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首富,每个都是受人敬仰,今天要说的,就是浙江温州的首富。现在温州最大的老板是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但往上数30年,温州的首富是一个叫叶文贵的人。

那时候,南存辉在卖低压电器的信号灯,宗庆后在做推销员,而马云正因高考只有一分泪洒考场。

而他,叶文贵,用400块钱发家,先后办了轧铝厂、高频机厂、压延薄膜厂、微机仪器厂,办一个火一个。又从个体私营业主当上副区长,随后更是闭门谢客制造出电动汽车!而他也被称为“温州第一能人”。

但他沉浸在喜悦中的叶文贵没有想到,也正是这个电动小车,让他坠入了深渊。因为他投入了太多的钱却无法实现商品化,最后失败告终。

英雄!早在30年前就造出了电动汽车,温州首富,横甩李书福几条街

1950年,叶文贵出生于温州市苍南县金乡镇。1969年,19岁的他到黑龙江插队时发现关内与关外的特产差价很大,通过贩卖特产,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1978年底,叶文贵回老家,发现当地冒出了很多生产铝制校徽和塑料饭菜票的小作坊。他模仿着,先后创办了轧铝厂、高频热合机厂、压延薄膜厂、包装材料厂、蓄电池厂、微机仪器厂等6个厂,办一个火一个。

在当时,万元户就已经非常稀缺了,而叶文贵仅仅几年便坐拥千万,成为温州首富。

当时他的光芒甚至盖过后来的“浙商教父”——鲁冠球先生。

加拿大著名机电学教授鲍勃惠也不远万里跑到中国看叶文贵:“在中国农村,想不到有你这样的奇人。”,费孝通先生到他的厂里转了转,也说“了不起的新型企业家!”

因为改革开放,政府也看中了他,在1984年破格提拔为金乡区副区长,但很遗憾,进入体制内的他发现自己的时间完全不够用了,最后只好辞掉了这个职务。

而有了更多时间的他,又闲不住了,想再创业!于是他有了新的理想:造汽车,而且不是一般的车,是几十年后都不过时的电动汽车。

英雄!早在30年前就造出了电动汽车,温州首富,横甩李书福几条街

1988年,风头正劲的叶文贵停下了手中所有的生意,破釜沉舟,一心一意的做起了“中国农民的汽车梦”。几年后,他的电动汽车真的动起来了,而且充一夜店能跑上百十公里。

1991年,他的产品获得1990年度国家级新产品称号。1993年,他研制出首辆混合动力小轿车样车,该车95%以上的配件都来自温州本地。

这辆取名为“yf-1100”电动汽车,不但一次充电可以行驶100多公里,最高时速为每小时80公里,并且还是油电混合车。“这个在国际上也属于领先水平。”

但很遗憾,因为商品化的代价太大,他不得不四处奔走,甚至把自己开的部门厂房都卖掉了。而当时没有充电站,电动汽车不能商品化,他这一次彻底失败了。

为了自己的梦想,叶文贵前后投入了四千多万元,终因财力所限不得不终止了该项目。他也曾试图转让技术,或者向国家申请资金支持,最终也都没有成功。

1995年5月,研发资金彻底中断,叶文贵送走了最后一名工程师,正式结束了传奇的造车梦。很多年后,叶文贵将一个红色的“yf-1100”电动汽车外壳捐赠给了浙商博物馆,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在温州金乡点燃的“中国农民的电动汽车梦”。

英雄!早在30年前就造出了电动汽车,温州首富,横甩李书福几条街

在浙商博物馆里,叶文贵被列入“英雄背影”板块,他卷宗的红色玻璃钢汽车车架壳子,在众多知名浙商捐赠的自产汽车中,显得格外特别。筹办博物馆的杨轶清说,这一板块收录的是一些虽败犹荣的创业家,叶文贵勇于冒险、敢于先行,创业精神十分突出。

而近几年,他把心思都花在了建筑上,在他的房间门口,有一个未完工的模型,是他牵头出资为乡里建造的祠堂模型。为了建祠堂,他捐了好几百万,乡里人说,他去世的前几天,还看到他去祠堂的工地上,亲自参与祠堂的设计和建造。

曾经的传奇已落幕,没多少人还记得叶文贵、记得他在温州这块土地上撒下的热情。尽管没有多少人愿意记得失败者,但他依然伟大,一个极端理想又极端务实的企业家。

喜欢的话记得关注作者呦!如果私信作者“你好”二字还会有别的惊喜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