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总有一种声音,认为中药有毒成分就是有害成分,或者将有毒和有害并称,喜欢说“中药有毒有害成分”,好像只要有毒的就是有害的。那么,这种说法究竟对不对呢?

中药

首先,中国传统的“毒”字是什么意思呢?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毒:厚也。害人之艸(草),往往而生。所以,毒最根本的含义,是一种有害的草。也就是说,“毒”字最初的含义,确实是有害的意思。所以,我们会说所有的中药都有偏性,但不会说所有的中药都有毒性。就是因为,毒性是一种非常剧烈的偏性,不是所有的偏性都可以叫做毒性。所以,从《神农本草经》开始,中药就分有毒中药和无毒中药,后来更是细化为大毒、有毒、小毒的不同毒性等级。这说明,毒性是一种特殊的偏性,不是所有中药都有毒性,其本质就是有害性。

神农本草经

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还不够,因为祖先在面对这些毒性花草的时候,除了将他们标示出来,而且还想办法进行了改造。为什么要改造?因为毒性的本质还是偏性(只不过是十分剧烈的偏性),如果将这种偏性改造地好,那么,当人体病情严重、人体本身就离阴阳平衡很远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程度比较强的偏性,来纠正人体比较大的偏颇,这就是“以毒攻毒”。那么,怎么改造呢?其实就是中药的炮制与配伍。炮制的目的,就是减毒增效;配伍的目的,就是减毒增效。很多毒性中药在炮制以后,毒性大减,临床使用也较为安全。看看常见的中成药里面,很少看到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却总能看到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了解这些还是不够,刚才说了,“以毒攻毒”的简单理解,是用偏性比较剧烈的中药,来治疗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所以,怎样找出这些患者,十分重要。怎么找呢?就是采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来找的。因此,在毒性中药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辨证,寻找到对证的患者再使用,而不是谁都可以用。所以,不是随便什么中药都可以养生保健的,哪些中药不行?传统认为有毒性的中药就不行。但是,这些有毒性的中药也不是一无是处,它们可以用来在病情严重的时候、在需要它们的时候,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有毒中药成分是不是有害,取决于它的使用。用的好了,它就是有益而不是有害,用的不好,它就是有害。完全忽视使用方式,直接将有毒成分定义为有害,是大脑太过简单的认识。

用的好才是真的好

俗话说,“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讲的就是这类错误认识。这种错误认识只看到了药物的因素,而没有看到用药的因素,是不完整的缺心眼认识,正常人应该摒弃这种错误的认识,而回到辨证论治合理用药的路上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