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胎十月,每個準媽媽都要接受一系列產檢。產檢既能讓準媽媽們瞭解胎兒成長的一點一滴,又能及時發現胎兒有什麼樣的發育危機。那麼,產檢到底檢查什麼?哪些是必做項目?瞭解並按時進行產檢,對胎兒與孕婦本身都十分重要。

本文內容較多,建議收藏,方便需要時查閱~

整個孕期需要經歷11-12次的產檢:

12周做第一次產檢,通常稱爲初檢。這次的產檢非常重要

16-28周孕中期每4周檢查一次,大概需要做3次產檢

28-36周孕晚期每2周檢查一次,大概需要做4次產檢

37-40周屬於臨產階段,隨時都可能發動。產檢的頻率要增加到每週1次,如果足月分娩的話,準媽媽就還需要進行4次產檢

在這12次產檢中,準媽媽需要做的檢查項目略有不同,現在就看看每次產檢的項目及注意事項吧!

第一次產檢(一般在孕12周時進行)

每位準媽媽在孕期第12周時,都正式開始進行第1次產檢。醫院會給媽媽們辦理“孕婦健康手冊”。也就是建大卡。日後各項產檢的檢查項目會記錄在健康手冊裏。

第一次的產檢的檢查項目會比較多,主要包括:

身高、體重、血壓、宮高、腹圍、尿HCG、婦科檢查、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B超、TORCH篩查HIV等

第一次的B超檢查很重要。能幫助醫院判斷孩子是否發育正常,多胎還是雙胎,位置是否在宮內。同時預測準確的預產期時間。

有些醫院會給做“胎兒頸部透明帶”的篩檢,可早期得知胎兒是否爲罹患唐氏症的高危險羣。主要是以超聲波來看胎兒頸部透明帶的厚度,如果厚度大於2.5(或3)以上,胎兒罹患唐氏症的幾率就會較高,這時醫師會建議準媽媽再做一次羊膜穿刺,來看染色體異常與否。

Q:初診需要帶什麼證件?

A:生育保險憑證、準生證、身份證、圍產卡、醫保卡,這些都是需要攜帶的證件。各個城市的情況可能不一樣,在去醫院前可以先打電話進行詢問,免得白跑一次。

Q:初診需要提前空腹嗎?

A:因爲初診需要做血常規檢查,裏面有些項目是需要空腹進行的。所以在初診前一天的晚上8點以後,孕媽咪就要

避免喝水、喫東西,這樣檢查得出的數據更精確。

第二次產檢(孕16-18周)

檢查項目:

常規檢查(包括體重、腹圍、宮高、血壓、浮腫檢查、胎心多普勒聽診,下同)、血型(ABO、RH)、血常規、尿常規、腎功能、肝功能、乙肝兩對半、丙肝病毒抗體、梅毒血清抗體、血糖、唐氏綜合症篩查

這一次產檢最重要的就是唐氏篩檢,作用是判斷胎兒是否是唐氏症患兒的高危人羣。唐氏兒是指具有嚴重的智力障礙,先天愚型的孩子。

唐篩檢查方法:

抽靜脈血,不需要空腹,當天下午就可以出結果。結果會給出一個唐氏風險值,比如幾百分之一。醫院會給風險值劃個臨界值,比如高於1/270就是高危,低於1/270是低危。但臨界值不同的有醫院有不同的標準。

唐篩檢查可篩檢出60—70%的唐氏症患兒。但唐篩檢查只能幫助判斷胎兒患有唐氏症的機會有多大,並不是說抽血結果指數偏高,就表示胎兒一定患上唐氏症。

TIPS:如果是高齡產婦,在孕16-20周還需要接受羊膜穿刺,主要是看胎兒的染色體異常與否。

第三次產檢(20-24周)

檢查項目:

常規檢查、尿常規、彩色B超

這一階段重要的檢查項目是B超。準媽媽在孕期20周做超聲波檢查,主要是看胎兒外觀發育上是否有較大問題。醫師會仔細量胎兒的頭圍、腹圍、看大腿骨長度及檢視脊柱是否有先天性異常。準媽媽在16周時,已可看出胎兒性別,但在20周時,準確率更高。

第四次產檢(24-28周)

檢查項目:

常規檢查、尿常規、糖篩

糖篩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檢查項目,作用是篩檢妊娠糖尿病。

檢查方法:

檢查時先抽取準媽媽的血液樣本,來做一項耐糖試驗,不需要禁食。喝下50克的糖水,等1小時後,再進行抽血,當結 果出來後,血液指數若在140以下,屬正常;指數若爲140以上,就要懷疑是否有妊娠糖尿病,需要再回醫院做第二次抽血。

第二次抽血要先空腹8小時後,再進行抽血,然後喝下100克的糖水,1小時後抽1次血,2小時後再抽1次,3小時後再抽1次,總共要抽4次血。只要有2次以上指數高於標準值的話,即代表準媽媽有妊娠糖尿病。

