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這家公司的第一大客戶是公司的副董事長及其家族控股的企業,來自該關聯企業的收入佔總收入的8.68%,爲8648.72萬元。③公司2018年前,每年都由第一大客戶貢獻了30%的收入,該收入是否真實。

創業板有這麼一家公司:

2018年它有53.12%的收入來自國外,但2017年海外收入的比重僅有6.14%。

2018年,這家公司的第一大客戶是公司的副董事長及其家族控股的企業,來自該關聯企業的收入佔總收入的8.68%,爲8648.72萬元。公司副董事長控制的企業,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戶,這樣明顯絲毫不遮掩的關聯交易,在A股並不常見吧。

下圖爲2018年該公司前五大客戶和前五大供應商的資料。

“我真怕我買的這隻股票會爆雷”

2017年,該公司的第一大客戶貢獻了總收入的28.81%,第二大客戶僅佔4.24%。

2016年,該公司的第一大客戶貢獻了總收入的31.46%,第二大客戶僅佔5.89%。

公司稱當前它的主要客戶有完美、天獅、蒙牛、伊利、貝因美等,真想知道究竟是何方神聖每年都爲該公司貢獻30%的收入。可惜了,這個神祕客戶我們是查不到的。

審計師在該公司2017年的審計報告中說:

“營業收入是量子高科的關鍵業績指標之一,我們判斷可能存在管理層爲了達到特定目標而操縱收入的風險,故將收入確認識別爲關鍵審計事項。”

下圖是2017年該公司前五大客戶和前五大供應商的資料。

“我真怕我買的這隻股票會爆雷”

該公司是2010年上市的。

但從2013年開始公司收入開始下滑,甚至在2016年出現了負增長;在2017年公司收入反彈不足之後,公司在2018年收購了國內CRO龍頭企業上海睿智90%股權,於是出現了下圖收入增長262.05%的情況。

“我真怕我買的這隻股票會爆雷”

通過這次收購,公司的主營業務從原有的益生元研產銷,變成了醫藥研發+微生態營養製劑。並且,公司之所以出現開頭提到的第一大客戶是公司的副董事長這樣的操作,是因爲它收購的上海睿智的老闆就是公司的副董事長惠欣。

換言之,這家公司2018年的第一大客戶,就是公司在2018年收購的那家公司的老闆!

下圖是這家公司在2018年的主營業務構成圖。

“我真怕我買的這隻股票會爆雷”

相信大家都猜的差不多了,這家公司是廣東省江門市的量子生物,更名前叫量子高科。

該公司的老闆曾憲經是“一種以糖蜜爲原料製備低聚果糖的方法”的主要發明人,參與了《益生元開發與應用》一書的翻譯及審校工作;2012年公司生產的低聚果糖打破了中國嬰幼兒配方長期依賴進口低聚果糖的局面;當前公司的產品包括“添活益”和“有機產品”兩個系列。

梳理到現在,我們總結下量子生物存在的三個疑點。

①公司50%以上的收入來自國外,這點普通投資者如何求證收入的真實性?

②公司的第一大客戶是公司的副董事長,這中間是否存在利益輸送?

③公司2018年前,每年都由第一大客戶貢獻了30%的收入,該收入是否真實?爲什麼審計師會懷疑該公司2017年收入的真實性?

“我真怕我買的這隻股票會爆雷”

另外,這家還有一個隱患——商譽減值。

2018年,因收購上海睿智量子生物新增商譽16億,佔總資產的比重達到了48.30%;一旦上海睿智的業績增長不達預期,量子生物就要計提減值準備;2018年量子生物的淨利潤僅爲1.6億元,哪怕只計提1%的減值準備,量子生物的利潤減幅也會很大。

想起2018年因商譽減值爆雷的公司,想起天神娛樂因戲劇性的減值損失虧損70個億,商譽減值,教人如何不怕它。

“我真怕我買的這隻股票會爆雷”

但有一點毋庸置疑,這半年來量子生物的股東戶數在增長,從去年12月份的1.3萬戶增至現在的1.6萬戶。希望這次收購業績能符合預期,不會爆雷。也希望大家都是在謹慎思考後買入的吧。

“我真怕我買的這隻股票會爆雷”

劃重點咯~

“小北讀財報,帶你選白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