敲進電腦,發表在網絡上。

於是便有了林海聽濤的第一部小說《我踢球你在意嗎》。

“套用那個時候網絡小說流行的一句話:某某某並不知道,從那一刻起,歷史的車輪開始了轉動……”

小說甫一面世便大受歡迎。林海聽濤好像是被歷史選中的幸運兒。

對話網絡足球小說第一人:當年連上廁所我都在碼字

我踢球你在意嗎,是98年世界盃主題曲La Courdes Grands的中譯

但成功的背後,是他多年來的精心準備:“我從高中開始就在構思這本小說,中間換了無數角色名字,但故事主體框架基本沒變。永遠都是一個天才少年,熱愛足球,經歷很多磨難,最後成爲巨星的故事。這個內核是沒變的。”

那時候林海聽濤每天騎自行車上下學,從洛陽的城西到城東。一邊騎,腦袋裏一邊琢磨故事。他騎着自行車在人羣裏穿行,也想象着主角如何帶球在人羣中穿梭。

“足球裏有‘踩單車’,我也是在踩單車啊。”

《我踢球你在意嗎》的初稿寫在了高中的手抄本上,裏面很多橋段就是林海聽濤當時球隊裏的故事。他把同學寫進了小說,同學們都很好奇,想看看自己在林海聽濤的故事裏是怎樣的形象。同學們紛紛出謀劃策:我應該這個形象,我應該那個模樣。

但作者最舒服地方,便是在自己構建的世界裏可以一言而決:“基本上還是我說了算。”

手抄本的《我踢球你在意嗎》最初只在班級裏傳閱,最遠的距離是同學帶到了隔壁學校給朋友看。

當小說放在網絡上之後,影響力成幾何級數增長。許許多多讀者給林海聽濤評論留言,大家很欣喜終於能看到足球小說,大家很喜歡他這個洋溢着青春氣息的故事。

而林海聽濤自己,也體會到了當作者的樂趣。

對話網絡足球小說第一人:當年連上廁所我都在碼字

《我們是冠軍》實體書

大學畢業,林海聽濤在成都找了份在廣告公司的工作。公司很小,他一人身兼多職:文案創意、畫分鏡頭示意圖。即便是這樣,老闆也只給他一個月700塊錢的工資:應屆大學畢業生,沒有工作經驗就值這個價。

林海聽濤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按照老闆的要求,“借鑑”國外優秀廣告。

“平時,我是一個小廣告公司被老闆罵得狗血淋頭的的小文案。但晚上回到出租屋,把小說發到網上之後,看到那麼多熱情洋溢的評論,我是無數素未謀面讀者口中的‘大大’。”林海聽濤說,“這種割裂的生活真是有種難以言喻的奇妙感受。”

還好這樣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

幾個月之後,《我們是冠軍》讓林海聽濤拿到了第一筆稿費——1500元一個月,是他工資的兩倍多。

恰逢2004年歐洲盃來了,林海聽濤以“要熬夜看歐洲盃,沒辦法保證上班”爲由辭職。

“老闆也沒對我進行挽留,估計是互相看對方不順眼很久了……”

對話網絡足球小說第一人:當年連上廁所我都在碼字

拿了第一筆大額稿費,林海聽濤決定回洛陽“拽一把”。

給媽媽買衣服,給爸爸買衣服,還給自己搞了個離子燙。那會兒他留長髮,把頭髮拉直,很有當年的時代特色。

他還請高中同學喫飯。但其實也只有1500塊錢,不敢怎麼花,他們去了火鍋店都不敢點葷菜,要了一大堆素菜。服務員就很鄙視,半天不上菜。他的同學就說:媽的,是不是我們沒點葷,就不給我們上菜?

拼搏,不止996而是007

最初一個月1500塊錢就能讓林海聽濤幸福很久。

後來去了起點中文網,稿費一路漲到千字50元,他就覺得是鉅款了:“一個月如果寫10萬字,就是5000塊錢。我很滿足了。那會兒5000塊錢,我就覺得出門就可以打的了,不用總擠公交。”

寫《冠軍教父》的時候,林海聽濤每天寫完一章就去打魔獸了。但到了寫《勝者爲王》時,他夫人懷孕了,還要買房,經濟壓力瞬間增大。

對話網絡足球小說第一人:當年連上廁所我都在碼字

起點足球類榜單,推薦票數前七本都是林海聽濤作品

林海聽濤變得非常拼命:“那一年寫了四百六十萬字,平均每個月三十八萬字,每天將近一萬三千字。最多一個月寫過四十五萬字,還有過一天兩萬五千字,連續十天。”

