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說到隔代教養,很多人的腦海裏立刻浮現出這樣的畫面:天氣稍涼,奶奶就說:“快穿上秋褲,不然會着涼的。”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孩子喫飯喫得很撐了,爺爺說:“來,再多喫一口,肚子纔不會餓。”有一種餓叫爺爺覺得你餓。還有整天讓孩子看電視,不停喫零食,喫冰激凌等等。在很多人眼裏,隔代教養不是溺愛就是古板,方法落後。爺爺奶奶帶的孩子不是嬌慣、蠻橫無理就是缺乏獨立性。

隔代教養是溺愛是落伍?看《海蒂和爺爺》裏爺爺奶奶如何教育孩子

海蒂和爺爺

但最近一部治癒系電影《海蒂和爺爺》裏,兩位老人的隔代教養卻非常睿智和明理。改變了不少人對隔代教養的看法。

1,不倚老賣老,引導孩子做出自己的選擇

在阿爾卑斯山,海蒂和皮特成爲好朋友後,皮特告訴了海蒂,一些關於爺爺的不好流言,村裏的人說爺爺以前殺過人。聽了這些流言,海蒂很害怕,喫過晚飯後,她對爺爺說自己晚上要去羊圈睡。爺爺發現了海蒂眼中的畏懼,他沒有勃然大怒,爲自己辯解,也沒有批評海蒂不信任自己,而是告訴海蒂:人們總愛說閒話,你必須決定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還是相信其他人說的話。

隔代教養是溺愛是落伍?看《海蒂和爺爺》裏爺爺奶奶如何教育孩子

海蒂站在門前,思考了一下爺爺說的話,笑着跑到爺爺身邊,抱着爺爺說晚安。海蒂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東西和內心感受到的愛,她相信爺爺不是壞人。

當海蒂產生懷疑和害怕時,爺爺沒有用長輩的身份,去壓制孩子的想法,而是把海蒂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和尊重,把選擇權交給孩子,並引導孩子遇到事情,要有自己的主見和判斷,而不是人云亦云。爺爺讓海蒂學會相信自己的眼光,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判斷善與惡。人生路漫漫,讓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2,激發興趣,引導孩子主動學習

海蒂來到克拉拉家後,一直不肯用心學習,管家就跑去告狀,奶奶得知海蒂不肯學習的原因是,皮特說阿爾卑斯山的孩子都不需要識字時,她沒有放棄海蒂,而是晚上去給海蒂念故事,唸到最精彩的地方,奶奶突然停了下來,海蒂問“然後呢?”奶奶說“如果你識字的話,想知道後面發生了什麼,就可以自己去看了,書送給你了。”海蒂爲了能自己看懂故事書,就用心去學習,不久後,就有了很大的進步。

隔代教養是溺愛是落伍?看《海蒂和爺爺》裏爺爺奶奶如何教育孩子

如果我們的孩子說自己不想學習,很多家長就會罵,不讀書,你能幹什麼?撿垃圾,掃馬路嗎?或者乾巴巴的講道理。奶奶沒有對海蒂說教,告訴她讀書有多麼重要,而是用激發興趣的方式,讓海蒂主動學習。學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幫他們找到學習的內驅力,比強行灌輸知識更有用。

3,用耐心愛心和信心,去鼓勵孩子

海蒂想寫故事,被大家取笑時,克拉拉的奶奶先是和海蒂坐在一起,用平等的姿態去耐心傾聽海蒂的想法,當她得知海蒂,因爲想寫故事被取笑後,有些難過和膽怯時,她先是選擇堅定地和海蒂站一起,並否認那些嘲笑,說他們見識太少纔會取笑你,接着鼓勵海蒂“如果有一件事會讓你開心,那就儘管去做,無論別人說什麼”。她用耐心傾聽,用愛心鼓勵和用信心引導,使海蒂有了繼續前行的動力。

隔代教養是溺愛是落伍?看《海蒂和爺爺》裏爺爺奶奶如何教育孩子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都需要隔代教養,需要老人的幫忙。但很多老人並沒有電影中的那麼明理,兩代教養之間,因爲時代變遷和老人家的自身等原因,常出現落差,分歧,矛盾和衝突。那要怎樣和老人統一戰線,共同科學育兒呢?

