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望城57歲的王女士,半年前突然感覺左上肢脹痛麻木。

在某醫院行頸椎MIR顯示:頸5/6椎間盤突出,並壓迫脊髓神經根,醫生建議往上級醫院就診。

(手術中)

患者來到湖南航天醫院疼痛科,王曉豐主任仔細評估病情以及各項身體狀況後,決定爲患者實施頸椎間孔鏡手術。

患者及家屬在詳細聽完王曉豐主任介紹此手術方式後當即同意實施。

經過細緻周全地術前準備,王曉豐主任在全麻下爲患者實施頸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脊髓神經根鬆解術。

1個小時20分後手術成功結束,術後患者主訴左上肢脹痛麻木症狀明顯減輕,左上肢肌力較術前有所恢復。

王女士驚訝地表示:“不會是錯覺吧?痛了半年多,比指甲蓋還小的傷口,手術之後竟然一點都不痛!”

(切口僅8毫米)

術後第二日便下牀活動,目前恢復情況良好。

據瞭解,該技術爲脊柱微創技術的金字塔尖技術,難度非常大。目前國內僅少數大型醫院開展,湖南省開展此項手術的醫院更是屈指可數。

王曉豐主任表示,不選擇傳統手術方式的原因有很多,傳統手術需要開大刀放置鋼板,這會使得脊柱的穩定性受影響,且較容易發生其他節段頸椎間盤的退變。

一旦發生這種退變,患者則必須再次進行手術,而再次手術不僅增加痛苦,增加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手術難度也加大。

(取出的椎間盤)

與傳統手術相比,椎間孔鏡治療頸椎病的優勢:

1、在局麻或全麻下操作,安全性更高;

2、對人體創傷小,且不影響美觀,切口僅有8毫米;

3、大大降低了手術費用,減輕家庭負擔;

4、常規手術後復發、翻修手術,手術後發生頸椎相鄰節段退變、神經黏連等併發症的幾率大大降低了。

(編輯Eliza)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航天醫院 肖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