第五次產檢(28-30周)

檢查項目:

常規檢查、尿常規

在孕期28周以後,醫生會重點爲準媽媽檢查是否有水腫現象。因爲準媽媽的子宮,此時已大到一定程度,有可能會壓迫到靜脈迴流,所以,靜脈迴流不好的孕婦,此階段較易出現下肢水腫現象。預防水腫的發生,平時可穿着彈性襪,睡覺時將雙腳抬高,並以左側位躺。

也有些人水腫情況嚴重,這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徵兆,醫生會結合尿檢的結果及水腫情況綜合判斷的。

第六次產檢(30-32周)

檢查項目:

常規檢查、尿常規、血常規、B超

從30周以後,孕婦的產檢是每2周檢查1次。這期間,建議做一次詳細的超聲波檢查,以評估胎兒當時的體重及發育狀況,並預估胎兒至足月生產時的重量。一旦發現胎兒體重不足,準媽媽就應多補充一些營養素;若發現胎兒過重,在飲食上就要稍加控制,以免在生產過程中出現難產。

第七次產檢(32-34周)

檢查項目:

常規檢查、尿常規

還剩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要和寶寶見面了。此階段的準媽媽,可開始準備一些生產用的東西,以免生產當天太過匆忙,變得手忙腳亂。另外,一定要堅持不懈地在家數胎動,隨時監測胎兒的情況。

28周開始,準媽媽就應該每天定時數胎動。方法是:每天早、中、晚固定時間各數1小時,每小時大於3次,反映胎兒情況良好。也可將早、中、晚三次胎動次數的和乘4,即爲12小時的胎動次數。如12小時胎動達30次以上,反映胎兒情況良好,少於20次,說明胎兒異常,如果胎動少於10次,則提示胎兒宮內缺氧。

數胎動時要躺着或坐着,思想集中,可以用一些小巧物品(如硬幣或紐扣等)做標記。若連續胎動或在同一時刻感到多處胎動,只能算做一次,得等胎動完全停止後,再接着計數。胎動的強弱和次數,個體差異很大,有的12小時多達100次以上。準媽媽數一段時間後會得出一個常數,以後便可以此爲標準,進行自我監測胎兒的安危。

第八次產檢(34-36周)

檢查項目:

常規檢查、胎兒監護、尿常規

這個階段開始,準媽媽要做胎兒監護了。胎兒監護就是通過監測胎動和胎心率來反映胎兒在母體內的狀況,可以及時發現胎兒的異常情況。在孕35周後孕婦每週去醫院產檢時,都要進行胎心監護,每次15分鐘。

胎心監護是通過綁在準媽媽身上的兩個探頭進行的,一個綁在子宮頂端,另一個放置在胎兒的胸部或背部。儀器的屏幕上有胎心和宮縮的相應圖形顯示,準媽媽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寶寶的心跳。另外還有一個按鈕,當準媽媽感覺到胎動時可以按壓此按鈕,機器會自動將胎動記錄下來。

第九次產檢(37周)

檢查項目:

常規檢查、胎兒監護、尿常規

從36周開始,準媽媽愈來愈接近生產日期,此時所做的產檢,以每週檢查1次爲原則,並持續監視胎兒的狀態。

第十次產檢(38周)

檢查項目:

常規檢查、胎兒監護、尿常規

由於胎動愈來愈頻繁,準媽媽宜隨時注意胎兒及自身的情況,以免胎兒提前出生。如果運動量不足,每天可以持續做些產前運動。最後階段仍要注意體重增加的問題,不可攝取過量的鹽分,要持續營養均衡的飲食生活。

第十一次產檢(39周)

檢查項目:

常規檢查、胎兒監護、尿常規、B超

在37-40週期間會做最後一次B超檢查,具體的時間依醫生安排而定。最後一次的B超檢查的目的是確定胎位、胎兒大小、胎盤成熟程度、羊水量,有無臍帶纏頸等,進行臨產前的最後評估。

第十二次產檢(40周)

檢查項目:

常規檢查、胎兒監護、尿常規

已經到了最後時刻了。從38周開始,胎位開始固定,胎頭已經下來,並卡在骨盆腔內,此時準媽媽應有隨時準備生產的心理。而40周足月就應該發動了。不過有的準媽媽過了預產期仍沒有生產跡象。這叫過期妊娠,不用太着急。因爲預產期的計算並不是百分之百準確的。醫生觀察胎盤成熟度沒問題就安心待產。到42周以後還沒動靜就應考慮讓醫師使用催產素。

準媽媽們一定要按時產檢,這樣才能保證胎寶寶和媽咪自身的健康哦!最後小月祝所有媽咪順利誕下健康小寶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