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酒一直是市场上令人头疼的一大问题,尽管各大酒庄的防伪技术不断升级更新,然而造假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因此判断葡萄酒的真假成了消费者都想要学会的技能。

尽管市面上流行许多辨伪方法,但不少都是误区,因此让我们以拉菲为例来看看专业人士是如何辨别葡萄酒的真假。

目测各特征Eye-Measurement:

首先以目测去评核其外观,包括:酒标、铅帽、软木塞、水位线高低及瓶底沉淀物。对这些作详细审视后,发现除了酒液水位较低外,其它各种特征都显示正常。

水位偏低

·酒标——印刷及一切内容属优等。

·铅盖——以原装铅盖封瓶顶,因为长时间储存,铅盖颜色含变得暗沉。而一般新装瓶的伪品颜色显得鲜艳一点。(图4,右边为2007年伪品)。

(图4,左1986真品,中2000真品, 右2007伪品,铅盖颜色较鲜艳)

·沉淀物(瓶底酒渣)——一般有品质耐久存的红葡萄酒,因为含有合理的酚类物质,如颜色及单宁经久存及轻微氧化下会互相黏合一起,当体积及重量达到某一程度时就会掉落瓶底变成酒渣,即沉淀物。通常10年以上的红葡萄酒会开始出现沉淀物,酒龄越大,沉淀物就会越多。一般伪品都未能做到一点。用手机的灯光在瓶底射进光线便可一目了然如(图5、图6)。

(图5,有沉淀物)

(图6,没有沉淀物,伪品)

·软木塞——未开瓶下也可以目测及手感去检视其品质,真品正常情况下在铅盖上显示平坦、饱满。测试者也可以用手指轻按铅盖,真品的铅盖与软木塞是没有空间的。而伪品的铅盖上常会出现凹凸的情况,尤其以手指去轻按便丝毫毕现(图7、图8)。

(图7,凹下软木塞 ,伪品)

(图8,凸起软木塞,伪品)

正常的是饱满平坦的(图9、图10)。

(图9,平坦软木塞,真品)

(图10,右一,伪品软木塞凹下)

这环节一般检测者较容易把真伪分辨出来,因为一般的伪品复制者都采用了一些较粗劣的软木塞及装瓶机器而忽略了这一点,但检测者要留意软木塞干涸也会出现下降情况。

·水位线高低——真品装瓶时酒液位置较高,在较佳的储存条件下经长年储存都可以保持其水位在较佳位置(图11)。

(图11,左为1986年的。中间的2000年,经18年储存仍在高水位状态,表明其在极佳的储存条件下存放。反观右边2007年的伪品,水位较低,因采用劣质的装瓶机器。)

但如果在储存期间遇到温度和湿度的改变也可能影响水位的高低。如检测者未能掌握之前收藏者储存条件的情况,便应进一步开瓶品尝。当天的1982年份那瓶水位较一般的低(图12)。

(图12,水位较低)

开瓶品鉴Taste & Judgement:

目测检视情况下没有黑标。团队在15:30时开瓶品尝。

铅盖打开后发现软木塞上有发了霉的红酒液,这显示红酒在高温及受潮的情况下储存过,36年的岁月里可能经受过多番易手,并在不同的储存条件下摆放(图13),这情况可能对葡萄酒的品质有影响,但仍需要品鉴才可以直接了解。

(图13,铅盖内软木塞发霉)

·软木塞——5.5厘米的软木塞被拉出,这也是一些优质酒庄的标志。其它酒庄一般为4.5-5厘米。

软木塞是采用橡树的树皮去制造,较长的软木塞要较长的生长期,所以一般也较昂贵。而较长的软木塞也可以保持长期储存的葡萄酒的酒质。伪品则只选用较短及劣质的软木塞,有些甚至用夹板伪制。

拉出的软木塞是深红色的,渗满了红酒液,推测它可能在摄氏度超过25度以上横放超过三年或以上,因为长期受热涨冷缩的影响,红酒液膨胀而被迫向软木塞,引致外流并留在铅盖下而发霉,而在任何情况下红酒渍都不会退回瓶内的。

开瓶后,酒液被倒入醒酒瓶内隔除酒渣便马上进行品试,酒液含有一种熟悉的香气。优雅的黑莓夹杂着甘草、雪茄木、肉桂、烟草及陈皮的气息,果甜与酒酸在口腔极其平衡,单宁也柔顺,层次感丰富,并留有长长的甘草、陈皮及烟草的余韵。以一瓶36年酒龄的葡萄酒来说,它已经显露了风范,但因为受过热,果味较正常是单薄了一些。

·以酒色判断酒龄——把酒液放在白光灯下及白纸之上,浅橙啡红色显示它处于年老的状态(图16、图17),而年轻酒款一般会较深色及鲜艳。在酒液较浅的外围,也出现疑似金光圈的色调,这也证明了它的酒龄在20年以上。

(图16,有金光圈老酒)

(图17,左边年轻颜色较鲜艳)

因为紫红色经长期氧化后的变化,而颜色素黏合也令她变得更浅色,如是一瓶仿制品到了这环节已经原型毕露了。

·酒瓶玻璃雾化——酒液被倒入醒酒瓶内,部分酒渣仍留在酒瓶中,但仍难掩盖酒瓶有雾化的痕迹。酒瓶长期储存葡萄酒,倒出酒后瓶子有雾化现象也是正常的,看上去有点模糊不清,这一点也可以作鉴定的一部分。伪品常常采用新酒瓶而没有雾化现象(图18)。

(图18,雾化老玻璃瓶)

下午16:25,将醒酒瓶内余下的葡萄酒重复品试,老酒的气息如甘草、陈皮、烟草及雪茄木香气仍丰富,但果香已渐渐下降,感觉它的酒体已走下坡路。

下午17:05,再重复品试,果香已不继,因为失去了果味的平衡,更特显单宁在口腔的干涩感。

这经验提醒我们一瓶储存有问题的老酒需要小心处理,否则它的果味会一去不复返。

精确的仪器进行鉴定及研究Identification and Research from Precision Instruments:

经过目测、品鉴后,最后需要酒类检测中心的精密仪器去检测它的来源地、酒液成分及各元素比例。

得出总结Conclusion:

同位素显示下酒液是来自法国波尔多梅多克(Medoc)产区,准确率达97.7%,而检测所有元素达26款之多,以钾元素较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