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汽車,通常人們要求其外觀精美、內飾具有品質感、開起來舒適,往上一點的則是要求動力更加強勁、配置更加豐富等;不過還有一些有更高追求的用戶,他們專注的是:性能。對於汽車而言,性能包括很多方面,如動力性能、制動性能、安全性能等;今天,我們最最主要想談論的是:剎車距離,即制動性能。

衆所周知,車子剎車距離主要取決於輪胎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而除了這兩個因素之外,不同的車型之間,剎車盤尺寸、制動液、主動剎車系統、重量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剎車距離。應該來講,剎車距離對提升安全性有着極大的意義,同時也是考驗汽車性能的一大利器。那麼,對於普通車型而言,什麼樣的剎車距離纔會讓你感到震驚呢?長安第二代逸動給出了答案。

性能不妥協,第二代逸動挑戰35米級剎車距離,結果是這樣

4月20日,車業雜談在在重慶墊江試車場參加了長安逸動“逸能覺醒·挑戰35米暨性能測試大會”。此次測試大會模擬了日常生活常見的路況,將整個測試過程打造成實景道路試駕體驗,讓整個測試過程與結果更接近於真實生活。在100km/h—0剎車距離測試中,第二代逸動公佈了35.6米的官方成績,超越保時捷911、寶馬530,成爲首款與豪華轎跑比肩性能的中國轎車。可由於天公不作美,導致當天路面溼滑,車業雜談取得37.4m的成績,不過相對而言也相當給力了。

爲什麼第二代逸動能夠取得如此好的成績,車業雜談認爲有以下幾點原因。

性能不妥協,第二代逸動挑戰35米級剎車距離,結果是這樣

長安 家族式性能 DNA的調校 極大提升了制動性能。

爲了提高制動性能,長安汽車性能研發團隊一方面藉助CAE仿真分析,匹配出合理的滾阻係數和摩擦係數,繼而同步調節控制ABS介入和退出的時機,尋找出制動力最優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長安汽車性能研發人員對於整車制動性能的硬件實施改良與調校優化。首先,便是第二代逸動爲了克服緊急制動下的高慣性扭矩,通過整車51.6%高強度鋼、熱成型鋼等硬度高、重量輕材料的應用,實現整車減重20kg,讓剎車一瞬間的前衝力大幅度減小。緊接着,是對懸架、前後側傾剛度、轉向傳動比、軸縱臂硬點等底盤關重襯套等零部件的革新。

性能不妥協,第二代逸動挑戰35米級剎車距離,結果是這樣

相得益彰的是,在此次挑戰中,第二代逸動選用量產車型的Hankook 17英寸輪胎,是經由長安汽車性能研發團隊與國際知名供應商深入合作、研究後,優化了輪胎結構、膠料配方而成。其有別於市場中銷售的普通Hankook輪胎,具備越級高級轎跑的附着係數,可同時兼顧抓地力和行駛質感,爲縮短剎車距離增添了一顆重要砝碼。

底特律專家級底盤懸架 讓長安 輕鬆完成測試。

在此次測試中,我們還進行了蛇形繞樁、海螺灣、蝴蝶繞樁、ROC賽道等試駕科目,以便測試第二代逸動的行駛穩定性、操控轉向性。而第二代逸動憑藉“1.6L GDI + 愛信6AT”黃金動力組合匹配底特律專家級底盤懸架的穩定發揮,在各項科目中均以高水準完成測試。

性能不妥協,第二代逸動挑戰35米級剎車距離,結果是這樣

在底盤方面,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代逸動採用前麥弗遜獨立懸架採用液壓圈樑式設計,據悉,這種常見於B級車的液壓圈樑式副車架,可讓整車穩定性、車身整體剛性大幅度提升,其結果便是傳導響應速度加快,整車駕乘質感與行駛質感得到雙重提升。後懸架的封閉式扭梁,則採用全球知名汽車底盤零件製造商本特勒提供的德國U-O Forming精緻工藝,相比市場中主流的V型梁減重20%,使得第二代逸動在急停急轉過程中降低了慣性質量,並且同步優化後軸扭轉剛度,讓前後懸架的側傾剛度分配比例發生了改變,從整車行駛質感上減小了過彎時急打方向的整車轉向不足,操控變得更加靈活,同時增強整車的穩定性。

性能不妥協,第二代逸動挑戰35米級剎車距離,結果是這樣

事實上,第二代逸動在產品層面的給力是我們早已瞭解的,而此次的35米級制動距離挑戰又讓我們見識了一款在性能方面同樣不妥協的中國品牌轎車,值得我們肯定。回顧第二代逸動取得的成績單,可以發現成功不是偶然,其上市首月銷量突破萬輛大關,以12993輛的成績延續了第一代逸動的熱銷神話,這其中的原由,我們應該明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