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二師兄有救了!國產非洲豬瘟疫苗已“在路上”

自去年8月份我國出現非洲豬瘟疫情以來,國內養豬業深受其苦,大量生豬被撲殺,生豬存欄量大幅下跌,豬肉價格也出現上漲,個別地方漲幅明顯。

如今,好消息來了!

就在今天,在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辦的科研進展通報會上通報了一條重要信息:我國自主研發的非洲豬瘟疫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二師兄們”有救了!

養豬企業(戶)有希望了!

肉價回調有盼頭了!

聽到這麼大的好消息,你一定有很多問題要問。我們已經替您把答案都準備好啦!

問題一:這麼好的事,誰幹的?

經濟日報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科研進展通報會上獲悉:由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自主研發的非洲豬瘟疫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實驗室研究結果表明,該成果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護效果。

問題二:階段性進展,到底到了哪個階段?

據介紹,非洲豬瘟疫苗創制階段主要取得了5項進展。

1、分離我國第一株非洲豬瘟病毒。

2、創制了非洲豬瘟候選疫苗。

3、兩種候選疫苗株體外和體內遺傳穩定性強。

4、明確了最小保護接種劑量,證明大劑量和重複劑量接種安全。

5、臨牀前中試產品工藝研究初步完成。

問題三:商業化運用還要等多久?

據介紹,中國農業科學院將在疫苗實驗室階段研究進展的基礎上,加快推進中試與臨牀試驗,以及疫苗生產的各項研究工作,儘快完成免疫機制、診斷檢測、消毒滅蟲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爲國家和行業需求提供及時、有效、有力的科技支撐。

問題四:疫苗一旦推出,將會對養豬行業、豬肉價格產生哪些影響?

對養豬行業而言,發展信心將大幅提升。

從長期來看,儘管離疫苗最終的研製成功和商業化運用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疫苗的突破性進展,讓備受折磨的生豬養殖業增強了行業信心。

專家表示,非洲豬瘟疫苗取得階段性成果,有利於扭轉下半年生豬供給趨緊的預期,調動養殖場戶補欄積極性,有助於解決去年底以來生豬養殖戶不敢養、不想養和養不起的問題。各地應在此基礎上,引導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合理補欄、適時出欄。

對豬肉價格而言,可能會迎來一波回調。

我國自主研發非洲豬瘟疫苗取得階段性成果的消息傳出後,資本市場率先有了反應,部分豬肉概念股應聲下跌。連下跌的姿勢都很一致。

可以預計的是,疫苗上市後,豬肉價格可能在前期上漲的基礎上,迎來一波回調。

來源:經濟日報微信公衆號(ID:jjrbwx)

記者:常理 喬金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