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年都拍誰?彼得·林德伯格掌鏡2017倍耐力年曆

日前,倍耐力宣佈2017版年曆將由著名攝影師彼得·林德伯格將執掌。在此之前,他已經在1996年和2002年兩次掌鏡倍耐力年曆。

他今年都拍誰?彼得·林德伯格掌鏡2017倍耐力年曆

倍耐力年曆1996版賞析▲

他今年都拍誰?彼得·林德伯格掌鏡2017倍耐力年曆

倍耐力年曆2012版賞析▲

他今年都拍誰?彼得·林德伯格掌鏡2017倍耐力年曆

倍耐力年曆2012版賞析▲

他今年都拍誰?彼得·林德伯格掌鏡2017倍耐力年曆

倍耐力年曆2012版賞析▲

彼得·林德伯格可以說是當今時裝攝影界和時尚界最響亮的名字之一。

他今年都拍誰?彼得·林德伯格掌鏡2017倍耐力年曆

彼得·林德伯格(Peter Lindbergh)

1944年,彼得·林德伯格出生於德國麗薩,在北萊茵河-威斯特伐利亞度過了他的童年時光。早年間,彼得·林德伯格在柏林的一家百貨商店做櫥窗陳列,隨後在60年代初期進入柏林美術學院學習。回憶起校園生活,彼得·林德伯格曾這樣說道,“比起完成那些肖像畫或風景畫照片,我更喜歡花時間鑽研梵高的畫作,探索他創作的思路。”受這位荷蘭畫家的影響,彼得·林德伯格搬去法國阿爾勒住了一年,隨後開始了在西班牙和北非的旅行。

他今年都拍誰?彼得·林德伯格掌鏡2017倍耐力年曆

之後他又去了克雷菲爾德的藝術學院進修。由於約瑟夫·克勞斯和觀念藝術的影響,在1969年他尚未畢業時,就受邀在前衛畫廊Denise René-Hans Mayer展出自己的作品。

他今年都拍誰?彼得·林德伯格掌鏡2017倍耐力年曆

他今年都拍誰?彼得·林德伯格掌鏡2017倍耐力年曆

1971年,彼得·林德伯格搬去了杜塞爾多夫,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在做了2年德國攝影師漢斯·盧克斯的助手之後,他於1973年開設了自己工作室。

他今年都拍誰?彼得·林德伯格掌鏡2017倍耐力年曆

隨着逐漸成名,彼得·林德伯格加入了《Stern》雜誌,與攝影家的一衆大師一同工作:赫姆·牛頓,蓋·伯丁,漢斯·費雷。之後他在1978年搬去巴黎繼續發展。

他今年都拍誰?彼得·林德伯格掌鏡2017倍耐力年曆

彼得·林德伯格用一種新現實主義的方式,重新定義了美的標準,他的作品使他成爲了攝影界的先鋒。對於女性的人文廣懷和理想主義讓他更關注被拍攝者的靈魂和人格,這種風格使得他脫穎而出。彼得·林德伯格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當時在時裝攝影界流行的匠氣十足的風格,而是堅信在被攝影者身上找到超越年齡的閃光之處。他的觀點是,當代的攝影師應該將女性甚至所有人,從追求對年輕和完美的枷鎖中解放出來。因此,他的風格非常簡單純粹——“坦誠”,偏愛幾乎無妝的造型,認爲真實的面容更能強調女性的自然美麗。

他今年都拍誰?彼得·林德伯格掌鏡2017倍耐力年曆

彼得·林德伯格用自己的作品重新解讀了1980年代後期的女性形象,很少關注衣飾,而是堅信“除去時尚和矯飾,你才能看見真實的形象”。英國記者蘇西·曼奇斯這樣評論道,“他的標誌性風格就是拒絕臣服於精心裝扮的完美,無論被拍攝者是否聞名,照片的真髓應當是尋求個人本真的靈魂。”彼得·林德伯格是第一個將敘事性元素融入時尚作品中的人,這種方式也開闢了藝術和時尚攝影的全新視角。多年來,他以其對後現代主義的極簡化表現,創作了許多留名攝影史的作品。

1989年,彼得·林德伯格已經享譽全球,並發現了一批新一代模特,讓她們全部穿着最簡單的白色T恤拍攝照片。

他今年都拍誰?彼得·林德伯格掌鏡2017倍耐力年曆

一年之後,他聚集了琳達·伊萬格麗斯塔、納奧米·坎貝爾、辛迪·克勞馥、克莉絲蒂·杜靈頓、塔加納·帕提茲這一羣當時還非常年輕的模特,爲1990年1月刊的英國版《Vogue》拍下了後被傳爲佳話的經典封面。

彼得·林德伯格在《Vogue》上的攝影作品啓發了超模運動(代表人物詹妮·範思哲)的發起者——流行歌手喬治·邁克爾創作了歌曲MV《自由90》,這也標誌這超模時代的開啓,重新定義了當代女性的形象。

他今年都拍誰?彼得·林德伯格掌鏡2017倍耐力年曆

在彼得·林德伯格的敘事性時裝攝影作品中,簡單而坦誠的肖像和靜物作品,深受早期德國電影和童年時工業文化影響的風格,舞蹈和卡巴萊,自然風貌和外景都是他與衆不同的特點。自1970 年代開始,彼得·林德伯格爲大多數高端時尚品牌和雜誌拍攝過作品,這其中就包括了《Vogue》,《紐約客》,《滾石》,《名利場》,《時尚芭莎》(美國版)。

他今年都拍誰?彼得·林德伯格掌鏡2017倍耐力年曆

他今年都拍誰?彼得·林德伯格掌鏡2017倍耐力年曆

彼得·林德伯格的作品也是世界各地許多美術館的永久藏品,並常在大名鼎鼎的美術館或畫廊展出。這其中就包括了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倫敦),蓬皮杜中心(巴黎),並即將在2016 年九月登陸鹿特丹當地美術館的《不一樣的時尚歷史展》。他也曾在漢堡火車站當地藝術館(柏林),文化村藝術館(東京)和普希金美術館(莫斯科)舉辦過個展。

同時,彼得·林德伯格也拍攝了一系列廣受好評的電影和紀錄片:《模特和電影》(1991 年);《內心的聲音》(1999 年,這部作品在2000 年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紀錄片獎);《皮娜·鮑什:拭窗者》(2001 年);《一瞬之光》(2007 年,由珍妮·摩露作旁白,在戛納和特里貝克電影節展映)。日常,他生活在巴黎、阿爾勒和紐約,工作經紀是Gagosian 畫廊和2b Management。

他今年都拍誰?彼得·林德伯格掌鏡2017倍耐力年曆

那麼2017的年曆彼得·林德伯格又將爲倍耐力帶來什麼呢?2016年的姚晨,2017年還會不會有華人繼續出現於倍耐力年曆?拭目以待!

他今年都拍誰?彼得·林德伯格掌鏡2017倍耐力年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