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到這篇文章的潘柳黛立刻就寫了一篇文章,叫《論胡蘭成論張愛玲》。當張愛玲在上海文壇中憑靠文才和作品成爲閃耀的新星時,曾有一段時光和潘柳黛走的很近,還邀請潘柳黛來家裏喫茶,着盛裝打扮招待好友。

曾蜚聲上海文壇的四大才女有:關露、潘柳黛、張愛玲、蘇青。

張愛玲自不必再介紹,留下的著作很多,現在還有不少電視劇翻拍了她的小說。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潘柳黛和張愛玲的一段陳年往事。

上海才女報刊發表文章挖苦張愛玲:你以爲自己的血統有多高貴?

潘柳黛

潘柳黛原名:柳司瓊,雖被稱爲才女,但有名的作品卻很少,淪陷期間曾做過《華文大阪每日》,《文友》等雜誌的編輯和記者。潘柳黛的確在上海文壇上有過一段關輝的歲月,但張愛玲的到來,使潘柳黛一枝獨秀的場面得以結束。

女人之間的嫉妒來的總是那麼快。當張愛玲在上海文壇中憑靠文才和作品成爲閃耀的新星時,曾有一段時光和潘柳黛走的很近,還邀請潘柳黛來家裏喫茶,着盛裝打扮招待好友。

上海才女報刊發表文章挖苦張愛玲:你以爲自己的血統有多高貴?

但是潘柳黛那天去喫茶時一身隨便的打扮,去了張愛玲家看見張愛玲精心打扮過的樣子,心裏便很生氣,覺得張愛玲這樣做襯托的自己非常沒有禮貌,她也討厭極了張愛玲的西方禮儀做派,所以走的時候,和同來的才女蘇青抱怨張愛玲的不合時宜,在潘柳黛的眼裏,張愛玲一點也不“接地氣”。

這件事只是潘柳黛厭惡張愛玲的開端。後來真正厭惡至極的事情就是1944年3月6日,《雜誌》邀請女作家們來開座談會,這裏當然有張愛玲,也有潘柳黛,還有很多當時風頭正盛的女作家們。

幾乎所有被邀請來的女作家都能對西方的文學發表一兩點自己的看法,更有甚者就是外文翻譯的工作,能夠長篇背誦。對於討論“外國女作家”這一話題時,潘柳黛支支吾吾的說不出什麼,只抱歉的說:“我因爲對外文沒有什麼修養,所以不能直接閱讀外國書籍……”

上海才女報刊發表文章挖苦張愛玲:你以爲自己的血統有多高貴?

而張愛玲口吐蓮花,說出一系列外國女作家的名字,並且對於她們的著作也有過研究,自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

再拿同時期的作品來說,潘柳黛並不高產,而且沒有幾篇文章滿意的,拿得出手的只是一篇6000字的散文,顯得無力又單薄。

經過這件事,潘柳黛沒有去研讀外文,而是等着時機讓張愛玲“好看”。

終於有了一個合適的機會。

上海才女報刊發表文章挖苦張愛玲:你以爲自己的血統有多高貴?

胡蘭成

臭名昭著的漢奸胡蘭成爲了追求張愛玲,就寫了一篇文章,叫《論張愛玲》。胡蘭成本是專門寫政治評論的,這篇文章一改往日硬派風格,寫的很柔軟。在文中胡蘭成吹捧張愛玲的文章“橫看成嶺側成峯”,也吹捧了張愛玲李鴻章的重外孫女的“貴族血統”。

看到這篇文章的潘柳黛立刻就寫了一篇文章,叫《論胡蘭成論張愛玲》

文中自是少不了調侃漢奸胡蘭成,後筆鋒一轉,拿張愛玲的“貴族血統”做了個比喻:

張愛玲是李鴻章的重外孫女這件事,就好比一隻老母雞在太平洋裏淹死了,上海人喫到黃浦江的自來水,自稱“喝到了雞湯”。

看見這篇文章的張愛玲勃然大怒,自此也斷絕了和潘柳黛的好友關係,直至張愛玲移居香港,有人對她說:"潘柳黛也在香港。”張愛玲立刻反問道:“她是誰?我不認識。”

後來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愛情,也成爲了張愛玲一生中抹不去的污點。胡蘭成本就是個花心的人,和張愛玲分開短短的兩個月就另尋了新歡,這段戀情也自此拉上帷幕。

潘柳黛的情緒其實代表了那個時期多數女作家對張愛玲的擠兌和看法,自知才情不敵張愛玲的潘柳黛,其實是以笑罵來遮掩不足,昭示早已捉襟見肘的優越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