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她是爆漫畫的作者

也是一位90後新手媽媽

以後她會給大家分享和學習一些育兒知識

下面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漫畫吧!

面對孩子的“哭鬧”要挾,這2個方法特別有效

面對孩子的“哭鬧”要挾,這2個方法特別有效

面對孩子的“哭鬧”要挾,這2個方法特別有效

面對孩子的“哭鬧”要挾,這2個方法特別有效

面對孩子的“哭鬧”要挾,這2個方法特別有效

著名的心理學家李玫瑾曾說:

孩子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他們的每種心理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爲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孩子的哭鬧任性

1.建立規則和底線

孩子其實很聰明,他們會尋找大人的底線,如果有用,則會反覆使用。通常孩子發現哭鬧有效,是因爲家長們選擇妥協。

孩子還小,哭鬧本屬於正常行爲。他們還沒有學會如何與世界相處,所以要用各種方法試探,得到鼓勵時則會認爲方法正確,而一直堅持使用。

孩子在小的時候,你說不行,他在地上打滾。如果沒有得到良好引導,等他長大了,你再說不行,他就會離家出走,或者乾脆告訴你:再不答應我就跳樓。

所以,一定要重視孩子的哭鬧問題,並要使用正確的方法來解決。《正面管教》一書裏針對孩子哭鬧等行爲,建議家長要做到:堅定而和善。

比如:

孩子喫飯前想喫零食

媽媽回答:不行,喫了零食就喫不下飯了

可孩子通常不會輕易妥協,他會開始又哭又鬧

此時媽媽可以平靜而堅決的回答:沒關係,你哭好了

然後守在孩子身邊,等他逐漸安靜下來,

不再哭鬧,便上前擁抱孩子,輕聲安撫。

當孩子明白自已的這一戰略不好使,他以後便不會再用這樣出力不討好的手段。堅定而和善的態度,也使孩子免於受到打擊和傷害,雖然被拒絕,依然可以體會到來自父母的愛。

對於孩子的要挾,李玫瑾教授講過正確應對孩子“哭鬧要挾”,要堅持四個基本原則:

第一:不要打,孩子還小,你打他不公平。

第二:不要罵,會給孩子留下不文明的印象。

第三:不要說教,孩子正鬧着,說什麼都聽不進去。

第四:不要走開,他鬧給你看,你就看着他鬧,等他情緒平復。

2.以遊戲的方式對待

有一位媽媽給我分享了一個如何對待孩子任性哭鬧的辦法:

比如:

遇到像童童媽一樣的問題,孩子一出門就要抱,不抱就哭鬧。

其實可以以遊戲的方式和他商量,買點小貼紙。

告訴他今天我們玩兒一個遊戲,出去玩全程自己走可以獲得兩枚貼紙,並獲得無敵金鋼腿寶寶稱號。坐推車可以得一枚貼紙,得到乖寶寶稱號。收集滿6枚貼紙可以,媽媽會獎勵你一次遊樂園玩耍的機會

(下面我們設計了一些小貼紙,各位寶爸寶媽可以保存下來打印哦~)

面對孩子的“哭鬧”要挾,這2個方法特別有效

面對孩子的“哭鬧”要挾,這2個方法特別有效

面對孩子的“哭鬧”要挾,這2個方法特別有效

面對孩子的“哭鬧”要挾,這2個方法特別有效

更重要的是貼紙要藏起來,只有媽媽才能變出來,大人一定要守住原則,否則不要怪孩子越來越難管。

大人要說到做到,一開始不要去太遠的地方,方便執行規則。要在他情緒平穩時和他商量,得到他的承諾。他鬧的時候不要和他講道理,也不要生氣,直接帶回家就好。但只要一次他遵守了約定,就要好好表揚一番。

除了遊戲也可以給她指定一個目標,這裏有個媽媽給我分享了這樣的經驗:

我家孩子原來也一樣,現在不會了。我嘗試了一下不抱她讓她在地上哭。然後告訴她走到電梯口或者某一個指定的地點再抱她。從此之後她和我出門都是自己走路。而且每次出門她都會對我說:爸爸,不抱。多多自己走。

帶孩子就是跟孩子交流的過程,其實孩子哭鬧時就是一場鬥智鬥勇的遊戲,如果我們設身處地爲孩子着想、換位思考、認真傾聽,孩子的大部分要求和想法不過分,能滿足的儘量滿足,不合適的或者沒辦法滿足時我們應該多思考好的方法給孩子能夠接受的答覆,或者是洞察到孩子的興趣點轉移注意力一般就能和孩子和平解決問題。

主要是家長要多觀察孩子表現多考慮孩子內心想法,多思考爲什麼孩子要這樣做就會發現:哦,原來孩子好可愛、好聰明、好有趣、好狡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