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日本的江戶時代,那時候的日本人都穿傳統和式服裝。和式服裝有一個特別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兜。沒兜很麻煩啊,身手鑰錢(身份證、手機、鑰匙、錢包)這四樣怎麼辦?雖然是有腰帶,但是腰帶也很難把隨身物很安穩的捆在腰上。所以當時的日本人就想出把這些隨身小物都提繩化,不管是財布(錢包)還是印籠(印章匣子)還是菸袋,都栓根繩子,把繩子別在腰帶裏。但單是別在腰帶裏還不夠,因爲提物的重量會讓繩子在腰帶裏向下滑,必須在繩子的根部附(付)上一個物件,讓這個物件正好卡在腰帶邊沿,這個繩子根部附屬物,就是根付啦。

黃圈裏的就是根付,紅圈裏的叫緒締(之前咱在《日本老珠子》介紹過)。

其實是個很簡單的事情,隨便從路邊撿塊石頭或樹杈子綁繩頭上都可以起到這個作用,但是不要低估愛在“沒用”的東西上“浪費”精力的日本人!當通過一個簡單的辦法解決繩子下滑問題之後,他們就開始在根付的造型上做文章了。

不僅確立了形雕根付、饅頭根付、鏡蓋根付、箱根付、能面根付等幾種款式,還在材質上進行多種嘗試,象牙(注:象牙在我國是違禁品,本文只講事,不宣揚)、黃楊木、琥珀、牛角、鹿角、鐵,都是他們常用的材質。另外,形雕根付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在造型底部或背面,都有一大一小兩個圓孔,這兩個孔是底部相通的,繩子從小孔塞入,大孔拉出,然後繩頭打個死結,再往回拉,讓繩結卡在大孔窩裏,就完成了根付的安裝。

張果老牽駒,牙雕

由於衣服沒有兜這事普遍存在於江戶時代的社會各個階層,所以根付並不是某個階層的特權用品,一時間根付文化蔚然成風,上至達官顯貴,下至浪人腳伕,男女老少,人人都有根付在腰間。也正因此,根付的題材可謂包羅萬象,百無禁忌。在整個江戶時代兩百多年的歷史中,誕生了無數的根付作品以及能工巧匠。

然而,隨着明治維新的到來,大量西方文明進入日本,帶兜的西裝逐漸流行,根付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幾乎要滅絕了。但也正是因爲東西方的互融,讓很多西方商人見到了根付文化,並將根付作爲一種東方工藝品帶到了歐美。有趣的事情發生了,日本這邊因爲西裝的流行根付失寵,而在歐美根付卻因爲是來自東方的工藝精品而炙手可熱。也正是借這一現象,根付文化及工藝沒有受西裝的衝擊戛然而止,根付工匠繼續製作着根付,只不過變成了出口歐美的工藝品。

蜂巢,木雕嵌牙

近幾十年,在一些日本皇族後人的努力之下,從世界各地收集了很多根付精品,並在日本各地開設了一些根付展室。比較有名的是在東京上野的國立博物館中開設的高圓宮根付收藏展室。根付這個名詞才又逐漸回到日本人的眼中。之後,民間很多手工藝者也開始關注這一領域,開始進行新時代的根付創作。新時代的根付,雖然失去了本身功能上的意義,但依然遵從傳統根付的一些特點,比如款式和工藝,在題材上也融入了一些新時代元素,成爲一種工藝收藏品。

看到這裏,你也許會說,“哎喲喂!這不就是文玩嗎?這和手把件有什麼區別啊”。注意了,表面上看也許和中國的文玩有些共通點,但本質上有很大區別。

根付與佛珠混搭

中國的之所以稱之爲文玩,是因爲其誕生的根源在於古代的文人墨客,達官顯貴,是有文化人有地位人,喫飽喝足有閒情逸致時才擺弄的玩物。而老百姓根本就觸及不到這些東西。根付則是所有人日常生活的必備品,從尋常生活中誕生的實用藝術。所以稱根付爲文玩並不貼切。

因爲中國的文玩是服務於上層社會的產物,所以在題材上主要取材於宗教典故、形象以及各種吉祥寓意的諧音事物,比如佛像、財神、蝙蝠(福在眼前)、金魚(金玉滿堂)、猴子騎馬(馬上封侯)等等,佩帶者也都是指望通過這些文玩起到庇佑祈福逢凶化吉的作用。然而根付是一種全民化的實用藝術,題材上百無禁忌,基本上沒有人拿根付作爲庇佑物,反而是追求古靈精怪幽默風趣,通過這種方式彰顯擁有者的個性以及能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幽默,也可以成爲社交談資。日本的鬼怪文化也是世界聞名的,而且在日本人的意識形態裏,死亡並不可怕,所以日本人並不忌諱妖魔鬼怪與死亡,反而拿這些東西做樂子,誕生了百鬼夜行這樣的文化主題。這樣的事,放中國顯然是不可能大行其道的。在題材與受衆方面,中國的文玩相對就窄了。

猴子鯰魚,牙雕

中國的文玩,就以和根付比較近似的手把件來說吧,比較講究單一材質,一塊玉、一塊黃楊木或一塊象牙雕刻成各種不同的造型。如果玉或翡翠、南紅上有不同色的部分,會利用異色部分設計成巧雕(也稱俏雕)。但根付自古以來就流行復合材質,通過不同材質的不同顏色與質感,構成整個作品。

白虎,牙雕

至此,根付的事大概就是這樣的,如果你喜歡那些有傳統文化做背景的玩意兒,不妨可以多關注一下具有“根付”屬性的扭蛋。或者如果你的財力雄厚,也可以去日本收一些真正的根付,畢竟現在根付已經從剛需品變成藝術品了,自然不是很便宜。

石榴,木雕,內嵌玻璃

蝸牛附竹,角雕嵌金

章魚和漁獲,牙雕

栗子與小蟲,椰雕

刨子,角雕

茶具,牙雕

鬼的左手

精品文玩,只做高精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