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又到五一假期了,市场采购,烹饪一桌海鲜大餐,那可真是一大享受!不过,享受美食也别忘了安全,食用深海鱼有讲究,以免雪卡毒素中毒。

雪卡毒素是一种海洋藻类毒素,生活在珊瑚礁周围海域的许多原本无毒的鱼类摄入这类有毒藻类或其他浮游生物,造成雪卡毒素在鱼体内蓄积,并可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雪卡毒素对鱼类本身并不致病,但可使进食这种鱼类的人中毒。

雪卡毒素属于获得性毒素,鱼体内含有雪卡毒素不具有明显规律性。每年3~4月份生殖季节,珊瑚鱼需要食物多,体态肥美,而体内聚集的雪卡毒素也越多。

有超过400多种鱼类可能蓄积雪卡毒素,海产市场和餐桌上常见可能含雪卡毒素的鱼类有石斑鱼(如西星斑、燕尾星斑、老虎斑、东星斑、苏眉)、梭鱼、黑鲈和真鲷等。

雪卡毒素不易被胃酸破坏,主要分布于鱼的头、内脏、生殖器官,尤以内脏中含量为高。雪卡毒素污染的鱼类在感官、嗅觉和味觉上均无明显异常。加热或冷冻均不能破坏雪卡毒素的毒性。

中毒症状

雪卡毒素中毒的症状一般在食后2~10小时出现,病程2~3周,主要症状有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绞痛、排水样便、唇周麻木、膝关节酸痛、小腿肌肉刺痛、瘙痒感及双手温度感觉倒错(即手触热物有冷感,放入水中则有热感或“电击样”感觉)等;中毒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肌肉痉挛渐至运动神经麻痹,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预防方法

由于目前对雪卡毒素尚没有可靠的检测手段,中毒后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对雪卡毒素应以预防为主。

1

减少进食珊瑚鱼。特别是3~4月份生殖期的珊瑚鱼,一餐中只吃少量的珊瑚鱼或选择体积较小(小于1公斤)的鱼。

2

外购珊瑚鱼等深海鱼类最好放养15天左右,待毒素排除体外后再食用,可减少中毒机会。

3

不要进食鱼的头、肝、生殖部分、肠及卵等含毒素较多部位。

4

进食珊瑚鱼时不要喝酒或进食果仁,因为一旦中毒,症状会变得更严重。

5

曾经雪卡毒素中毒的人再次中毒的机会较大,症状会更严重,要戒吃珊瑚鱼。

文:急诊科黄汝锋

图: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