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三國演義》出自明清時期,被列爲古典名著之一,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演義中貫穿着很深的忠君愛國思想和忠義思想,當然了也有擁劉反曹傾向。我們在讀三國演義的時候千萬不能當正史來看。

別被三國演義忽悠了,從歷史來看,曹操的功績無人能及!

有人說,你擔心多餘,誰會當正史看呢。可是,你不會架不住別人也不會啊,尤其是年輕一代,這個社會很浮躁,什麼都講究個快,沒有幾個人能坐下來認真讀讀歷史,他們的歷史知識絕大部分來自電視劇、電影,所以無形之中就被影響了,哪怕你嘴上說着不會。

別被三國演義忽悠了,從歷史來看,曹操的功績無人能及!

三國中最雄才大略的是曹操,而被演義貶低最厲害的也是曹操。書上他是奸雄,戲曲中他是白臉,可是三國中,劉備、孫權偏安一隅,自保有餘,進攻不足,北方被曹操統一,他又實行屯田制,讓老百姓能安居樂業,東漢末年戰亂在曹操手裏短暫地結束了,終其一生,對皇帝大位都不敢有所僭越,一輩子行君臣之禮,所以曹操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

別被三國演義忽悠了,從歷史來看,曹操的功績無人能及!

第二,曹操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他一定程度上是白手起家,身經百戰,軍事天賦極高,留下了很多和軍事有關的典故。劉備沒了諸葛亮就是個跛子,一打就敗,孫權沒有陸遜、周瑜、魯肅可能東吳早已經滅亡,只有曹操,自己既是軍師也是將軍,一人就可以撐起整個北方天下,謀士只是輔助。

別被三國演義忽悠了,從歷史來看,曹操的功績無人能及!

第三,曹操是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觀滄海》、《龜雖壽》、《短歌行》個個都是名作,字裏行間流露出胸懷天下的氣魄,個人覺得文學方面,建安七子遠不如三曹,而三曹中尤以曹操最爲出色,曹操的詩歌既有描寫戰亂的現實主義色彩,又有展現個人抱負的理想主義色彩。

別被三國演義忽悠了,從歷史來看,曹操的功績無人能及!

劉備和孫權和曹操一比,差的不是一丁半點,在培養後人方面,孫劉兩家更是一塌糊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