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看冯巩,牛群的相声就是子母哏,他俩的话基本差不多,大多数时候我们都知道逗哏的话比捧哏多,那么你要说他俩谁拿的钱多,过去师傅带徒弟的时候,虽然说徒弟可能更卖力气,但师傅毕竟是带你出来的,除了说师徒之间的“三年学徒,两年效力,一年三节两寿”,除了这以外,师徒之间可能更多的就是“刀切账”,五五分,那么随着徒弟后来的名气越来越大,或者说逗哏逗得越来越好,看的人都冲他来,这可能就是六四分,七三分,八二分,俩人商量着来。给大伙说说以前相声师傅带徒弟,师傅年轻力壮,可能做的是逗哏的活,到年岁大了,经验特别丰富了,就开始带徒弟,为了更好地教徒弟,师父就给徒弟做捧哏,让徒弟逗哏,这种情况在过去比较多见。

梁宏达揭秘说相声的郭德纲和于谦竟然这么分钱!

我告大家,相声的捧哏和逗哏分账是不固定的,没有任何一条法律和劳资关系里写清楚了他俩应该怎么分?

梁宏达揭秘说相声的郭德纲和于谦竟然这么分钱!

给大伙说说以前相声师傅带徒弟,师傅年轻力壮,可能做的是逗哏的活,到年岁大了,经验特别丰富了,就开始带徒弟,为了更好地教徒弟,师父就给徒弟做捧哏,让徒弟逗哏,这种情况在过去比较多见。像二人转的行当就是,年轻力壮唱旦角,扮相好,嗓门也都行,到年岁大了,唱不动了,他改唱丑,带着自己徒弟,自己徒弟唱旦角,所以这个是过去口传心授过程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形式。当然相声里不是说师傅年轻就逗哏,岁数大就捧哏,没那么明显,要看相。

梁宏达揭秘说相声的郭德纲和于谦竟然这么分钱!

一般来说逗哏要短小机灵,显得“贼”,聪明点,捧哏就傻大憨粗,“笨”点,你比方我这相,有的行内人一看:唉呦老梁!你可是 “量活”的相,就说我适合捧哏。为什么?有句话叫“傻瓜长的大”,说的块头大,脸方方正正的,一脸呆相,起码表面上看很忠厚,这相适合捧哏。

梁宏达揭秘说相声的郭德纲和于谦竟然这么分钱!

逗哏和捧哏是有区别的,逗哏叫“独,霸,狠”,捧哏叫“馋,懒,贪”,捧哏总要比逗哏慢半拍,当然从舞台分工来看,毫无疑问,逗哏的话多,捧哏的话少,有的捧哏就 “嗯,啊,这,是,我呀,嘿,别挨骂了,下去吧......”,就那么几句话。

梁宏达揭秘说相声的郭德纲和于谦竟然这么分钱!

当然也有一种形式叫 “子母哏”,意思是这俩人的话差不多。你看冯巩,牛群的相声就是子母哏,他俩的话基本差不多,大多数时候我们都知道逗哏的话比捧哏多,那么你要说他俩谁拿的钱多,过去师傅带徒弟的时候,虽然说徒弟可能更卖力气,但师傅毕竟是带你出来的,除了说师徒之间的“三年学徒,两年效力,一年三节两寿”,除了这以外,师徒之间可能更多的就是“刀切账”,五五分,那么随着徒弟后来的名气越来越大,或者说逗哏逗得越来越好,看的人都冲他来,这可能就是六四分,七三分,八二分,俩人商量着来。

梁宏达揭秘说相声的郭德纲和于谦竟然这么分钱!

从道理上讲,大家也都能接受。逗哏的比捧哏拿的多,为什么?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资分配,都合理。按劳分配,在台上卖力气流汗,捧哏站在桌子里头就那几句话,从劳动力的付出来讲,可能逗哏更多,他多拿点也正常。

梁宏达揭秘说相声的郭德纲和于谦竟然这么分钱!

再者按资分配,比方说郭德纲,这个“资”,我们有人把它视作是资本,钱的投入,但是在曲艺行里头和艺术行里说“资”,也可以是你的人脉,名气。咱们说郭德纲是个角儿,为什么?你写上“郭德纲”三字就能卖出票来,你写别人不一定能卖那么多票,就光这一点他就必须得多拿,为啥?大家指着他卖票呢。

再一个,郭德纲作为德云社的班主,他已经超越了一般相声演员的利益,他不光是个逗哏,他同时也是每一次商演的组织者,也是商演的金字招牌,所以他拿的钱最多,这是天经地义的,谁也说不出来。

梁宏达揭秘说相声的郭德纲和于谦竟然这么分钱!

所以有人问相声里头捧哏,逗哏的工资怎么分?没有一定之规,说白了谁能耐大,谁名气大,谁卖力气,谁就拿的多,所以这行跟社会其他行当好像没区别,要么按劳分配,要么按资分配,当然可能有一天共产主义了就按需分配,我需要多少就拿多少,但现在看,相声班子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梁宏达揭秘说相声的郭德纲和于谦竟然这么分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