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来看,从流量、物流、品类、品牌各方面来看,拼多多在阿里面前仍是个小个子。拼多多:营收131.20亿。

一直以来,阿里巴巴和京东是国内两家最大的电商公司,两者厮杀多年势同水火,然后奠定了阿里巴巴老大,京东老二的局面。如今,京东上下也似乎认清了自己如今的位置,阿里巴巴也习惯了称霸的滋味。不过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就当两者默默征伐的时候,却不料半路杀出个“拼多多”,以一种快速甚至野蛮的姿态入侵了两者的领地,这是赤裸裸的掠夺以及挑衅,老大和老二相当不爽,老二考虑自身斤两,决定暂且忍气吞声。但是一向霸道的老大阿里巴巴,却不会估计这么多,直接转移狙击目标,把枪口对准了拼多多。

半路杀出个“拼多多”,阿里巴巴无奈转移狙击目标

拼多多的崛起并非在阿里视野之外,阿里在2016年就关注到了拼多多。但阿里CEO张勇当时认为,未来应该属于盒马鲜生这类消费升级业态而不是消费降级的拼多多。而现在,盒马一年多也就开了50家店,但不到4岁的拼多多,成绩已经超过京东,望向20岁的阿里,这对阿里来说是绝对的挑战。拼多多:营收131.20亿;年度活跃买家4.185亿;阿里巴巴:营收619.32亿;淘宝年度活跃买家6.36亿。拼多多势头抢眼,从农货和日杂两大品类切入,迅速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地区,而阿里虽然在一二线城市坐着头把交椅,但多年来农村市场下沉困难,拼多多却迅速抢占了农村蓝海,“农村包围城市”。这对阿里来说是危险警报。

半路杀出个“拼多多”,阿里巴巴无奈转移狙击目标

阿里阻击拼多多,还有一个富有江湖气的原因。34岁的蒋凡挑起了阿里电商业务的大梁,统管天猫和淘宝,蒋凡也急需战绩证明自己。蒋凡和黄峥都曾经是Google中国团队成员,昔日战友如今电商江湖重逢,已是武力相向。

蒋凡首先从流量开始排兵布阵。内部调整手机淘宝的流量分配,揽回“9.9元包邮人群”,重推聚划算这一多年没火起来的“拼购”模式。继续在移动端推行“千人千面”的推荐机制;同时利用“淘宝直播”做卖货直播,而拼多多主要依靠微信支持和广告获得流量。

在外部引流上,阿里巴巴主要是通过抖音、快手等导入商品购买,目前超过一半的电商商品来自阿里系,很少商品来自拼多多平台。社区流量的淘客,还使用云集、花生日记等。

半路杀出个“拼多多”,阿里巴巴无奈转移狙击目标

阿里在物流领域布局更早更大,通过搭建旗下菜鸟网络补齐物流短板,并参股“三通”。拼多多相比之下物流家底薄弱,一度使用的是菜鸟电子面单,这使其交易数据信息暴露在阿里的眼中。黄铮基本已无可能再自建物流体系,于是从信息和数据端入手防御,推出电子面单,这一招颇有些反客为主的味道,阿里的商家也可以选择拼多多的电子面单发货,这或许可以让拼多多看到阿里的订单数据。与此同时,拼多多在物流各玩家中周旋,既拉拢亲阿里的通达系,又和中国邮政展开更多的合作。

如今拼多多已经站稳农产品领域,但在服装品类的扩展上,一方面遭遇阿里“二选一”打压;另一方面拼多多的自身策略也是品牌扩展上的绊脚石,其始终坚持的“低价爆款”路线,让一些品牌商望而却步。

目前对拼多多更感兴趣的是日化品牌。但国内一家牙膏品牌负责人明确表示,鉴于拼多多上假货太多,不会考虑进入拼多多。拼多多一直备受山寨和假货诟病,但有人认为“要求一个平台上全无假货是不可能的,要不要加入平台,主要还是综合考虑流量等商业因素。”

半路杀出个“拼多多”,阿里巴巴无奈转移狙击目标

目前来看,从流量、物流、品类、品牌各方面来看,拼多多在阿里面前仍是个小个子。拼多多掌门人黄峥曾经在股东信中“炮轰”阿里的“二选一”垄断行径,后者曾成功狙击了京东的品类扩张步伐,而拼多多此刻除了“大喊不公”之外,却不知有没有什么有效的抵御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