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鄭虔《峻嶺溪橋圖》鑑賞

唐 鄭虔《峻嶺溪橋圖》鑑賞

採葉練字

《新唐書·鄭虔傳》中記載的鄭虔“採葉練字”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鄭虔家境貧寒,買不起練習書法用的紙張。他在長安居住時,得知城南慈恩寺(大雁塔坐落於寺內)中貯存了好幾屋柿葉時,便搬到寺內居住,每天取柿葉當紙刻苦學書,如醉如癡,日復一日,從不間斷,竟然把幾間屋的柿葉都寫完了。鄭虔後來終於大成,他的草書達到了“如疾風送雲,收霞推月”的境界。

鄭虔三絕

鄭虔擅長寫詩和作畫。他曾畫了一幅畫,還把自己作的詩寫在上面,獻給唐玄宗。玄宗一看,拍案叫絕,揮筆題寫了“鄭虔三絕”四個字。唐玄宗從此非常欣賞鄭虔,曾專門爲鄭虔設置一所供官宦子弟讀書的“廣文館”,任命鄭虔爲廣文館博士,傳授學問,當時人稱其爲“鄭廣文”。

『人物簡介』

鄭虔(691—759),字趨庭,又字若齊(一字弱齊、若齋),河南滎陽滎澤人。盛唐著名文學家、詩人、書畫家,又是一位精通天文、地理、博物、兵法、醫藥近乎百科全書式的一代通儒,詩聖杜甫稱讚他“滎陽冠衆儒”、“文傳天下口”。鄭虔學富五車,精通經史,書畫成就卓然一家,傳略廣泛見諸於《辭海》、《辭源》等辭書,以及歷代文學家、詩人、書畫家、書法家等專業性辭典之中,是中國歷史文化名人。

自唐以降,歷代台州官府、名人學士作有紀念鄭虔的鄭祠集序、祝文、拜謁等詩文流傳至今的不下百餘篇,肯定了鄭虔在臺州的人生價值。如北宋名臣、徽猷閣待制陳公輔重陽節的祭奠《祝文》道:“維公才過屈宋,道出羲皇。德尊唐代,化被臺邦……教以正學,啓以民彝。人始知學,去陋歸儒。家家禮樂,人人詩書,嗚呼!公生也既有功於臺,歿也誠宜食報於臺。”明翰林學士方孝孺《臺臨鄭氏宗譜序》中言“爲吾臺斯文之祖,化柸榛而淑詩書。”清同治知府劉王敖撰的《唐鄭廣文公碑》(神道碑)雲:“臺阻山水爲郡,漢唐以前,禮教不通上國,蓋夷俗也。自公以廣文謫此邦,官司戶,毅然以興文教、易風俗爲己任。遂選其俊秀者,教以先王之道,倫常之義;由是家敦禮讓,戶盡詩書,理學名臣,代不乏人。故至今誦公之德勿衰……”他們認爲鄭虔此舉,可與韓愈之教化潮州,朱熹淳熙間“以平使者行部於州(台州),一時從學之盛”相媲美。因此,總纂喻長霖在《民國台州府志》“弁言”中由衷感慨道:“吾臺設郡以來,官吏紛若繭絲,而鄭虔獨以司戶著稱,今郡城東有戶曹巷,猶有廟在。是則賢吏雖多,而以官命地與台山同不朽者,獨鄭司戶一人,信乎!官不在大,足以愧後世之高車駟馬而碌碌無聞者矣。”

唐 鄭虔《峻嶺溪橋圖》鑑賞

高清局部大圖

唐 鄭虔《峻嶺溪橋圖》鑑賞

唐 鄭虔《峻嶺溪橋圖》鑑賞

唐 鄭虔《峻嶺溪橋圖》鑑賞

唐 鄭虔《峻嶺溪橋圖》鑑賞

唐 鄭虔《峻嶺溪橋圖》鑑賞


唐 鄭虔《峻嶺溪橋圖》鑑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