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反水,“嫡庶之爭”引北京奔馳內訌?


局部反水,“嫡庶之爭”引北京奔馳內訌?

斯圖加特的風還沒來得及溫暖德意志人的新年,就已經漂洋過海讓中國經銷商感受到陣陣寒意。

近日,一場由16家福建奔馳經銷商組成的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奔馳商務車專屬經銷商聯盟,採用新聞發佈會的形式,揭露了北京奔馳在併網銷售之後的政策不公。

局部反水,“嫡庶之爭”引北京奔馳內訌?

筆者通過走訪福建奔馳經銷商瞭解到,當前的“併網銷售”還只存在於局部範圍內,官方的下一步動作,經銷商也是未知。

但是如此公開炮轟,在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實屬罕見,不得不感慨,這場奔馳與經銷商之間的“戰爭”,隱匿半年之久,終於在2018車市寒冬收尾期爆發。

局部反水,“嫡庶之爭”引北京奔馳內訌?

同樣都是奔馳的供應商,奔馳爲什麼無法“一碗水端平”呢?北京奔馳對“併網銷售”如何看待呢?《車吧事》已聯繫北京奔馳銷售公司公關總監周娟,但截至發稿時間,並未收到任何答覆。

“局部”反水,棄卒保車?

《車吧事》近日走訪了某二線城市的福建奔馳4S店,店內沿襲奔馳一貫的嚴謹莊重,但僅有兩款車型、銷售罕見的實況,暴露了其作爲商用車與北京奔馳乘用車火爆景象的尷尬反差。

局部反水,“嫡庶之爭”引北京奔馳內訌?

筆者通過與4S店銷售經理交談了解到,雖然北京奔馳已經陸續開始乘用車&商用車“併網銷售”,但目前的進展只是在二線城市以下地區,一二線城市仍然採用專屬專賣形式。

此外,奔馳商務車經銷商聯盟所反映“北京奔馳經銷商可以賣福建奔馳的商用車,而福建奔馳的商用車經銷商不能售乘用車”的現狀也在交談中被證實。

局部反水,“嫡庶之爭”引北京奔馳內訌?

據瞭解,福建奔馳在國內現有56家專屬經銷商,不包含後期經營投資,每家經銷商建店投資也在2000-5000萬元不等,建店規模並沒有因商用車身份而降低。此次聯名反水的16家經銷商也紛紛表示,商務車是小衆車,乘用車經銷商拿到經營權是加成,不需要建店成本就可以賣車,對商用車經銷商絕對不公平。

按照經銷商的說法,北京奔馳在併網銷售的道路上,既未做到空間地域的合理調配,也未做到經銷商公平對待,這種“不作爲”的作風有失奔馳的大廠風度。

“嫡庶之爭”

這場“嫡庶之爭”絕非空穴來風,導火索最早源於2016年3月北汽集團收購福汽集團旗下所持福建奔馳35%的股權。

收購完成後,北汽集團將持有福建奔馳35%的股權,福汽集團持有15%股權,戴姆勒輕型汽車香港有限公司持有福建奔馳50%股權。

局部反水,“嫡庶之爭”引北京奔馳內訌?

根據合同所述,福建奔馳所有經營管理工作由北京奔馳負責。自此,北京奔馳完成奔馳乘用車&商用車雙體系的品牌、渠道佈局,獲得奔馳(中國)的絕對話語權。

燃爆點在於,2017年4月1日起,北京奔馳正式接手管理奔馳商務車的銷售、售後、市場和網絡發展後,便大規模向奔馳乘用車經銷商開放奔馳商務車的經營授權。

局部反水,“嫡庶之爭”引北京奔馳內訌?

截至目前已經有150家左右乘用車經銷商可以“商乘並售”,對商用車經銷商而言,這是一場2 vs 20的比賽,如此懸殊的實力之差,必然引發矛盾激化。

多次溝通未果,法律手段做好準備

據奔馳商務車經銷商聯盟代表介紹,其聯盟多次與北京奔馳官方尋求溝通,但北京奔馳並未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局部反水,“嫡庶之爭”引北京奔馳內訌?

①2018年10月19日,經銷商聯盟給北京奔馳發過公函要求公平對待,北京奔馳管理層回覆中未提出任何解決方案。隨後,經銷商聯盟請律師給北京奔馳發去一封律師函,質疑北京奔馳違反了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該行爲必將導致不正當競爭行爲的發生。

②2018年11月21日,北京奔馳派出代表與奔馳商務車聯盟代表會談但未確定進展;

③12月18日,北京奔馳CEO倪愷與奔馳商務車聯盟代表會談。倪愷對聯盟代表提出的雙向開放或者重歸專屬專賣的方式的兩種解決方案均予以否定。倪愷提出的第三種解決方案爲給予一定補貼和返利,用以協助降低成本的解決方案,被聯盟代表當場否定。原因有二,一是這不能夠根本解決目前專屬經銷商不公平的經營大環境問題;二是福建奔馳現在的境遇,部分經銷商已經在以價換量,通過廠家返利勉強維持生計。

④北京奔馳在來函中要求,專屬經銷商在不晚於 2019 年 1 月 10 日前簽署 2019 年第一季度目標協議,以便能夠繼續保持合同關係。在經銷商聯盟看來,這一回復顯然是“威脅”,北京奔馳壓迫式撇清關係,逼他們自行退網。

“我們希望和平解決這個爭端,如果訴求達不到,我們將繼續爭取自己的利益,不排除採用法律手段。”一位經銷商聯盟成員代表表示。

“棄卒保車”也好,“威脅壓迫”也罷,一系列危機不斷湧出,如何給一個合理答覆,如何妥善處理手心手背的矛盾,所有人都在等北京奔馳管理層這個聖誕假期過得是否愉快,《車吧事》將對此事件持續關注。

這場奔馳內訌的根本原因在於利潤分配不均,雖然目前只是局部反水,但映射出奔馳快速迭代升級的表象下的危機。“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能否從若干家經銷商擴展到商用車體系,對北京奔馳的抗風險能力提出了挑戰。(文/於良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