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軍鑽地彈可滅61米深地下目標 優於俄軍但仍存瓶頸)

參考消息5月25日報道 據“今日俄羅斯”網站5月18日報道稱,美國空軍近日最新公開B-2隱身轟炸機投放“巨型鑽地彈”攻擊地下掩體的測試視頻,考慮到近期海灣地區的緊張局勢,其針對伊朗地下軍事設施的威懾意味可謂明顯。那麼,美軍現役鑽地彈的實戰表現如何?與俄軍同類產品相比又怎樣呢?本文就此爲您簡析。

“巨型鑽地彈”成美軍最重常規航彈 可滅地下61米設施

據“今日俄羅斯”網站5月18日發表的題爲《不祥的消息?在伊朗緊張局勢中,美國展示B-2隱身轟炸機投放鑽地彈》的報道稱,美空軍近日高調公開了B-2隱身轟炸機投放GBU-57A/B“巨型鑽地彈”(簡稱MOP)測試視頻。俄媒指出,這並非最新錄製的視頻,而是在2018年底,由美空軍唯一一支裝備B-2轟炸機的部隊——駐紮在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的第509轟炸機聯隊(該聯隊曾於二戰末期在日本投放過2枚原子彈)最先發布。美軍近期選擇“重炒”這一視頻無疑爲了威懾伊朗。

美軍B-2隱身轟炸機試投GBU-57“巨型鑽地彈”(MOP)並命中目標動態圖。

鑽地彈,是指主要用於反機場跑道、地面加固目標或地下堅固設施的對地攻擊彈藥。鑽地彈一般由載體和鑽地彈頭組成。載體一般選用巡航導彈或航空炸彈,其運載功能是確保鑽地彈頭在彈道末段獲得足夠侵徹動能(例如法國的“杜朗達爾”反跑道炸彈,以自由落體方式投放後,在低空接近跑道時會啓動火箭助推器,確保彈頭抵達預定侵徹深度,目的是爲防止機場守方快速修復跑道)。

鑽地彈頭由內侵徹彈頭、高爆裝藥和智能引信組成,侵徹頭一般爲高強度鋼或重金屬合金材料製成,引信通常採用延時引信或智能引信(確保彈頭抵達預定深度後纔會引爆)。按性能和特點,鑽地彈可分爲反跑道、反地面掩體和反地下堅固設施三種類型,本文涉及的幾種鑽地彈屬於反地下堅固設施型。此外,彈着角和攻擊角對鑽地彈的最終破壞效果也有較大影響,一般彈着角以90度垂直命中爲最佳,攻擊角最好限制在±5度。

經實戰(1991年海灣戰爭和2003年伊拉克戰爭)證明,美軍當時列裝的GBU-28“掩體粉碎機”的作戰性能已難以滿足美空軍未來作戰需要,急需一種新型鑽地彈藥,MOP項目隨即於2004年啓動,由美國波音公司研發,2009年試投成功,2010年開始小批量交付美國空軍。該型彈全長6.2米,彈徑0.8米,採用與JDAM精確制導彈藥相同的GPS衛星制導系統,即使在惡劣天氣下仍能使用,其彈尾加裝有4個可摺疊式柵格穩定翼,不但可以在鑽地彈飛行過程中修正飛行方向,提高命中精度,還能在彈道末段調整姿態,確保鑽地彈以最佳攻擊角度命中目標。

MOP鑽地彈示意圖

MOP全重14噸,是美軍現役最重常規航彈,遠超8.5噸級的GBU-43/B“炸彈之母”(MOAB)燃料空氣炸彈。MOP彈殼體由鎳鈷鋼合金製成,對加固混凝土的鑽深達61米,對堅硬岩層鑽深40米,是美軍現役武庫中鑽地能力最強的非核炸彈。其戰鬥部裝有2.7噸高爆炸藥,在智能延遲引信配合下,可在穿透多層混凝土或岩層後於預定深度引爆,對地下掩體具有很大破壞力。按最初設計,一架B-2轟炸機可掛載2枚MOP,可用於對位於敵方縱深的地下要害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掩體粉碎機”早期用炮管拼接而成 實戰經驗豐富

上文提到的GBU-28“掩體粉碎機”是美軍目前使用實戰次數最多的鑽地彈,其實際最初是一種1991年海灣戰爭前趕製的“應急武器”。戰前,美軍得知薩達姆政權修建了多座堅固地下掩體用作地下指揮中心,由於擔心當時作爲主力鑽地彈的BLU-109/B(鑽深僅爲1.8米)不足以摧毀這些掩體,美空軍軍械部緊急趕製了一批新型激光制導鑽地彈,代號GBU-28。首批GBU-28的彈體外殼由M110自行榴彈炮的203毫米炮管截取改進而來(後期型改爲專用彈體),配以“鋪路”系列激光制導炸彈的導引頭和可動尾翼,還搭載了延時引信。

改進完成的GBU-28全重2.1噸,內裝286公斤高爆炸藥。經測試,該型鑽地彈可穿透30米土層或7米厚的鋼筋混凝土。GBU-28的首次實戰發生在1991年2月27日深夜(28日凌晨),距離“多國部隊”停火僅數小時。2架各搭載有一枚GBU-28鑽地彈的美軍F-111F戰鬥轟炸機飛向位於巴格達西北部的一座伊拉克空軍基地,目標是基地內的一座加固掩體,此前F-117隱身攻擊機曾使用900千克級GBU-27炸彈轟炸了至少3次都未能將其摧毀,首枚GBU-28因故障未能命中目標,第二枚GBU-28在鑽入掩體6秒後,引爆炸藥併成功將其摧毀。

圖爲美軍GBU-28“掩體粉碎機”鑽地彈攻擊地下目標測試圖,可穿透30米土層或6米鋼筋混凝土。

首戰告捷後,美軍隨後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2001年阿富汗戰爭以及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均將GBU-28投入使用,同樣取得一定戰果。後來美軍還研發出“GPS衛星+激光”複合制導型的EGBU-28,即使在複雜氣象環境下也能準確命中目標。

與美軍配備有多種型號的鑽地彈和豐富的實戰經驗相比,俄軍在同類武器方面較爲落後,或許也與俄軍沒有迫切作戰需求有關。俄軍現役僅裝備一種1.5噸級KAB-1500重型航空炸彈,配備1噸重鑽地彈頭,可選用激光或電視制導,命中精度可達7米以內,能穿透20米土層或3米厚鋼筋混凝土。儘管命中精度與美軍鑽地彈不相上下,但在鑽深方面遜於美軍。目前KAB-1500的實戰記錄包括20世紀70年代的阿富汗戰爭、20世紀90年代的車臣戰爭以及2015年11月的敘利亞內戰,均取得不俗戰果。儘管現役常規鑽地彈在反制淺層地下掩體目標方面已取得長足進步,但在面對修建在百米深的地下目標仍無能爲力,未來這對“矛與盾”的較量將如何發展,人們仍需拭目以待。(文/黃晉一)

圖爲俄軍蘇-30SM戰鬥機投放KAB-1500重型炸彈資料圖。

李曦 本文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李曦_NN258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