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裏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圖片來自東方IC)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1722年雍正即位以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聽政”。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併入了萬春園。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圖片來自東方IC)

雍正皇帝崇信佛教,號“圓明居士”,並對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選語錄》19卷和《御製揀魔辨異錄》。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禪門宗匠自居,並以“天下主”的身份對佛教施以影響,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禪淨合一”,是佛教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園林賜給胤禛(後爲雍正皇帝)時,親題園名爲“圓明園”正是取意於雍正的法號“圓明”。(圖片來自東方IC)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文物被劫掠,把園中的建築物燒燬。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燒殺擄掠,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逃往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近百座建築物,皆拆搶一空,使圓明園的建築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其後圓明園的遺物又長期遭到官僚、軍閥、奸商巧取豪奪,北洋政府的權貴們包括某些對圓明園遺址負有保護責任者,都倚仗權勢,紛紛從圓明園內運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園宅。(圖片來自東方IC)"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