首先,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肯定老人的價值

和老人在一起時,經常會聽到他們提起自己年輕時的事情,特別是一些值得驕傲的,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那些老掉牙的事,都講了800回了,還老拿出來講,對教育孩子又沒有幫助。其實每個人都需要被肯定和賞識,當父母在盡全力幫助我們時,要懂得感恩,和肯定他們的付出。當我們能看到父母的付出,他們就會和我們站在一起,很多家庭的阻力就會變成助力。

隔代教養是溺愛是落伍?看《海蒂和爺爺》裏爺爺奶奶如何教育孩子

我們可以在言語和行動上,對父母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比如帶父母出去旅行,買一些禮物,當着孩子的面,對父母說,謝謝你們照顧寶寶,您辛苦了。或者父母煮好飯菜後,對孩子說,感謝爺爺奶奶爲我們做這麼好喫的飯菜等等。

其次,鼓勵他們與時俱進,科學育兒

很多年輕父母,一邊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老人的付出,一邊又吐槽老人帶孩子時出現的問題。這樣的行爲非常不好。在兩代人的育兒衝突中,我們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場去看待問題,認爲自己看過很多育兒書籍,接受過很多前沿的育兒觀點,老人用的方法全是落伍陳舊的,教他們也不學。很多老人的三觀已經固化多年,想要他們改變並不容易。這時就需要我們用一些方法來影響和鼓勵他們。比如一些重要的育兒理念或者觀點,編成故事,在聊天的時候,講給老人聽,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告訴老人,孩子小,不要太溺愛和嬌慣等。

隔代教養是溺愛是落伍?看《海蒂和爺爺》裏爺爺奶奶如何教育孩子

我一個朋友的爸爸,對幼兒園的孫女特別嚴格,每天孩子一放學,在回家路上就開始抽背古詩,回來後先寫100道口算,然後再背一些國學經典,沒有做好,就不能休息和喫飯,搞得孩子十分焦慮,晚上說夢話都是不要背了不要背了。朋友溝通無果後,想到一個辦法,她把電視劇《虎媽貓爸》找出來,然後和她爸一起看,在看的過程中,時不時討論一下電視裏趙薇爸爸對待孫女的教育方法。聰明的老人一看就明白了,於是慢慢地改掉了一些不好的教育方法,並還主動去圖書館借了一些兒童心理學的書來看。

最後,陪伴是父母給與孩子最好的禮物

生而不養,養而不教,釀成了很多悲劇,很多年輕父母爲了工作,甚至有些爲了自己輕鬆愉快,把孩子丟給爺爺奶奶照顧,做起甩手掌櫃。平時沒有和孩子建立起親密關係,等發現孩子身上有問題時,再去批評責備,孩子根本就不會聽。

隔代教養是溺愛是落伍?看《海蒂和爺爺》裏爺爺奶奶如何教育孩子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過,在嬰幼兒時期,愛和陪伴遠比教育更重要,一個健康、和諧而親密的親子關係是一個孩子人格的基石,也是人格的內容。

真正的陪伴,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是在於付出了多少的真心。有時候,只要父母能抽出一點時間,陪孩子看本書,一起去次公園,或者一起看一部電影,他們就覺得快樂和滿足。這些切實的體驗,比那些空洞的教育理念,僵硬的家訓條款,假大空的育兒格言,要真誠有意義得多,父母無條件的愛和陪伴是孩子有勇氣對面複雜社會的力量源泉。

關於隔代教育,無論好壞,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廣大農村,這是很多家庭無法避免的事情。如果想避免由隔代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自己要儘可能多的和孩子相處,主動多學習,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也學會感恩,感謝父母幫忙帶孩子,肯定他們的付出。儘量做到老人輔助帶孩子,父母承擔主要教養責任,才能真正解決隔代教育帶來的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