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引子

关于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不少人都听过“七分发展、两分摩擦,一分抗战”的说法。2015年,杨奎松教授在《抗战初期中共军事发展方针变动的史实考析——兼谈所谓“七分发展,二分应付,一分抗日”方针的真实性问题》里专门考证和分析过这个问题。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不发展,如何有力量抗日?

“七分发展,二分应付,一分抗日”的材料,最早来源于1940年4月6日军统局发自天津的密电,内容是八路军115师独立师骑兵连支部书记李法卿逃到了国民党并讲述了一段往事,大意如下:

八路军出发抗日之前,朱、毛召集军队训话,说中日战争是党发展的绝好时机,要七分发展、二分应付、一分抗日,对于如何发展,朱、毛给出了三步策略:第一阶段八路军兵分两路,一路东出雁门、五台,横断平汉线,深入冀东、冀中,一路沿太行山南端,伸入晋南、豫北冀南、鲁西,横断津浦线,进入鲁北、鲁东,截断中央系军队的联系;第二阶段是等过两三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然后将黄河以北的国民党势力肃清;第三阶段,等黄河以北巩固后,伸入华中各地建立根据地,分段遮断中央系军队的联系,瓦解和离间中央系部队,巩固中共的统治基础。

从50年代开始,这一资料经常被台湾方面引用,用来攻击中共的敌后抗战,之后这一说法传播开来,成了如今网络论战的炮弹。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

杨奎松教授考证的结果:李法卿的回忆不可靠。中共在敌后的发展,是根据抗战形势的发展而不停摸索和调整的,不可能在抗战初期就能准确预测之后几年的发展战略。李法卿的说法,实际上是1940年年初,人们对中共八路军发展情形一种描述或总结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李法卿在叛逃前夕,知道了当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关于在西北、华北、华中“猛烈发展”的指示,指示要求扫除一切投降派顽固派的进攻,将整个华北直至皖中、江南打成一片,化成抗日根据地,置于共产党进步势力的管理之下,同时向鄂中、鄂东极大发展。也就是说,李法卿可能张冠李戴了。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同志:不要踏麦苗”

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就此打住。本文主要梳理华北敌后抗战的主脉络,以粗线条勾勒华北国、共、日三方的攻守之道,从宏观的视角厘清华北敌后抗战形势的动态演变。

“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大举增兵华北,攻占北平、天津,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8月31日,为了统一指挥华北作战,日本参谋本部组建了华北方面军,由寺内寿一大将任司令官,下辖香月清司的第1军、西尾寿造的第2军,以及方面军直属部队,全军共计8个师团又1个混成旅团,总兵力20万人。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抗战初期华北三条战线示意图

自华北南下,日军的进攻主要有三个方向:

①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率领察哈尔派遣兵团(约4个独立混成旅团),沿平绥线西进,占领张家口、大同,配合第1军消灭阎锡山第二战区主力,占领太原拿下山西。

②香月清司率领第1军沿平汉线南下,占领保定、石家庄,击败中国第一战区主力,然后分兵侧击山西娘子关一线,支援太原会战,一部继续南下,推进到黄河北岸。

③西尾寿造率领第2军,沿津浦线南下,占领山东,然后与畑俊六的华中派遣军南北夹击,消灭中李宗仁第五战区主力,打通同津浦线,将华北战场和华中战场连成一片。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左)与华北方面军司令寺内寿一(右)

在这三条战线上,先后爆发了太原会战、涿保会战、徐州会战,战役的结果是,阎锡山被压迫到了山西西南部,第一战区从河北撤到了黄河以南,山东的韩复渠不战而退,徐州的李宗仁转移到了鄂豫皖。

徐州会战之后,华北正面抗战暂时告一段落,华北五省中,察哈尔、河北、山东被日军占领,山西、绥远两省中日双方形成犬牙交错格局,华北基本沦陷。

华北方面军大获全胜,华中派遣军也不甘寂寞,为了压迫蒋介石政权屈服,华中方面军于1938年6月发动了武汉会战,占领了华中,在此期间,日军第21军占领了广州湾一带。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图片来源网络,作者:天涯孤舟

至此,日军在中国的布署如下:

