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國封殺讓中國最牛街道辦火了!深圳南山憑什麼這麼彪悍?)

深圳南山區粵海街道火了。

有網友調侃道,從中興、華爲,再到大疆,美國發動的對華貿易戰,一直沒有超出粵海街道辦的範圍。

#美國?粵海街道辦#順勢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達到1407萬。

不過,據新京報22日消息,粵海街道科技園社區工作站表示,網上所傳中興、華爲和大疆三家企業均已搬離當地。

雖然企業已離去,但它們在粵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卻是不爭的事實。

南山區到底有多強?

到底多強?

南山區被稱爲“中國硅谷”。

據統計,目前註冊地址在深圳南山區的A股上市公司有114家,且多爲高新技術行業。與之對應的是北京海淀區有116家,上海浦東新區有19家。

這114家中,包含醫藥生物6家、信息設備18家、信息服務19家、電子21家。

據《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深圳共有14家獨角獸企業,分別爲:菜鳥網絡、微衆銀行、優必選、聚寶匯、騰訊雲、柔宇科技、土巴兔、豐巢科技、隨手科技、房多多、辣媽幫、越海全球供應鏈、奧比中光、碳雲智能。

除柔宇科技總部遷往龍崗區外,其餘13家企業均爲南山企業。

從民營企業數量看,南山區也獨佔鰲頭。這裏的民企總數接近38萬家,平均4名常住人口就擁有1家企業。

順豐、瑞聲科技等8家企業,入選中國民企500強,超全省1/8。

馬化騰、許家印、陳志列3人入選“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

根據《2018年胡潤全球富豪榜》,馬化騰和許家印,分別以2950億元和2600億元的財富,入選全球華人富豪。

衆多科技公司,帶來的是驚人的GDP。

根據當地政府發佈的數據,2018年南山區的GDP突破5000億大關,達到了5018億,連續6年位列廣東區(縣)第一、全國第三。

南山區常駐人口約爲142萬人,人均GDP超35萬元,堪比發達國家水平。

南山區面積爲182平方公里,下轄8個街道,其中,最近備受矚目的粵海街道實力最強。

粵海街道位於南山區的中心,面積約20平方公里,在這片不大的地方,GDP高達2509億元,佔了南山區的半壁江山。

如果把粵海看做一座城市的話,其GDP輕鬆躋身全國100強。

粵海街道芯片企業雲集,如中星微公司生產多媒體芯片,2003年時曾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的60%。

晶晨半導體則是今年申報科創板的芯片第一股,被稱爲“機頂盒芯片之王”。

其他街道也不遑多讓,2017年,招商街道服務的資產就高達2604億元,即使排名第八的蛇口街道,服務的對象資產也超過120億元。

衆多優質企業與巨量GDP的背後,是可喜的創新能力與孵化能力。

在《中國區域孵化能力評價研究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中,南山區就以87.58分位居第一。

北京海淀區以84.00分位居第二,上海浦東新區得分74.78。

南山區在創新成果指標的排名也是名列前茅。

據統計,2016年南山區的專利授權數達到242.47件/萬人,專利密度遠遠高於第二位的杭州濱江區(191.6件/萬人)和第三位的西安雁塔區(109.8件/萬人);

在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方面,南山區以4152億元穩居榜首。

這兩個指標充分反映出南山區以企業爲主導的創新模式的優越性。

中興、邁瑞、深大、南科大、中科院先進院等12家企業和機構,摘取10項國家科學技術獎,佔全市2/3;

微芯生物、國民技術獲2項中國專利金獎,佔全國1/10;

騰訊獲外觀設計金獎,佔全國1/5;

中集研製的深海鑽井平臺“藍鯨1號”成功試採可燃冰,被譽爲“大國重器”。

此外,中國證券業協會註冊登記數據顯示,深圳超過75%的風投、創投機構集聚在南山。

從何而來?

深圳南山區的發展,始於改革開放。

1978年10月9日,一份《關於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問題的請示》以交通部的名義上報中共中央、國務院,第一次提出了“適應國際市場的特點,走出門去搞調查,做買賣”的建議。

數日後,招商局第29任董事長袁庚正式提出在深圳蛇口籌建蛇口工業開發區的構想:“選定在臨近香港的寶安蛇口公社境內建立工業區。這樣既能利用國內較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又便於利用國際的資金、先進技術和原料,把兩者現有的有利條件充分利用並結合起來。”

12月18日,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正式開幕的同時,交通部和廣東省通過了袁庚的構想。?

