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过度医疗"。

我们先来看,什么是过度医疗?

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不能为患者真正提高诊治价值,只是徒增医疗资源耗费的诊治行为。或者说,在治疗过程中,不恰当、不规范甚至不道德,脱离病人病情实际而进行的检查、治疗等医疗行为。也就是说,与病人疾病没有关系的一些检查和治疗属于过度医疗。举个例子,你牙疼,医生却给你开了脚的X线检查……

有些患者认为检查多的、花钱多的都存在过度医疗的嫌疑。在临床工作中,我经常会听到病人来问,"做手术前要做那么多检查,抽血、验尿、心电图、胸片,是不是没有这个必要?"其实,手术前做的这些检查,虽然项目繁多,但都是手术所必须要的检查,目的是保证病人安全,这样的检查不能算是过度医疗。

但是,对于一些真实的过度医疗,我也十分痛恨。因为一个问题去医院检查,却被做了很多不相关的检查。辛辛苦苦挣的钱花了很多,却对检查、诊断没有帮助,想必任谁都会感觉很窝火。

然而,如果"过度医疗"可能救你一命,应该怎样看待呢?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来自某三甲医院的真实病例:

住院的某床病人,约半个月前在外院因肺炎住院治疗,具体治疗不详,但肺炎有好转。不知为何,在住院期间,主管医生给病人开具了腹部CT检查。按理说,如果要观察肺炎病情变化或治疗效果可能做个胸片或者胸部CT就可以了(本人非呼吸内科专业,如有纰漏,请专业人士批评指正)。但是,除了胸部CT,还检查了腹部CT。显然,这个腹部CT的检查就属于"过度医疗"了。但是,当拿到检查报告的时候,大家都却都大吃一惊,因为CT报告上显示"左肾占位"。也就是说,这个本来不应该做的检查不但做了,还检查出了有意义的阳性结果--"肾肿瘤"。于是病人在治疗肺炎后来到该三甲医院手术治疗肾肿瘤。手术顺利,病人得到了进一步的诊治,目前已出院回家。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这里的腹部CT检查是不是过度医疗?

其实,过度医疗在现实中是非常难以界定的。一般而言,判定是否为过度医疗的基本准则,是这项检查、治疗对病人总体上是有益还是伤害。在诊治过程中,医生是以诊断、治疗为目的,还是以开单提成为目的,这项检查、治疗是否对患者有预防作用,有没有减轻患者的痛苦,是否利于患者健康以及延长病人的寿命。另外,还要看患者的经济能力是否能承受,患者的心理是否接受这些检查。如果患者因此而受益,甚至是挽救了生命健康,所做的检查就不能称为过度医疗。

即便如此,我还是坚决抵制对疾病无意义的过度检查及治疗。因为过度医疗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让患者平白无故多花费了钱去做一些对诊断病情没有帮助的检查。更重要的是,过度医疗还增加了社会负担:很多人住院无论采用医疗保险还是新农合,都有国家财政补贴报销医药费,在住院期间进行与疾病无关的检查,浪费了国家医保资源,使一些更加需要治疗的人无法获得应有的治疗。如果想做全面检查,完全可以采用自费或者商业保险的形式进行健康查体。

作为医生的你,是怎样看待"过度医疗"呢?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