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國度”迪拜一直以“有錢任性”的土豪氣質享譽全球。然而三十年前,整個迪拜幾乎就是一片荒漠,奇蹟是如何被製造?奢華背後又隱藏着什麼?伊朗攝影師法哈德(Farhad Berahman)多次深入迪拜社會,將視線和鏡頭聚焦到了迪拜最大的異國勞工營索那普爾(Sonapur)。

 

 

人們習慣了奢華迪拜,富人天堂——這裏有全球唯一的七星級酒店,這裏能夠集齊全球最頂級豪車,這裏的自動取款機能提出金條,這裏是富人的天堂。

 

 

一名中國工人用扭曲的英文單詞向工頭討薪,並請求放他回家。攝影師在勞工營中與勞工們一起生活,聽他們講述着不爲人知的底層生存體驗。

 

 

在迪拜,人們心照不宣的將社會分爲三個階層:阿聯酋人、外籍人士、底層勞工。底層勞工才真正是建造起這座城市的人們。

 

 

來自孟加拉的27歲小夥已經在這裏做了四年清潔工,每月收入139英鎊,其中87英鎊要寄回家,剩餘的工資僅夠維持生存。

 

 

“索納普爾”在印度語中是“黃金之地”的意思,這裏生存着超過15萬名員工,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中國。他們在繁重的工作和艱鉅的生存環境中掙扎。圖爲勞工們巨大的骯髒的廚房,衛生和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

 

 

工人們只能睡在狹小擁擠、髒亂不堪的宿舍。

 

 

每到傍晚,這些用雙手將迪拜建起的工人們都要被運送回勞工營。

 

 

夜市上,舊衣服和鞋子被買賣着。

 

 

晚上,工人被迫用最原始簡陋的方式清洗自己。而另一面,迪拜市政府爲了控制當地“土著”居民的體重,推行“減肥贏黃金”競賽。只要在一個月內減重超過兩千克以上,則每減一千克就獎勵一克黃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