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轰走了奥地利,把北德意志各国拉入联邦,就只剩下德意志南部的巴伐利亚、巴登、弗腾姆贝格和黑森-达姆斯塔特这几个邦没有合并过来。这几个邦国从政治上是倾向于奥地利的,对普鲁士“武力统一”的蛮横作风很不以为然。

更大的威胁还在外部,那就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帝拿破仑三世。

拿破仑三世虽然比不上他叔叔,但也称得上是欧洲近代一个比较强的君主。他对内团结大部分民众,把自从波旁王朝复辟后数十年一团糟的法国整顿得像模像样,经济和军力也大有发展;对外纵横捭阖,先是联合英国在克里木战争打败俄国,又联合撒丁王国发动意大利独立战争,不但削弱了宿敌奥地利,还从中获得萨伏伊等领土。在普奥战争中,拿破仑三世表面上支持奥地利,实际上又暗中与普鲁士勾结,在战争中保守中立以牟利。他想以此为理由,吃掉莱茵河西岸以及比利时等地盘,但遭到俾斯麦的拒绝。

如果不是遇上了俾斯麦,拿破仑三世确有可能成为新一代霸主。拿破仑绝不会容许一个强大统一的德意志在中欧出现。拿破仑三世的底线就是南德各邦。他威胁说,只要普鲁士敢把南德各邦也合并,法国就立刻宣战。

闲话德意志第二帝国(20)俾斯麦略施小计,拿破仑乖乖上当

(拿破仑三世)

对这种威胁,俾斯麦其实不在乎。俺们普鲁士兵精将良,又经过两场大战的锻炼,就算打不过拿破仑,打你个“假拿破仑”还不是手到擒来么!可是,光靠打仗,是没法让德意志邦国们心服的。普鲁士“穷兵黩武”的名声在外,德意志老百姓对统一也有疑惑。

俾斯麦决定想个计策,让法国先出兵。这样一来,普鲁士的战争就成了“自卫反击战”,而且可以高举“保卫德意志民族免遭法国人入侵”的民族旗号,争取德意志各邦诸侯和老百姓的支持,进而把他们统一起来。

想让法国宣战,这事儿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俾斯麦之所以是牛人,就在于他总能创造机会,抓住机会。恰逢西班牙女王退位,西班牙政客们要选一位新的君主。俾斯麦就大力运作,鼓动威廉一世的堂兄利奥波德亲王去继位。

俾斯麦的主意是这样的:如果利奥波德当了西班牙国王,普西一家,就会对法国形成两面夹击。拿破仑三世绝对不能同意这事儿。所以,只要利奥波德去继位,法国必然会宣战。这样,普鲁士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展开“自卫反击战”了。

事情开头进行得比较顺利。在俾斯麦的煽动下,普王威廉同意堂兄去西班牙继位,并且把这事儿大张旗鼓向全欧洲宣布。紧跟着,法国方面的抗议来了。只要威廉一世再雄起一把,拒绝法国的抗议,拿破仑三世哪怕为了面子,也非得宣战不可。

谁知道关键时刻,威廉国王居然怂了。这位平庸的君主被拿破仑三世的积威所震慑,临阵脱逃,在1870年7月接受法国的抗议,表示不再让堂兄去当西班牙国王。

闲话德意志第二帝国(20)俾斯麦略施小计,拿破仑乖乖上当

俾斯麦费尽心机想的主意反过来打了自己的耳光,气得吐血。他关起门来和他的哥们罗恩大臣、毛奇参谋长喝酒撒疯,一边哭一边骂,这个昏君太气人,老子决定辞职不干了。

正所谓山回路转。拿破仑三世已经逼得普鲁士服软,还意犹未尽。他得寸进尺,又写了一封趾高气扬的密信,要求普王威廉保证从此不再提起这种继承权。

这真是蹬鼻子上脸了。威廉当时正在埃姆斯温泉休养,虽然心中很不爽,但也强忍着没有发作。他含糊地回复:“这事儿咱就不用再说了吧。回巴黎再从长计议。”然后他写了个条子,让首相俾斯麦去琢磨下,怎么能不那么丢脸地把这件事向外界公布。

满身酒气的俾斯麦接到国王送来的条子,读了一遍,朦胧的醉眼里陡然射出精光。他大着舌头问毛奇:“要是现在和法国开战,咱们能打赢不?”毛奇喷着满嘴酒气道:“打赢没问题。”俾斯麦一拍桌子:“那就成了!”

于是铁血宰相提起笔来,把电文改成“普鲁士国王懒得理法国大使,并命令转告丫的:这事咱没啥好谈的了!”然后,他把这封电文送到各大媒体,在全欧洲广而告之。

这道电文一出去,顿时全欧洲哗然。尤其是法国媒体,近些年来很奇葩地把本国定义在“欧洲良心,普世价值维护者”的位置。他们认为普王威廉这是在放肆地侮辱我大法兰西,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媒体的鼓动下,拿破仑三世也豪情万丈,决定学习自己伟大的叔父,再来一次对德意志的征服。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

闲话德意志第二帝国(20)俾斯麦略施小计,拿破仑乖乖上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