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魚菇營養豐富,肉質肥厚,風味獨特,每100克幹品中含有蛋白質7.8克,脂肪2.3克,水分10.2克,多糖類69克,粗纖維5.6克,鈣21毫克,磷220毫克,鐵3.2毫克,維生素B10.12毫克,B27.09毫克,尼克酸6.7毫克,還含有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而非必需氨基酸中谷氨酸,天門冬氨基酸、丙氨酸最多。所以在目前栽培的食用菌中,鮑魚菇是人們比較理想的菌類食品之一。

一、生物學特性

1、營養 鮑魚菇可以利用多種農作物秸稈和下腳料進行栽培。例如棉籽殼,雜木屑,玉米芯,廢棉等等原材料都可以使用。在培養料的配製中添加適量的麥麩,玉米粉,油餅粉等等物質可以滿足鮑魚菇對於氮源的需求。有利於提高產量和品質。

2、溫度 鮑魚菇菌絲體生長溫度範圍爲20-33度,最適宜溫度爲25-28度之間。子實體發生溫度範圍爲20-32度,最適宜溫度爲25-30度之間。低於20度或者高於35度菇蕾不宜發生。

3、溼度 鮑魚菇屬於喜溼性菌類。抗乾旱能力較差。因此培養料含水量以60%-65%爲宜,發菌期間菇房空氣相對溼度應掌握在65%左右爲宜,出菇期間菇房空氣溼度應保持在85%-90%之間爲宜。

4、空氣 鮑魚菇菌絲體生長階段對空氣要求不太嚴格,一般培養室在不超量栽培的情況下,其空氣含量基本可以適應鮑魚菇菌絲體的生長。子實體生長階段則需要良好的通風換氣環境。如果氧氣不足就會形成子實體柄長,菌蓋小,或者其他形狀的畸形菇。甚至產生病害。

5、光照 菌絲體生長期間基本不需要光線,保持避光即可。子實體形成和生長期間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照,但是嚴禁直射光或者強光

6、 PH值 鮑魚菇菌絲體在PH值5.5-8的培養基上均可正常生長,但是以PH值6-7.5最爲適宜。

二、栽培季節的選擇

根據鮑魚菇出菇溫度範圍在20-32度的要求。各地可根據當地氣候變化情況靈活掌握栽培季節。華北地區一般以4月初生產栽培袋,5-7月出菇比較適宜。在適宜的溫度範圍之內。菌袋出菇多。產量高。品質好。可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三、栽培模式

目前鮑魚菇的栽培模式主要以熟料袋式立體栽培和牀架栽培爲主。

四、培養料配製和菌袋製作

1、培養料配方 適宜栽培鮑魚菇的培養料配方很多。這裏選擇幾個常用的配方介紹給大家,僅供參考。

(1)棉籽殼93%,麥麩5%,糖1%,石膏粉1%,。

(2)棉籽殼40%,雜木屑40%,麥麩18%,碳酸鈣2%。

(3)棉籽殼30%,玉米芯50%,麥麩18%,碳酸鈣2%。

(4)雜木屑75%,麥麩20%,玉米粉4%,石膏粉1%。

上述配方在配製過程中,應該根據當地的水質和原材料情況。適量添加石灰粉或者石灰水,以調節培養料PH值達到8左右爲宜。

2、原材料配製及菌袋製作 爲了獲得高產一般採用加入棉籽殼的培養料。各地可以根據自己的原材料資源靈活掌握。配料時按照配方比例將各種原輔材料混合均勻,再用石灰水均勻潑澆後翻拌均勻。一般以含水量達到手握一把培養料稍微用力。指縫間有水滲出爲適宜。然後將配製好的培養料堆悶一小時以後進行裝袋。

菌袋一般採用耐高溫的聚乙烯或者聚丙烯塑料袋。爲了節省人工,目前大部分種植戶都是採用裝袋機裝袋。裝料鬆緊度要適宜。過緊或者過鬆都是不利於菌絲體生長的。菌袋裝好以後,培養料中間最好扎一通氣孔。以利增加培養料的通透性。菌袋裝好以後要儘快裝鍋滅菌。避免長時間堆積造成培養料酸敗。

菌袋一般採用常壓滅菌。當滅菌竈內溫度達到100度後保持10—12小時爲宜。然後堆悶6-8小時後將菌袋轉入冷卻房。待菌袋內溫度降至30度後,進行接種。接種應該選擇在接種箱或者接種室內進行。無論哪種接種模式,對環境都要進行嚴格的消毒滅菌處理。接種操作一定要遵循嚴格的無菌操作要求。鮑魚菇接種一定要選擇優質菌種。不要使用老化菌種或者帶有病斑的菌種。以免給後面的生產帶來不必要的損失或者減產。

五、菌絲體培養

鮑魚菇接種後2-3天,菌絲體開始萌發定植。此時菇房溫度應控制在25-28度左右,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60%-65%左右。並保持菇房黑暗,7天以後結合翻堆,檢查菌絲體生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查找原因,進行處理。對感染雜菌的菌袋,可以重新滅菌接種。也可以倒出來在日光下暴曬乾燥以後,重做它用。鮑魚菇菌袋培養期間。防治高溫,高溫。保持菇房通風換氣良好。空氣清新,是發菌成功的有利保障。

六、出菇管理

做好鮑魚菇出菇期間的管理是高產優質的關鍵之一。所以一定要精心管理。一般鮑魚菇菌袋經過30-40天培養。菌袋達到生理成熟以後,轉入出菇管理。菇房內要加強通風換氣並給以一定的散射光照。此時應該打開袋口。清除袋口表面小菇或者老化菌皮。然後開始噴水保溼。根據氣候變化和菇體發育情況。靈活掌握噴水的時間和次數。一定要保持料面溼潤。同時保持菇房溫度在20度以上,一般經過8-10天開始出現菇蕾。子實體生長期間菇房溫度應該保持在25—28度之間最適宜。空氣溼度保持在90%左右。一旦遇到高溫天氣,可以採用地面,牆壁,空間以及塑料棚膜噴水的方式來達到降溫的效果。並利用早晚氣溫比較低的時間加強通風換氣。積極創造適宜鮑魚菇生長的各種環境條件是獲得高產優質的管理要點。

七、採收和後期管理

當鮑魚菇長到菌蓋平展,邊緣變薄稍有內卷,就要及時採收。如採收過晚,孢子彈射以後不僅商品價值低,產量低,還可能捎帶苦味。採菇時一手壓住料面,一手握住菌柄輕輕旋轉,即可將菇摘下。因爲此時溫度偏高,菇體採收以後。應該儘快進行包裝銷售或者冷藏。

菌袋採收以後及時將料面清理乾淨,讓菌絲體恢復生長。然後根據菌袋含水量決定是否需要注水。一般正常情況下。12天以後就可以出下一茬菇。一般可以出四茬菇。但是鮑魚菇的產量主要集中在1-2茬。,它的生物轉化率以所用的培養料和出菇溫度而定。2茬以後如果採取覆土栽培的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鮑魚菇的產量。

來源:中國農產信息網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