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最平民的食物,小小的個頭,蘊含着大大的營養,雞蛋的蛋白質中的氨基酸種類和比例都與人體的極爲接近,是最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關於雞蛋,大家總有數不清的疑惑,而“怎麼挑雞蛋”則是喫之前最需要優先解決的問題。下面3個誤區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

紅殼雞蛋好,還是白殼雞蛋好?

有些人在買雞蛋時,特別在乎雞蛋殼的顏色,認爲紅殼的更有營養,因此商家也抓住這個賣點,把紅殼雞蛋賣得更貴。但其實白殼雞蛋和紅殼雞蛋的大部分營養素含量相差都不明顯:紅殼與白殼雞蛋的蛋白質含量均爲12%左右;脂肪含量是紅殼的略高,爲11%,白殼的爲9%;維生素A含量是白殼的比紅殼高,而維生素E含量是紅殼比白殼高。

實際上蛋殼的顏色完全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有些雞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可代謝產生卵殼卟啉,使蛋殼呈淺紅色,有些雞則不能產生卵殼卟啉,因此蛋殼呈白色。這個基因只能決定蛋殼的顏色,跟雞蛋的營養一點關係也沒有,所以挑雞蛋完全沒必要在乎蛋殼的顏色。

土雞蛋和洋雞蛋哪個營養更高?

相信很多人都是更鐘情於農家散養的土雞蛋,但是從整體上來說,兩種雞蛋的營養並沒有明顯的差別。

雞蛋的營養或者口味更多地取決於雞喫的東西,一般來說,土雞是不喂專門的飼料的,走哪喫哪,雞主人都很難控制它究竟喫了啥。而養雞場的飼料都經過均衡的配比,雞攝入的營養會更全面合理。

在營養上土雞蛋和洋雞蛋並無明顯區別,但在安全性上,土雞蛋也不見得比洋雞蛋好。雞蛋比較容易被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等有害細菌感染,在採用現代化養殖的雞場,對環境和飼料都有要求和控制,但也難免會出現感染事故。

而土雞則是處於完全沒有監控,到處亂跑覓食的狀態,喫到有害物質或者被細菌感染的可能性都更大。

雞蛋究竟怎們選?

其實選雞蛋最重要的就是要挑新鮮的,而且買回來後全部都放冰箱冷藏保存。其他不管是紅殼、白殼,土雞蛋還是洋雞蛋,營養上都差不多,不用太糾結。

然而,挑選新鮮的雞蛋也是一門學問,那怎麼辨別什麼樣的雞蛋是新鮮的?小編這裏分享4個妙招。

新鮮雞蛋如何挑選?

1、嗅氣味

用嘴向蛋殼上輕輕哈一口熱氣,然後用鼻子嗅其氣味,良質鮮蛋有輕微的生石灰味。

2、看

新鮮蛋的蛋殼比較粗糙,上附一層霜狀粉末;陳蛋蛋殼光滑有亮光;受雨淋或受潮發黴的蛋殼有灰黑斑點;臭蛋外殼發烏,有的還有油漬。

3、把雞蛋夾在兩指之間放在耳邊搖晃

鮮蛋音實,貼蛋殼,無晃動感,臭蛋有喳喳聲,空頭大的有空洞聲。裂紋蛋有啪啦聲。

4、測浮力

將買回的雞蛋放入水中,新鮮的雞蛋會沉入水底,而久置的雞蛋會上浮。

通常買雞蛋的時候我們都會備很多放在家裏存着,但是,如果存放不好,那麼雞蛋就會變質,所以買來的雞蛋應該這樣存放。

雞蛋保鮮

1、買到後,務必放到冰箱裏

實驗表明,溫度在2℃~6℃的情況下,雞蛋的保質期是40天,所以收到雞蛋後,千萬不要常溫放在廚房裏哦!

2、在冰箱放置時,務必保持大頭朝上立着放

因爲蛋黃比重輕於蛋白,雞蛋橫放,蛋黃就會上浮,貼在蛋殼上,形成“靠黃蛋”或散黃。

3、千萬不要用水洗雞蛋再儲存

清洗雞蛋會破壞其原有的外蛋殼膜,使雞蛋失去天然保護,隨之細菌與微生物入侵。加速雞蛋腐敗,使得儲存時間變短。所以買回雞蛋後,可以用乾布輕輕擦拭雞蛋表面,之後放入冰箱保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