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召開的聊城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聽取審議並通過了市政府關於提請確定市樹市花市鳥的議案,並作出決議,確定國槐(聊紅槐)爲市樹,荷花、月季爲市花,喜鵲爲市鳥。至此,歷時近兩年的市樹、市花、市鳥徵集評選活動圓滿落幕。

據市林業局局長丁東明介紹,開展“市樹、市花、市鳥”評選活動是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地域特點、人文特色的濃縮象徵和現代城市形象的重要標誌。近年來,在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廣大市民的熱切要求下,經市委、市政府同意,我市開展了“市樹、市花、市鳥”評選活動。評選活動自開展以來,得到全市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得到社會各界和人民羣衆的積極響應,評選活動按照程序穩步推進。

結合我市實際,在廣泛調研和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對“市樹市花、市鳥”候選品種進行了選定,每類分別確定了10個候選品種。

市樹的候選品種有:白蠟、國槐(聊紅槐)、毛白楊、法桐、垂柳、銀杏、欒樹、梓樹、合歡、皂莢等10種。市花的候選種類有:月季、紫薇、迎春、荷花、海棠、紫荊、臘梅、丁香、白玉蘭、菊花等10種。市鳥候選種類有:戴勝、喜鵲、白鷺、震旦鴉雀、環頸稚、大斑啄木鳥、赤麻鴨、翠鳥、紅尾伯勞、燕子等10種。這些候選品種,在我市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適應性強,生態、經濟、文化價值高,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聊城特色。

綜合公衆投票、專家評審、市政協建議、市級領導同志意見等各方面情況,我們起草了彙報材料報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提議:

市樹爲國槐(聊紅槐),市花爲荷花、月季,市鳥爲喜鵲。推薦理由:國槐,根深葉茂,冠蓋如雲,適應性強,在聊城有悠久、廣泛的羣衆栽培歷史,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千年以上樹齡的古槐有12棵,100-1000年樹齡的古槐有200餘棵,是見證聊城歷史變遷的活文物,是我國著名的文化樹種、吉祥樹種,代表堅韌不屈的民族精神。我市獨有的“聊紅槐”這一國槐新品種的培育,寓意着聊城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不斷改革創新和發展。

荷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是典型的夏季賞花、觀葉植物。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藥。荷離不開水,水又讓人馬上聯想到荷與我們“江北水城”的水城文化聯繫密切,羣衆認可度高,其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恆爲世人稱頌。

月季,被稱爲花中皇后,適應性強,易栽培繁育,深受廣大市民喜愛,其品種豐富的特點象徵着聊城的興旺繁榮、花期長的特點代表着聊城的可持續發展。

喜鵲,在中國民間是吉祥的象徵,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說及畫鵲兆喜的風俗在民間都頗爲流行。喜鵲文化迎合了人類自古以來凡事講究吉利、好運的心理特點,是好運與福氣的象徵。在我市各地常見,東阿縣還是“中國喜鵲之鄉”。

聊城日報記者 張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