25天后,1979年1月31日,袁庚飛赴北京,在中南海當面向中央領導彙報,提出要給招商局一塊工業用地。

中央領導用筆在地圖上一畫,就把包括現在的寶安區到華僑城七八十平方公里的地方都劃了進去:“袁庚,這個都給你。”

袁庚嚇了一跳,說:“我怎麼敢要這麼多。”

於是,中央領導用紅鉛筆在地圖上輕輕一勾,笑道:“那就給你這個半島吧。”

這個半島便是日後的蛇口工業區,現在隸屬於南山區。

1979年2月2日,國務院批准由香港招商局在蛇口2.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中國大陸第一個出口加工工業區。

蛇口工業區從設想到行動,前後僅三個月,實屬罕見。

經過認真的規劃設計後,7月8日,蛇口工業區正式破土動工,被稱爲中國改革開放的“開山炮”。 

香港招商局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建成了600米的碼頭泊位,可停靠5000噸以下的貨船。

這樣,蛇口頓時具備起港運的功能,工業區與香港互通航班客輪,解決了貨運交通的瓶頸。

袁庚走遍香港,向港商和銀行借貸,前後兩年,招商局借進15億元。這筆錢被用來平衡土地、建設工業基礎設施和生活設施。

同時,袁庚還大大簡化招商程序,外商到蛇口辦公司,從土地、協議到招工,往往個把月便能全部搞掂。

很快,蛇口就成了中國最開放的工業區,企業和人才紛湧而入,兩年多的時間,企業已超過百家。

1984年,在北京舉行的新中國成立35週年大慶上,上百部彩車中惟一的一部企業彩車——深圳蛇口工業區的彩車掛着一幅醒目的標語“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代表着蛇口精神和深圳精神。

三大法寶

除了不凡的歷史成就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外,南山區吸引衆多企業的原因何在?

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人才儲備做得好。

爲了打造創新人才聚集高地,南山創建了千人計劃(南山)俱樂部、南山國際創新驛站、國際創客中心、深港青年創業基地等創新載體。

2017年8月的數據顯示,南山擁有國家“千人計劃”人才168人,同比增加40人,佔全市的81%;“孔雀計劃”人才1453人,佔全市的70%。

【注:“孔雀計劃”是深圳於2010年10月推出的引進高技術人才的項目。】

現在,深圳的11所高校中有9所在南山,有全職院士14名;

現有16家企業設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分)站46家,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家,在站博士後2622人;

在深圳市7個諾獎實驗室中,南山區佔了5個,包括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實驗室、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深圳蓋姆石墨烯研究中心、深圳內爾神經可塑性實驗室和深圳大學馬歇爾生物醫學工程實驗室。南山還擁有諾獎研究所1個,即薩金特數量經濟與金融研究所(北京大會滙豐商學院)。

二是營商環境體驗佳。

一位當地知名企業管理人員曾對記者表示,“爲高科技企業服務,做好營商環境,南山是全國最好的”。

《2019年南山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南山區在全市率先出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舉措,發起設立40億元民企發展基金、5億元融資擔保基金,爲民營經濟加油打氣、提振信心。

在服務方面,南山區做了這些事:

*落實了“領導掛點服務企業”制度,第一時間梳理訴求,盡最大可能解決難題,累計掛點服務企業379家,協調解決訴求500多項,真誠助力企業發展;

*發放產業扶持資金14.2億元、住房貨幣補貼3.96億元,惠及企業2500多家、人才約2萬名;

*打通轄區企業參與政府採購“腸梗阻”,全年向轄區企業採購近10億元;

推出“綠色通道”升級版,680多家企業享受教育、醫療、稅務、海關等直通車服務;

*南山工會深圳灣大食堂開業,解決3000多名企業員工就餐問題……

三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最嚴格。

正如時任深圳市委書記的馬興瑞,在2016年接受採訪時所說的,“深圳是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最好的城市”,其中原因就是“四個90%”:

90%以上的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

90%以上的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

90%以上的研發資金來源於企業;

90%以上的職務發明專利出自於企業。

因爲創新的主體是企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效率高,效果好。

爲保護好企業的創新動力與成果,南山區建成全市首個全方位的“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築面積6600平方米,引進深圳仲裁院等6家保護機構、美國布林克斯律師事務所等14家運營機構,以及3家行業協會,構建保護、運營、轉化、協同、支撐“五大鏈條”。

去往何處?

面對美國施加的壓力,南山區能做什麼?

正如,任正非接受採訪時所說,美國的制裁在某種程度上刺激中國踏踏實實發展電子工業。

目前,南山區政府正致力於將全球頂級創新資源加速彙集南山區。

《2019年南山區政府工作報告》在之前就亮出一些“底牌”:

*深圳灣實驗室開始籌建,國家實驗室預備隊增至2家;

*支持南科大創設深港微電子學院,培養芯片設計、製造、檢測等高端人才;

*商湯科技深圳研發中心正式啓用,合作打造“AI實驗學校”;

*空客(中國)創新中心、蘋果深圳研發中心、中國移動智能硬件創新中心投入運營;

*埃森哲(深圳)全球創新研發中心啓動建設。

相信南山區的企業們,在美國的打壓下,根會扎得越來越深。

而針對美國的種種行爲,5月22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

“最近我們已經一再表明了中方反對美國濫用國家力量,肆意抹黑和打壓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其他國家企業的一些做法。中方的態度是明確的,也是一貫的。對中方而言,我們一向要求中國企業在遵循市場規律和國際規則的基礎上,在其他國家開展投資經營活動。同時我們也一直要求其他國家能夠給予中國企業公平、非歧視的待遇。我們在這可以再次重申一下,國家之間的貿易和投資關係,必須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的。”

不知美國何時才能真正理解這句——“國家之間的貿易和投資關係,必須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的”。



錢珏曉 本文來源:瞭望智庫 責任編輯:錢珏曉_NBJ1067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