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当中国足球队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主场迎战阿曼队时,就在比赛开始之前的五里河体育场外,在来自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球迷中,记者将摄象机的镜头长时间地对准了一位来自江西井冈山的球迷。

该球迷头戴镶嵌着红色五角星的八角帽,肩挎草绿色的军用挎包和军用水壶,身穿草绿色的军装。

难以忘怀的草绿色军装,永恒辉煌的历史记忆!

绿军装

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而言,这是一身久违了的衣服。透过经镜头过滤的画面,这位球迷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

在他红扑扑的脸、快速的夹杂井冈山方言的普通话映衬下,草绿色军装格外醒目。

早在二三十年代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身军装就曾经使在军阀战争中游刃有余的蒋介石总统头痛不已,以至于他一度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大政方针。

难以忘怀的草绿色军装,永恒辉煌的历史记忆!

同样是这身服装,在那令人心痛的文革十年风行于社会上所有的阶层、行业。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大学生、中学生,军人、非军人都穿此服装标榜自己的“革命性”“先进性”“正确性”,都以穿这身服装而自豪。军装在那个年代成了一统天下的霸主。

现在,这身曾经记载着历史荣光与辉煌的服装,这身曾经使大众盲从、一个民族没有性别的服装,随着改革开放像钱塘江潮水退潮一样迅速地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难以忘怀的草绿色军装,永恒辉煌的历史记忆!难以忘怀的草绿色军装,永恒辉煌的历史记忆!难以忘怀的草绿色军装,永恒辉煌的历史记忆!

或许正因为如此,二十多年后这位聪明的球迷穿上了这身草绿色的军装,记者也在众多的身着奇装异服的球迷中自然地捕捉到这位球迷,将镜头长时间地对准了他。

在那个特定的场合,更主要的不是足球,而是那套久违了服装使他们不约而同、情不自禁地碰撞到一起,进行着似是而非、言在彼而意在此的交流、对话。

如果说这位球迷穿这套醒目的草绿色的军装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个性、爱好和为他自己出身地的悠久、光辉的历史自豪,

那么博学多才、嗅觉敏锐的记者将摄像机的镜头长时间地对准这身军装的用意有何在呢?是在无意识中是要标新立异?还是在警醒世人从而唤醒人们尘封的记忆?

难以忘怀的草绿色军装,永恒辉煌的历史记忆!

或者就仅仅是出于食量大如牛般的从乡下进城的刘姥姥式的新奇,并无深意?

今天,军队的服装已经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广阔的乡村,我们很少能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人们身着这身服装了。

除了电视机的画面上会频频出现身着这草绿色军装表演的各类文娱节目。只有在面对这些电视镜头时,我们可能才惊奇地发现这身军装已经成为过去,离现实生活已经很远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