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旗息鼓兩年,醫藥板塊今年來終於重整旗鼓。

在今年重大政策出臺、醫保調整、招標落地等因素拉動下,業績增速和盈利能力均顯著提升,醫藥行業體現出整體高增長的格局,據光大證券統計:191家公司中,扣非後淨利潤增速超過30%的有69家,佔比36%;增速在10%-30%的有54家,佔比28%;增速在0%-10%的有22家,佔比11%;下滑的有46家,佔比24%。

問老孃舅要醫藥指數基金推薦的朋友越來越多,老孃舅打算從這個問題說起:

“醫藥”和“醫療”怎麼選?

醫藥和醫療,只有一字之差,但落在指數上的差別就極爲明顯:中證指數公司的官網上只收錄了6個“醫療”相關指數,而關於“醫藥”的指數卻多達34個。國證指數和深證指數也大體如此。

這是不是意味着“醫藥”勝過“醫療”?

不一定。

在今年春節後到3月份這段時間,包括中證全指、滬深300醫藥、申萬醫藥生物在內幾大醫藥指數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經過4月的市場動盪,各醫藥指數漲幅回撤。爲了節約時間,老孃舅只選取了比較主流、有基金產品跟蹤的指數進行比對。

截止4月25日,表現最好的滬深300醫藥指數今年以來收穫11.28%的漲幅,而中證800醫藥指數漲幅僅有4.47%——

主流醫藥指數表現

與此同時,在三個有基金產品跟蹤的醫療指數里,中證醫療實現了今年以來15.24%的漲幅,表現較弱的中證精準醫療也有5.08%的年內漲幅——

相關醫療指數表現

從申萬三級行業的角度來看,醫療服務這一子行業今年以來的漲幅也大大領先其它幾個子行業↓

(出自:wind,截至4月25日)

說到這裏,如果不看歷史表現,很多朋友估計馬上就想把寶貴的一票投給“醫療”了,但歷史表現又怎能不看——

自2015年以來,滬深300醫藥經歷股災、熔斷,實現3年年化收益9.95%↓

(出自:中證指數公司,截至4月25日,以下皆是)

同一區間,全指醫藥3年年化收益是-2.83%,看起來是弱,但還比中證醫療好一點↓

中證醫療誕生得較晚,從2015年5月18日起計,區間表現令人失望,3年年化收益-16.60%↓

比較之下,是不是有人又要拍拍胸口說“姜還是300醫藥的辣”?

去年老孃舅在談到醫藥指數的時候曾經介紹過,不管是全指醫藥還是國證醫藥,其成分股的重合度比例不低。事實上,這幾個醫藥指數的前幾大權重股誰也少不了恆瑞醫藥、雲南白藥、福星醫藥,老孃舅覺得,如果要投,在其中選一個就好。

追蹤滬深300醫藥指數的基金只有一隻,就是易方達滬深300醫藥ETF,成立於2013年9月,規模1.82億;它在場外的聯接基金成立於去年11月22日,今年以來收益11.64%。

同樣,追蹤國證醫藥指數的產品也沒得選,就只有國泰國證醫藥衛生指數分級基金。該基金同樣成立於2013年,規模30.02億,今年以來收益8.28%。

追蹤申萬醫藥指數的依然只有一隻基金產品:申萬菱信申萬醫藥生物分級,該基金成立於2015年,規模7.03億,今年以來收益7.12%。

追蹤中證100醫藥的基金老孃舅推薦國聯安中證醫藥100,該基金同樣成立於2013年,規模16.87億,今年以來收益5.54%。

——再次重申,以上醫藥指數基金選一隻即可,無須重複購買。

至於醫療指數,讓我們下篇繼續說。

(未完待續,請稍後收看)

老孃舅以往文章推薦:

基金小白問題,一樣來問老孃舅

| | | | | | | | | |

長按以下二維碼,選擇 識別圖中二維碼 ,關注 理財老孃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