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詩萌 北京報道

歷史驚人地巧合。對漢能來說,5月是一個總有大事發生的月份。

2015年5月20日,漢能薄膜遭遇“黑色半小時”,股價腰斬後停牌。而就在4年後的5月19日,漢能薄膜宣佈大股東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漢能控股”)作爲要約人,根據百慕大公司法第99條提議的計劃安排獲得獨立股東通過。這意味着,在四年的彷徨和等待後,漢能薄膜的股東們終於重新獲得了套現機會。

漢能薄膜管理層表示,對這次計劃獲得獨立股東的通過感到高興,衷心感謝此次提議獲得漢能薄膜股東們的理解及支持,使獨立股東能通過持有SPV股份持有日後A股上市公司股份,有機會最終解封股份價值。

後續步驟中,回A是小股東獲得現金退出的必經之路。據悉,漢能控股已聘請中國顧問展開就A股市場上市的盡職審查,預計有關上市重組步驟將於計劃完成後六個月內完成。

私有化“大門”已開啓

5月18日,法院會議和股東特別大會在位於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附近的漢能北京總部舉行,均通過了此前大股東提出的私有化的計劃安排。

經過獨立股東的投票後,漢能“私有化”的大門已經開啓。根據漢能薄膜此前公佈的要約方案,百慕大法院將在6月4日就有關計劃進行法院聆訊,聆訊結果將會在6月5日公佈。如方案通過,漢能薄膜於香港聯交所的上市地位預計在6月11日撤銷。這次計劃完成後,所有計劃股份將會被註銷,每股漢能薄膜獨立股東的股份將被兌換爲一股SPV股份,獨立股東將通過SPV股份持有日後中國A股上市公司股份,而SPV股票將在6月18日寄發給獨立股東。

自2015年停牌後,漢能在過去幾年間爲復牌作出了不少努力,但在2018年4月完成港交所提出的兩個復牌條件後,始終未獲進一步進展的音訊。2018年8月,港交所新修訂的《上市規則》正式生效,連續停牌18個月的股票將會被除牌。

面對“7.31”大限以及復牌的高度不確定性,留給小股東們的機會並不多了。因此,2018年11月,漢能控股對上市公司提出了私有化要約,擬通過這一方案給獨立股東一條成功退出的路徑。“我們作爲控股股東,上市公司停牌三年了,我們覺得小股東都很着急,第一是對小股東的利益保護。”漢能控股董事會主席李河君接受媒體採訪時,對提出私有化要約的原因如此表示。

或發力科創板?

而在這一私有化方案當中,只有SPV公司納入在A股上市的企業後,獨立股東纔可以通過特殊目的公司股份持有中國A股上市公司股份。因此,回A就成爲股東解封的必經之路。

從2018年3月開始,新經濟企業通過CDR的方式回A就成爲一個熱點,360等公司紛紛採取了這一途徑。對於漢能而言,儘管通過什麼渠道迴歸A股,迴歸主板抑或科創板尚未明確,但已經在籌劃之中。

目前,除了盡職調查外,漢能控股已尋求中國法律顧問的意見。根據中國有關上市公司的法律法規,如果獨立股東持有特殊目的公司所有股本,而特殊目的公司爲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其中一名股東,則公司申請在A股市場上市即屬可行。李河君此前也表示,控股股東和上市公司兩邊的工作在同時做。“我覺得內地老百姓認可漢能、看得懂漢能,也非常重要。在外面,畢竟因爲地理位置,他並不真正知道究竟漢能是什麼樣的公司。”他說。

值得注意的是,4月12日,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將共同在浦東臨港地區建設“上海漢能移動能源智能製造產業基地”。這是繼綿陽、大同、安徽、淄博產業園等項目後,漢能和地方政府的再次合作。項目建成後將有力推動上海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發展,在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技術研發、新材料等領域邁上新臺階,將改革開放推向縱深。

此間人士表示,這次合作別有“深意”。去年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海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宣佈設立科創板。“科創板本來就在上海,這一合作也是釋放了一些信息。”上述人士表示。

迴歸適逢其時

近日,華爲海思總裁何庭波致員工的內部信在輿論中引起熱議。信中稱:“多年前公司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芯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海思走上了科技史上最爲悲壯的長征,爲公司的生存打造‘備胎’。今天,所有我們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這些努力已經連成一片,挽狂瀾於既倒,確保了公司大部分產品的戰略安全,大部分產品的連續供應。”

華爲的戰略眼光令人敬佩,也令人唏噓。面對宏觀環境的變化,包括華爲在內的不少技術型企業都面臨技術上的“生存極限”,需要採取自主研發的技術。同樣具有戰略眼光的漢能,從2006年初次涉入光伏領域,就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收購海外薄膜太陽能技術,成爲全球薄膜技術的霸主。

2013年1月,漢能將美國MiaSole公司收之麾下。2013年7月,李河君收購了美國GlobalSolar Energy公司,2014年8月,美國的Alta Devices公司也被李河君收入囊中。四家海外公司中,MiaSole擁有全球轉化率最高的柔性銅銦鎵硒(CIGS)技術,而Alta Devices公司則擁有全球轉化率最高的砷化鎵高效柔性薄膜技術。

近年來,漢能通過全球技術整合和自主創新,走出了一條技術併購、消化吸收、整合再創新的科技創新模式。目前,漢能擁有全球領先的薄膜太陽能高端裝備產線研發、集成與交付能力,填補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目前,漢能薄膜太陽能技術主要路線的光電轉換率保持和打破六項世界紀錄;並在全球範圍內累計專利申請超過10200件,2018年每天申請專利超過30件;2019年計劃專利申請數量達到20000件,每天60件。具有輕、薄、柔等特點的薄膜太陽能芯片,已廣泛應用於建築建材、交通運輸、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民用消費等若干可深度融合的領域,公司已陸續推出太陽能發電漢瓦、漢牆、漢路、漢紙、漢包、漢傘,等“技術+設計”雙重顛覆創新的應用產品及解決方案,市場反響熱烈。

編輯:王強、史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