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解放军驻守南沙岛礁三十周年,下面我们通过味蕾感受一下南沙岛礁发生的巨大变化。

刚进驻南沙的守礁生活相当艰苦,吃饭是个大问题。补给的食物很简单,只能吃战略储备的罐头和维生素片,口腔溃疡更是家常便饭。

邵建民是首批驻守南沙的海军陆战队员,曾任华阳礁的首任礁长,他至今保存着在南沙的值班日志,其中有1988年2月22日17点47分乘舰离开榆林基地码头时所携带与餐食有关的给养记录:“主副食一个月的给养,煤油炉1个,汽化炉1个,马灯2盏,煤油5公斤,铁锅1个,小铝锅1个,大铝锅1个,装满水的25公斤白色塑料桶40个。来码头送行的指导员自己买了2条红梅烟给我,他对我说:烟你带着。17点05分基地司令员杨玉书,政委牛金山等首长来舰送行,杨司令员问我带鱼钩了吗?我说带了。”

守礁战士带鱼钩可不是为了休闲垂钓,而是为了必要的营养补充。

上图:邵建民的华阳礁棚中日志

下图:南沙守礁初期使用的厨具

下面这张广为流传的照片,记录了第二批驻守华阳礁高脚屋的陆战队员在竹棚前吃饭的情景。照片中后排穿蓝背心站着的就是钟勇,他回忆了当年守礁的艰苦生活:照片中大家看似吃的津津有味的是方便面,那时的主食有压缩饼干、方便面和米饭,新鲜蔬菜几乎没有,只有罐头。淡水也很珍贵,要节约着用。

上图:华阳礁第一代高脚屋,“露天餐厅“是战士们自己用珊瑚礁填起来的几平方空地。

上图:驻守华阳礁第一代高脚屋的钟勇在吃压缩饼干。

午餐肉罐头就是老南沙的味觉密码。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爱国、奉献、艰苦、团结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上图:南沙第一代高脚屋,战士们在吃压缩饼干

上图:第一代高脚屋中的战士在干吃方便面

上图:第一代高脚屋中的午餐,一般少不了罐头。

下图:准备向高脚屋补给的罐头食品及淡水。

第二代高脚屋时期,守礁的活动空间稍微大了一些,这时候开始了盆栽蔬菜,由于所获有限,对饮食结构起不到根本性的改变。

上图:守礁战士在种盆栽菜

上图:赤瓜礁第二代高脚屋的罐头宴

上图:赤瓜礁第二代高脚屋的罐头宴

上图:干杯在第二代高脚屋

国家一直关心着南沙守礁官兵的饮食,上图是1988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南沙守礁部队专用食品鉴定会。

下图是二代高脚屋后期的照片,这时的饮食已经有所改善,但蔬菜匮乏仍未得到解决。

第三代高脚屋时期生活设施进一步完善,伙食也比以前好了不少。岛礁上的大锅饭飘香南海,至今令许多南沙老兵难以忘怀。黄豆应是老南沙最经典的食材了,它所衍生出的各种豆制品丰富了礁上的“菜篮子”,在南沙各个岛礁上都能做豆腐、发豆芽,还能自产豆皮、豆干、豆浆。

上图为赤瓜礁的战士在晾晒干菜

上图是第三代高脚屋的节日餐桌,看似普通的家常饭。然而在遥远、孤寂的南沙,这桌饭与往日相比却显得格外隆重而豪华。

上图:豆芽喜获丰收

上图:豆浆、豆腐、豆干、豆皮做起来样样在行

下图:渚碧礁第三代高脚屋的联欢午餐

伴随着南沙岛礁建设和保障体系的完善,第三代高脚屋变成了岛,战士们的餐饮也有了质的飞跃。“四防”菜地的普及,收获了一茬又一茬的新鲜蔬菜, 厨房里现代化的厨具、如同酒店的饭厅、丰富的自助餐,透过岛礁上的“吃”,可以感受到南沙非同寻常的变化。

过去在南沙只能吃饱,如今还能吃好。现在各个岛礁都有自己的“招牌菜”,如:永暑礁的酸菜鱼;南薰礁的八宝鸭;美济礁的肉包子;华阳礁的小笼包;东门礁的打卤面;渚碧礁的腰带面 ......。

上图:今日南沙的高科技“四防”菜地

上图:种瓜得瓜

上图:自助餐厅

如今南沙的自助餐

下图:色香味俱全的菜品

下图:官兵们吃的津津有味

下图:装潢胜似酒店的餐厅

下图:如今南沙也有了自动冰激凌机,高温的岛礁总有一丝清凉在心里

下图:永暑礁的大厨帅哥

在三沙市政府广场对面,有一座珊瑚石碑,上面刻着“食为天”三个大字。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南沙官兵对这句话理解最深。从原来一天三顿罐头,到现在一天天丰富起来的餐桌,这一变化的背后是祖国的发展和强大,是“扎根礁盘、乐守天涯”的南沙精神。

回首巨变的南沙,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特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