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爲明清兩代24位皇帝生活和居住的地方,故宮自古以來就給人一種神祕感和敬畏感,自對外開放以來,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慕名前往,成爲遊客去北京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這個地方的就是位於故宮內廷外西路春華門內的雨花閣,數百年來該閣樓從未向外人開放過,尤其是該閣樓的第四層就連當年皇帝也很少進入,這裏面到底藏了什麼。

​衆所周知,位於北京城中心的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又名紫禁城,它不僅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爲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北京故宮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總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擁有大小宮殿70餘座,房屋9000餘間,被譽爲世界五大宮之首。1987年,北京故宮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每天來這裏參觀的遊客不計其數。

作爲明清兩代24位皇帝生活和居住的地方,故宮自古以來就給人一種神祕感和敬畏感,自對外開放以來,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慕名前往,成爲遊客去北京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走進故宮,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大,就算你走馬觀花的參觀也要大半天時間。其實,很多人還不知道,目前故宮對外開放的區域只有三分之二,還有三分之一的區域由於種種原因並不對遊客開放,在這些未開放的區域中,有一間房屋最爲特殊,門外常年有警衛輪流看守。

這個地方的就是位於故宮內廷外西路春華門內的雨花閣,數百年來該閣樓從未向外人開放過,尤其是該閣樓的第四層就連當年皇帝也很少進入,這裏面到底藏了什麼?爲何如此神祕?據史料記載,雨花閣修建於清乾隆年間,是故宮西路宮殿建築羣中最高的一座,也是故宮內唯一的金頂建築。金頂是藏傳佛教的建築藝術標誌,乾隆尊崇佛教,精通藏語,可見這座雨花閣非同一般,它不僅是一座藏傳佛教的密宗佛堂,也是故宮數十座佛堂中最大的一處。

從外觀上看,整座雨花閣共有三層,但進入到閣樓裏面其實是有四層的,成爲“明三暗四”。和其他佛堂一樣,雨花閣的前三層都非常普通,裏面珍藏有很多精美的佛像,其工藝和水準都是世界頂尖水平。但第四層卻非同一般了,就連當年皇帝也不能隨便進入,因爲這裏供奉的是世間罕見的歡喜佛。歡喜佛是藏傳佛教密宗的本尊神,即佛教中的“愛神”,這個地方只有皇帝在大婚前由太監領着纔可以前往觀看,以此來學習瞭解一些男女之間的事。

所以,雨花閣這個地方,對於很多未成年遊客來說不宜對外開放,也是情有可原的。除了這個特殊原因外,雨花閣還有一個不能對外開放的原因就是,整座雨花閣的建築是木質結構,經過幾百年的風吹日曬,雨花閣經不起衆多遊客的踩踏,人多了可能會壓垮。爲了避免遊客誤闖此地和保護裏面珍貴的佛教文物,長久以來雨花閣門外常年有警衛輪流看守。據悉,未來故宮將會通過數字影像技術將這座神祕的佛堂向公衆展示,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