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道】據法新社 4 月 26 日報道,英國一項大型研究的研究者表示,儘管尚不能明確認定抗抑鬱藥物可引發癡呆症,但癡呆症與長期服用某些抗抑鬱藥物存在聯繫。

據報道,共有 30 多萬英國人蔘與了該項研究,研究人員對 40770 名癡呆症患者的醫療記錄作了對比,並將其與 28.3933 萬名非癡呆患者進行了對比。最終研究發現,將近三分之一的癡呆症患者,在 4 到 20 年前,因患有抑鬱症和某些膀胱疾病,藉助所謂的抗膽鹼藥物進行治療。

抗膽鹼藥物能夠阻斷某些神經衝動,以減少膀胱肌肉痙攣,並緩解抑鬱症狀或帕金森氏症。抗抑鬱的抗膽鹼藥品包括阿米替林、多慮平和帕羅西汀。

東安格利亞大學健康科學學院的喬治 • 薩維瓦 ( George Savva ) 表示:" 我們尚不能確定癡呆症是否是由該類藥物引發的。或許此類藥物就是爲癡呆症發作早期症狀而開的。"

喬治 • 薩維瓦曾在《英國醫學雜誌》上與人合著了這項研究。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全世界有 5000 多萬人受到癡呆症的影響,到 2050 年,這一數字預計爲 1.32 億。因此,制定預防癡呆症的戰略應當成爲全球優先考慮的事情。"

研究提出了一種 " 潛在的預防方法 ",但仍需要進一步調查。研究小組敦促服用抗膽鹼能藥物的患者,在諮詢醫生或藥劑師之前暫且不要停止服用。 ( 實習編譯:範松梅 審稿:田瑞哲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