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夏天以前,哈爾濱王崗鎮“供銷社綜合樓”小區的居民常常爲了用水苦惱不已。每次家裏停水後再來水,一擰開水龍頭,看到的是黑如墨汁的水。

到去年11月末,此事經媒體報道後,當地政府給供銷社綜合樓居民送去了純淨水,將該小區水管改接旁邊的旗凱麗園小區。可居民們認爲這不過是權宜之計,水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旗凱麗園的水中有肉眼可見的黑渣。

事發地王崗鎮位於哈爾濱市西南邊的城鄉結合部。除了供銷社綜合樓和旗凱麗園之外,附近由新山路和哈前公路圍起的區域裏還包括紅星凱悅、金谷城、金海城等衆多小區,這些小區的居民均向澎湃新聞反映家中用水的水質存在問題。

去年10月末,旗凱麗園的居民們委託專業機構進行水質檢測,顯示水中有“肉眼可見物”。而12月初完成的官方檢測卻顯示水質合格,也未見“肉眼可見物”。

眼下,同在王崗鎮的“哈西駿赫城”小區在鋪設管道,即將用上市政水。這讓苦苦“找水”的居民們越發覺得自己焦慮和無助。

黑渣和水垢

“用水如墨”倒並非供銷社綜合樓小區的常態。“墨水”是每次停水後再來水時放出的水,還有管道清洗時流出的水。平時的飲用水雖沒那麼嚴重,但肉眼可見很多“黑渣”。

很多居民幾年前就把水錶都撤下來了,因爲水錶堵死了,裏面拆開都是黑色的堵塞物。

2018年8月左右,供銷社綜合樓業主們因爲供暖問題罷免物業,居民們第一次拿到了水房鑰匙。業主劉斌(化名)進到水房,爬上幾米高的水箱梯子,向下看到裏面堆積了厚厚一層黑泥。到那時業主們才第一次知道,過濾設備已悄然不見,小區的居民用水是未經任何處理的井水。

劉斌看見維修人員切開小區的供水管道,直徑10多公分的管道已經被黑泥幾乎堵死,只剩大拇指粗的縫隙。居民們懷疑井水出了問題,不由聯繫到不遠處的垃圾填埋場和附近曾有污染嫌疑的工廠。

供銷社綜合樓的用水情況在王崗鎮並非孤例。旗凱麗園小區的水,也有明顯的黑色顆粒;紅星凱悅小區的水,看起來有白色油脂狀漂浮物,各家用水設備上佈滿水垢。

哈爾濱萬戶居民飲用水黑如墨汁!官方檢測卻顯示合格

旗凱麗園小區居民飲用水中有黑色顆粒。 文中圖片均爲 澎湃新聞記者 於亞妮 圖

紅星凱悅小區居民胡慶玉2014年12月入住。他起初並不知道水有問題,直到發現浴室花灑用沒多久就被堵住。他起初用縫衣針把一個個小水孔捅開,後來花灑因爲太堵徹底鼓開。

胡慶玉還在家裏安裝了濾水器,700多塊錢,七層過濾,但用了一段時間就被堵住,換濾芯要500多塊錢。胡慶玉下決心,花了980買了上門推銷的淨水器,對方承諾“免費換濾芯”。

除了這個淨水器,胡慶玉還在水龍頭旁安裝了一個998元的過濾器。記者走訪了周圍小區的幾戶人家,很多人家都這樣上下安裝。還有居民常年買礦泉水喝。

哈爾濱萬戶居民飲用水黑如墨汁!官方檢測卻顯示合格

居民家中的淨水設備各式各樣。

這些是家庭條件好的。胡慶玉告訴記者,王崗鎮居民多數是來哈爾濱務工的外地人,家庭條件不夠好的,可能也不會裝過濾器。有的居民只給孩子買純淨水喝。

“找水”維權

紅星凱悅小區的居民趙勇大學學法律,想呼籲大家通過法律或正當渠道,爭取合法權益。

他記得9月中旬,他和同一個小區的居民在羣裏提議維權“找水”。

維權第一步——到小區廣場組織簽名。

哈爾濱萬戶居民飲用水黑如墨汁!官方檢測卻顯示合格

紅星凱悅小區居民簽署聯名信“找水”。

第一天晚上,廣場上有四個人自發組織,慢慢擴大到11人。後來又建了微信維權羣。

參與維權的居民隊伍迅速壯大,組織還不斷細化,最後每一號樓都建起微信羣。

居民們會把家裏的水壺、電飯鍋等的水垢照片或顯示水裏有黑渣的視頻發到羣裏。有居民去維權也會找羣友“站腳助威”。

哈爾濱萬戶居民飲用水黑如墨汁!官方檢測卻顯示合格

紅星凱悅居民家中的燒水壺。

在胡慶玉的印象裏,他們去過小區物業、社區、負責供水的紅旗農場、王崗鎮政府、省政府等。

趙勇是代表之一。他告訴澎湃新聞,到物業和社區,對方提供了一份2018年6月13日由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疾控防疫中心出具的水質報告,說水質合格。

幾次溝通下來,居民得到各相關部門的答覆包括“資金我們承擔不了,需要幫助可以出人出力”;“給你們打深井水,經過二次處理”;“走正常信訪程序,等60個工作日”等。

事態沒有實質性的推進,居民們喝的水還是老樣子。

哈爾濱萬戶居民飲用水黑如墨汁!官方檢測卻顯示合格

旗凱麗園居民清理淨水器。

2018年10月末,旗凱麗園的居民自發找到一家機構——黑龍江民居環境污染檢驗檢測有限公司,對水進行檢驗。工商資料顯示,該公司具備由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許可的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許可內容爲室內環境監測。該公司的業務範圍包括空氣污染監測服務,水污染檢測服務等。