那時候的他,真正是除了睡覺和喫飯,都在電腦前碼字。

夫人去產檢,他開車送到醫院,丈母孃陪着夫人檢查,他就在漆黑的地下停車場裏碼字,爲了省油,夏天車上也不開空調。

出去辦事,岳父開車,他坐副駕駛,在晃晃悠悠的車上打開筆記本電腦碼字。

出去聚會喫飯,在等着上菜的間隙,他也打開電腦碼字。

參加別人婚禮,在熱鬧的婚禮現場他也旁若無人地碼字。

這不是996,這是每天十幾個小時,全年無休。

飛機場、咖啡館、火車上、餐廳、親戚家……走到哪兒,寫到哪兒。

最拼的時候,連上廁所都端着板凳架着筆記本電腦,邊蹲坑邊碼字。

當時他父親擔心他壓力過大,開導他。

“我還一臉懵,我沒覺得有壓力啊?”對於拼命,林海聽濤有自己清晰的邏輯,“我給我爸說,如果讓我這麼拼,但賺不到什麼錢,我壓力肯定大。但現在只要我肯努力,就能賺很多錢,我一點壓力都沒有。我不怕累,不怕辛苦,我怕的是賺不到錢。”

最後,他補充了一句:“我覺得咱們國家這個階段,還是需要點拼搏精神的,只要待遇配得上。”

對話網絡足球小說第一人:當年連上廁所我都在碼字

與郝海東合影

除了巨大的經濟壓力之外,能快速寫出這麼多文字,也因爲林海聽濤對足球有很強的傾訴欲。

“我對足球的理解,對社會的理解,我可以通過小說來表達。書裏的人物就是我喜歡的人物,他要說的話,就是我想說的話。就不用費心思去想該如何去寫。因爲,我即是他。”那時候的林海聽濤處在創作的高峯期,“寫前三本書,我積累了二十多年。”

林海聽濤是皇馬球迷,2006-07賽季正好是他寫《冠軍教父》的時候。

“當時是從銀河戰艦一代,卡佩羅來執教。前半賽季打得像屎一樣。我看得心裏有一股火。每次看比賽,我都會想,要是一箇中國主教練執教皇馬這種球隊,碰到這種局面應該怎麼辦。”林海聽濤解釋如何設計主角託尼-唐恩的形象,“就YY嘛。那時候心裏有火,靈感特別豐富。就想有這麼一個人,可以懟天懟地懟空氣。”

他筆下的主角託尼-唐恩,融合了很多角色,比如穆里尼奧和諾丁漢森林傳奇主帥布萊恩-克勞夫。

對話網絡足球小說第一人:當年連上廁所我都在碼字

《冠軍教父》主角是教練託尼-唐恩

他甚至爲了寫託尼-唐恩,把自己的性格都變了。

以前寫《我踢球你在意嗎》《我們是冠軍》,林海聽濤還是個少年。書裏的主角張俊,都是爲了夢想不惜一切,是那種很單純、很熱血、很勵志的形象。有些讀者就很討厭主角張俊,因爲太中二了。所有都是自己的問題,所有問題都自己扛,不抱怨這個社會,都自己的問題。

“然而我爲了寫託尼唐恩,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暴躁的人。沒事就在網上罵街,看誰不爽就開始懟人家。託尼唐恩就是這種性格的。”林海聽濤停頓了一下, 又補充到,“所以導致我現在也沒走出來。哈哈哈哈。”

過往,寫小說只是他的一個愛好,順便賺點稿費。

後來他決定正式以此爲職業,便開始認真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我需要注意收集很多資料,需要仔細研究足球這個東西。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廣告公司上班時,他寫《我們是冠軍》,主角們去到歐洲踢球。那時林海聽濤對歐洲足球瞭解沒那麼詳盡,還停留在每期買《體壇週報》和《足球週刊》的程度。

他給讀者說:我非常忐忑,因爲我不算一個非常專業的球迷,怕寫出很多錯誤。

後來全職寫《冠軍之光》,主角從巴西起步。雖然下筆前他對巴西聯賽是一無所知,而且南美足球賽制又非常混亂。

但他去買巴西人自己寫關於足球的書,翻很多資料。爲了找一個資料,經常打開幾十個網頁查看。

到了寫《冠軍教父》期間,他甚至愛上了查資料。

從一個關鍵詞開始,在搜索引擎裏搜,出來很多條鏈接,然後他一條條點開看。有時候裏面又有新的知識點,就再複製出來繼續搜。就會搜出很多東西來。

“就覺得這樣特別有意思。”林海聽濤是寫作者,更是死忠球迷,“跟足球有關的東西我都喜歡。什麼電子遊戲、漫畫、小說、影視作品啊,只要和足球有關,我都愛。”

對話網絡足球小說第一人:當年連上廁所我都在碼字

《冠軍之光》獲選參評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不愛中國足球,我寫不了這麼多年

“每次看中國隊比賽,我都靈感爆發,都讓我很有傾訴欲。”林海聽濤對中國足球的愛很深沉,“我覺得中國足球如果像中國乒乓球那麼強,可能就沒有網絡足球小說這個東西了。因爲我們不需要靠幻想來宣泄自己的情感。”

小說裏大家可以快意恩仇,世間若有不平事,縱酒揮刀斬人頭。可現實中往往不能如意。而中國足球給球迷的不平事又太多了。

“2004年亞洲盃決賽,中國隊被日本隊黑成那樣。日本隊手球都判進球有效。而且我還是第一次見國際A級比賽,邊線球裁判居然能吹越位。”林海聽濤至今對中國隊錯失亞洲冠軍念念不忘,“每次看這種比賽,就特別有怨氣。”

