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抗日那段歷史,雖然已經過去了多年,但是每當提起來,每一箇中國人往往都仍然是氣憤得難以平靜。確實,那段災難歲月,日軍在我們的祖國做出了很多令人無法想象的惡行,他們甚至不放過沒有任何戰鬥力的百姓,就連孩子或者老人、婦女,數不清的同胞遭遇了殘忍的殺害。

其實,錯誤的根源在於日本的軍國主義。在當時的環境影響下,很多日軍甚至以殺中國人爲樂,他們組織比賽,看誰殺得人多,看誰的手段更殘忍。在極端的思想教化之下,很多日軍已經喪失了作爲一個人的基礎的本性,而變得麻木,成爲沒有思想和感情的殺人機器。

林彌一郎:不可置否的中國空軍之父

戰爭結束之後,很多人終於從那種長期變態的情緒中醒悟過來,很多日軍回國之後,冷靜下來,終於能夠理性的仔細思考自身的行爲了,他們才感到後悔。恢復了理智之後,他們甚至不能面對自己曾經的行爲,很多人終身都在接受道德上的譴責,即便是在心理醫生的常年輔導之下,他們仍然無法原諒自己。

這就是日本當時極端的思想教化,對本國士兵的影響。與之相比,我們的國家對待他們要仁慈善良的多。當年日軍被中國軍隊戰勝,終於宣佈投降的時候,仍然有很多已經不理智的日軍不願意放棄抵抗,他們還沉浸在多年來被薰陶的,大日本帝國的虛幻中。很多日軍選擇忽視眼前十分不利的境況,不願意選擇投降,還要與中國軍隊對抗,林彌一郎就是其中的一員。

林彌一郎:不可置否的中國空軍之父

雖然在當時,他是個極端頑固的人,但是說起新中國的空軍來,這是一位貢獻絕對不容忽視的日本軍人。他本是一位日本空軍,當收到投降的指令時,林彌一郎是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帶領着300多人,放棄心愛的戰機,準備從南方逃走。不過逃跑計劃失敗了,他們被八路軍帶回。之後在中國軍隊中,他們感受到了從沒有過的受尊重,再加上思想上的感化,林彌一郎帶着衆人終於領悟到了中國軍人的魅力,這一次,他們才認識到之前的錯誤。

林彌一郎:不可置否的中國空軍之父

後來,伍修權在東北與他見了面,經過一番勸說,林彌一郎瞭解了中國空軍當時的困難。而他雖然是一位日本空軍,在瞭解了這些情況之後,又受到了格外的尊重與優待,他決定留在中國,幫助新中國打造一支有力量的空軍隊伍。當時他提出了幾個要求,首先是自己必須要有絕對的指揮權,這支隊伍要他來獨立培訓;其次就是自己不能因爲戰俘的身份就受到歧視,後面要得到與此時一樣的尊重。這兩點當然很容易滿足,但是他的最後一個要求就顯得過分了,他說要一把配槍。

林彌一郎:不可置否的中國空軍之父

要知道,他當時畢竟是俘虜的身份,中國軍隊出於人道主義厚待他們那是應該的,但是配槍就太危險了。林彌一郎提出這個要求,其實就是想試試看中國方面的誠意,看看自己到底會不會被誠心對待。沒想到伍修權當即解下自己的配槍送給他,這下,林彌一郎感受到了來自中方的誠意。

1911年出生的他,從21歲參加日本空軍開始,進行了三年嚴格的軍事訓練。在此之後,他表現得十分出色,受到了上級的認可,併成爲一名飛行教官。戰爭爆發後,他被派往中國,當時日方的戰機要遠遠比我們的高級,而且林彌一郎又是一位十分出色的空軍,技術了得,每次對戰,中國空軍的壓力都很大。

林彌一郎:不可置否的中國空軍之父

1942年8月,他所駕駛的飛機被擊中34個窟窿,即便如此,他還是成功飛回了日軍佔領的機場,可見其技術之高。從一位普通兵到校級軍官,他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當時的日軍是講究資歷的,像他這樣晉升如此順利的少之又少,也正說明了他的能力非常強。

在答應了幫助建設中國空軍的請求之後,林彌一郎就投身其中,十分負責地工作起來。當時,他和他的團隊爲新中國培養了160位出色的飛行員,這對於中國空軍來說是實在是太重要了。這其中有23人蔘加了開國大典,向全國人民展示了他們的風姿。王海、林虎、劉玉堤等等在空軍領域提起來就讓中國人振奮的軍人,都是從這裏走出來的。還有張積慧,這位讓中國空軍都感到自豪的飛行員,曾經在不利的條件下,擊落了美國王牌飛行員,也是通過他們培訓的。

林彌一郎:不可置否的中國空軍之父

1956年8月回到日本的林彌一郎,卻遭到了很多日本人的質疑,他們認爲幫助中國建設空軍是錯誤的行爲,爲此林彌一郎受到了很多排擠,此後他就很少說話了。不過他曾經說出心裏話:認爲當時雖然是迫於無奈才幫助中國空軍,但是這個選擇並沒有錯誤,而且對於這件事,從不後悔。

1977年,他和妻子來到中國,受到了熱烈地歡迎。這一舉動對促進兩國關係做出了貢獻,而此後,他還來過一次中國,參加東北老航校50週年的活動。不管當初經歷如何,中國空軍不會忘記他和那300名部下曾經做出的貢獻,他們提供的幫助,爲新中國空軍建設開創了新局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