採樣樣品爲居民家中水。檢驗結果顯示,檢驗項數33項,有1項指標不合格:樣本水中“肉眼可見物”不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標準要求。

根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 項目解讀—肉眼可見物,裏面提到分析方法如下:檢測肉眼可見物時要求選取有代表性的水樣,置於無色透明的玻璃瓶中,對照充足光線仔細觀察。檢測自然水的肉眼可見物及受污染水的漂浮物,宜在現場進行。肉眼可見物的檢測帶有一定的主觀性。

11月,在媒體報道後,當地聯合調查組啓動二次取樣化驗。居民們一聽說政府要對水質進行檢測,就沒再進一步檢測“肉眼可見物”。

居民反映水質有問題的其中幾個小區——紅星凱悅、金海城、金谷城、旗凱麗園——的水井,所屬轄區爲紅旗農場。2018年11月6日,紅旗農場供水站委託黑龍江農墾總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管轄區域的小區進行水樣檢測。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紅旗農場公共衛生辦公室負責人回應澎湃新聞,疾控中心人員分別對出廠水與末梢水進行採樣,衛生監督人員、物業人員、小區居民全程監督。出廠水在水井出水源頭採集,末梢水在小區居民家中的水龍頭採集。檢測末梢水是深入到各小區居民家中,保證水樣真實有效,居民簽字有照片佐證。

該工作人員稱,2018年12月15日完成了水樣的檢測,報告結果表明,各供水單位水質檢驗項目均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相關要求。

2019年1月3日,省農墾總局紅旗農場向澎湃新聞提供了出廠水和末梢水(小區居民家中)兩份檢測報告,其中“肉眼可見物”一項,檢驗結果均顯示“無”。

此前據中國之聲報道,2018年11月30日,南崗區副區長呂剛接受採訪稱:經實地走訪金海城、旗凱麗園兩個小區和供銷社兩棟家屬樓,旗凱麗園小區家庭飲用水燒開後有白色水垢現象,省住建廳督察組隨行專家認定對身體無害,水中出現的黑色顆粒已經委託專業部門鑑定。”

肉眼可見的“黑色顆粒”爲什麼在官方的檢測結果中顯示爲“無”,旗凱麗園業主表示無法理解。

澎湃新聞就“肉眼可見物”問題諮詢了相關水環境專家。

根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 項目解讀,水源水中的肉眼可見物包括各種可能的雜質。常見的肉眼可見物有:懸浮固體、水面飄浮物、沉積物、微生物和未成熟的幼體等,水中存在的色度和濁度會加重肉眼可見物的影響。

“出廠水假如濁度控制得當,一般是清澈透明的。但是假如過濾工藝不完善一藻類雜質穿透、濾池漏砂,或者淨水池長期未清洗,內部積泥、微生物孳生都可能造成出廠水帶有肉眼可見物。”“肉眼可見物與水質危害沒有必然聯繫,並不會直接影響人體健康,但是是對水中帶有污染物的一種警告。”

專家認爲,要具體瞭解“可見物”是什麼,才能判斷其來源,是水廠,還是管網,或其他。根據目前由官方機構和民間機構提供的兩份報告,做不了判斷。

相隔不到一個月,同一個小區的水樣,在兩份檢測報告中呈現兩個不同的檢測結果。專家建議走司法程序,法院委託第三方調研。

喝上市政水的小區

王崗鎮地下水不好,是多年以來居民都知道的事實。居民最近維權的主要原因,是同在王崗鎮的“哈西駿赫城”要用上市政水了。

2018年秋天,一條條鋪設市政水的通水管道出現在街邊,繞過王崗鎮衆多小區,通到哈西駿赫城小區。這意味着,整個王崗鎮,只有哈西駿赫城小區將告別地下水,喝上市政水。

居民們心裏苦苦支撐多年的天平開始失衡,“還要‘一鎮兩制’不成?”他們不明白,爲啥自家小區就不能效仿。

哈爾濱萬戶居民飲用水黑如墨汁!官方檢測卻顯示合格

旗凱麗園的居民去測量鋪陳在街邊的管道直徑,想弄清通往駿赫城的管道供水量是否滿足爲沿途各小區也供水。

關於市政水的供給問題,哈爾濱市供水集團楊姓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供水集團每年是按照市裏的供水要求,給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平房五個地區主城區供水。王崗鎮位於城市三環之外,不在<哈爾濱市城市供水工程專項規劃(2010-2020年)>範圍內。王崗鎮居民想喝上市政水,需要當地鎮政府往上逐級申報纔行。”

既然王崗鎮不在市政水的規劃範圍內,爲何哈西駿赫城小區能接上市政管道,楊姓負責人表示對此事不知情。

澎湃新聞採訪投資哈西駿赫城小區的黑龍江應赫投資集團,一位自稱比較瞭解情況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哈西駿赫城小區的性質不一樣,它是和東北林業大學合作的項目,有政府的批文,是政府的重點大項目。而關於鋪陳管道的資金,該工作人員介紹,“是政府拿錢。”

時間一天天過去,居民們看着管道不斷被填埋,他們怕管道鋪設工程竣工了,他們就沒希望喝上市政水了。

趙勇所在的紅星凱悅已經有人開始賣房了,但王崗鎮因“墨水”出名後,賣房愈加困難。趙勇爲了讓孩子和父母喝上放心水,在哈西駿赫城買了新房讓他們住下,自己和妻子則留在紅星凱悅繼續維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