在《我們是冠軍》裏,他最後的幻想就是2030年中國舉辦世界盃,路邊的海報都是中國球星,外國人以粉中國爲榮,他們爲了中國球星在網上和別人辯論。

當然,更多的時候是中國足球自己讓球迷傷心。

《我們是冠軍》最後一卷,林海聽濤原本只是想寫通過職業足球,少年們慢慢長大成熟。

“當時剛搬了家,大約半個月的時間,我處於沒有網絡可用的情況。我在網上跟大家請了假,說要集中精力全力創作結尾。然後就跟閉關一樣,一頭紮了進去。很多時候我都是後半夜寫稿。臥室裏關着燈,只有電腦屏幕的熒光,感覺整個世界就只有我自己和眼前的電腦。寫到書中一個角色因傷退役的時候,自己都哽咽了,寫完之後,跑到漆黑的陽臺上坐了好久才平復下來。”

在最後一個大事件中,球員因爲堅持自己的理念和國家體制發生了衝突。男二號楊攀,身爲國家隊隊長,發現足協在管理層面出現了問題,而且一直在掩蓋,他想把體制內部的矛盾都曝光。

楊攀選擇了一種非常激進且富有爭議的做法:在中國隊對日本隊的比賽中,故意讓球隊輸給了日本隊,引起國內球迷的憤怒和媒體的關注之後,再召開新聞發佈會,將體制內的問題全都抖了出來,同時宣佈永遠退出中國國家隊。

故事最後有個非常理想化的結局:足協領導引咎辭職,足協深刻反思,並且制定了正確的政策。若干年後,中國足球有了良好的發展。

有讀者告訴說,《我們是冠軍》如果沒有最後一卷,也就是一本出色的網絡小說而已,但因爲有了最後一卷,這本小說變得不同尋常了。

對話網絡足球小說第一人:當年連上廁所我都在碼字

與貓膩等參加活動

“我還是文青。雖然我是寫商業小說我要遵守商業規則,但有些原則我是不會變的。”林海聽濤有着自己的堅持,“比如有些讀者說,你不要再寫中國隊了,看到中國隊我就想吐。再寫我就要取關,我就要下架。但我就要寫,最重要的是,我想寫,我喜歡。”

中國足球踢得再臭,在公開場合,林海聽濤都不會罵,反而還是要維護它,幫它說話。

“在網上發泄情緒很簡單,誰都可以罵。但罵了沒用啊,我還是希望中國足球變好,而且我相信不少球迷也是希望中國足球變好。只要你還抱有希望,單純罵就沒有意義了。”林海聽濤說着開始激動起來,“單純在網上罵的人,他們根本不在乎中國足球!中國足球好不好跟他沒關係,他們甚至希望中國足球不好,因爲他們多了一個光明正大隨時隨地發泄的理由和道具。”

“我可能和他們不一樣。”林海聽濤最後說到。

對話網絡足球小說第一人:當年連上廁所我都在碼字

起點的介紹,另有一本發表在其他網站,共創作了三千多萬字

尾聲

自2003年開始創作足球題材小說開始,林海聽濤已經寫了16年。從中,他獲得了許多快樂。

2003年他在小說裏寫卡卡,虛構了一段與中國的緣分。後來還有讀者發郵件問他:卡卡是不是真的有中國血統?

2004年還流行租書店,一天兩毛錢。他去租書店找自己的盜版書,拿着給老闆說:這是我寫的。

老闆回應:你寫的?那你免費看吧,不用給押金了。

2005年,第一本小說《我踢球你在意嗎》出版。他有個讀者在書店做經理,主動給他在成都天府廣場旁的書店張羅了一個籤售會。

2016年歐洲盃,威爾士對陣英格蘭,貝爾打進一粒任意球。他的讀者把《冠軍教父》的劇情翻了出來,當年他寫過託尼-唐恩帶領英格蘭碰上威爾士。也被貝爾打進一粒任意球。

有一年《足球經理》漢化包,爆棚專門找他授權,把託尼-唐恩的更衣室語錄加了進去。

2019年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參評名單公佈,他的小說《冠軍之心》代表四川省入圍。

對話網絡足球小說第一人:當年連上廁所我都在碼字

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網公告

林海聽濤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先寫20年,到了2023年再看看自己還有沒有想對足球說的話。

而這麼多年來,他寫小說的夢想一直沒變:

“我無數次的夢想,未來有一天,哪怕有一個球員,他爸爸是看了我小說,因此送自己的孩子去踢球,然後踢出來了。我特別憧憬這種未來。”

採訪:謝凡、李浩

撰文:謝凡

參考資料:

林海聽濤.綠茵崢嶸上架感言:謝謝你們來看我的書.起點中文網

沉迷小說的數知君.中國網絡文學20年經典作家作品榜 熱血競技第一人“林海聽濤”.微博

林海聽濤:我在網文界開創了足球小說.北京青年報

“足球小說第一人”林海聽濤閱文再發新作,《綠茵崢嶸》獻禮世界盃.中國網

四川省10位作家11部作品衝擊茅盾文學獎.四川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