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相关性HCC患者的预后极差,在没有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其中位生存期一般小于5个月。乙肝相关性HCC患者1年、3年和5年后生存率范围分别在20%~65%、10%~30%和10%~20%之间。年龄、肝功能损害程度、肿瘤侵犯血管和AFP的升高均与HCC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血清高病毒载量(DNA)是影响乙肝相关性HCC复发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的HCC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是降低乙肝相关性HCC复发率并提高其生存率的有效措施。

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大致分为手术治疗(肝切除术、肝移植和姑息治疗手术) 和非手术治疗两种,后者主要有介入治疗(动脉化学栓塞)、局部消融治疗[主要包括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系统化学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有效地延缓HBV相关性HCC的进展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是HCC具有治疗后肝内复发率高的特点,总体疗效仍不满意。HCC复发的形式包括肝内外转移和多中心复发两种。因此大部分HCC患者因复发需要反复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当前各种综合治疗手段的同时应用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提 高HBV相关性HCC患者生存率并降低其复发率。对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对照研究提示,核苷类似物可促进术后病毒清除、增加剩余肝体积并增强肝细胞再生,从而提高整体生存率,治疗组1年和2年整体生存率分别是41.9%和7.0%,对照组分别是33.3%和0%。抗病毒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残余肝细胞功能,同时降低HCC复发和肝衰竭的风险,增加对HCC复发进行治疗的机会。此外,抗病毒治疗组患者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此外还有研究分析证实抗病毒治疗特别是干扰素治疗能够减少根治治疗(肝脏切除术或导管消融)后HCC的复发率,因此抗病毒治疗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和抗炎作用消除可能的新生肿瘤、清除致癌物,从而可以有效地预防HCC的复发。

综上,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够减少HB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包括核苷类似物、干扰素的单用或联合应用等。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从而降低HCC等终末期肝病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提高HCC患者的远期预后,需要对HBV相关性HCC患者进行更深人的治疗和预防方法研究。多项研究已经表明,术后应用干扰素、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抑制HBV复制,减少肿瘤细胞的生长,改善肝脏功能,延缓肿瘤复发,并延长HCC的生存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