关东军经营伪满洲国,负责对苏作战;华北方面军确保华北治安;华中派遣军(第11军)作为战略进攻部队,负责打击国军主力,摧毁重庆政权的战斗意志;第21军占领华南各港口,负责切断中国海上交通线。

武汉会战之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以战养战的战略逐渐确立,华北重要性凸显出来。在日本看来,华北在地理上是中国与“满洲国”的结合部,拥有丰富的人力和物资资源,蒙疆(绥远、察哈尔以及热河)是阻挡苏联共产主义的防波提,适合打造成日满华合作的样板地区。所以,必须让华北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能独立经营,使华北成为实现东亚和平的枢纽。

为此,日本大本营确定了华北作战基本指导原则,要求华北方面军以确保占领区的安定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华北稳定压倒一切。

对日军而言,影响华北安定的因素有哪些呢?

日军虽然占领了华北大部,但因兵力有限,其实际控制区域仅限于重要城市周围以及铁路沿线的狭窄地区,其他大部是“匪占区”,影响华北安定的因素就是这些“匪”。

日本人口中的“匪”指的是位于敌后国民党军队,共产党军队,土匪,以及地方自卫武装。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1937年9月,八路军386旅开赴山西前合影(李云龙貌似是386旅独立团的)

1937年11月太原会战结束后,八路军逐渐变运动战为游击战,分散开来开辟敌后根据地。到1938年秋,八路军已经在整个华北地区创建了大片的根据地:在北线,沿管涔山、五台、恒山、军都山直至冀东雾灵山,建立了山区根据地;在南线,由吕梁山、太岳、太行等山区,直到冀中、冀东平原,以及山东广大地区,建立了山地、平原相结合的根据地。按照区域划分,以上根据地可分为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山东五大敌后抗日根据地。

地盘越大,军队越多,1938年底,八路军已从3万多人发展到22万人。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八路军敌后根据地的主要分布情况

八路军在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时候,国民党方面也在推进敌后抗战工作。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不断失利,不少国民党军队来不及撤退,留在了敌后,以华北为例:河北省保安队留在了冀中,万福麟和孙殿英留在了太行山南部山区,河北民军司令张荫梧留在了冀南晋西,山东方面,范筑先留在了鲁西北,孙桐萱留在了鲁西南,青岛市长沈鸿烈率领海军陆战队和地方武装留在了鲁中,庞炳勋留在了鲁南等等。

随着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国民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敌后战场,不仅派出军队和干部深入敌后加强游击力量,还专门增设了冀察(司令张荫梧)和苏鲁(司令于学忠)两个敌后游击战区,并聘请中共将领为教官,训练游击干部,这一系列措施有力加强了敌后抗日力量。到1938年底,国民党方面在敌后拥有六七十万人,是八路军的三倍多,俨然是敌后抗战的主力。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山东省主席沈鸿烈,东北海军实际缔造者

问题来了:为什么国民党敌后游击战没能坚持到最后,弱小的共产党却在华北敌后成了“中流砥柱”?

先说国民党军没能坚持下来的原因。

前期,国军是敌后抗战的主力,人马众多,目标大,承受了日军的主要火力输出,牺牲很大。

第二,战略战术失误,没有领会游击战的精髓。国民党虽然也重视敌后游击战,但是却始终把游击战视为正规战的一种辅助,没有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每当正面战场发生大规模战役,敌后战场都要全力配合,断交通,劫辎重,阻敌增援等等,实力暴露的越快,死得越快。战术方面呆板僵硬,虽然在敌后,却用正规战的战法打游击战,不会一边游一边击,只会节节抵抗,寸土必争,一旦被包围,往往团灭。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在南方,戴笠、杜月笙组建的“忠义救国军”也属于敌后游击部队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无法取得民众的支持。即使在敌后,国民党内的消极方面依然如影随形,派系争斗,纪律松弛,风气败坏,吃空饷,抓壮丁,搞摊派,军队与民众关系很紧张。在敌后,没有民众的支持,就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游击战就是无源之水,迟早会干涸。

第四,共产党的竞争。国民党重视敌后战场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抢先占领市场,限制中共的发展。随着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国共两党在敌后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几千人上万人的“摩擦”时有发生,而结果往往是共产党占上风。国民党军在敌后的生存空间逐渐被挤压,直至彻底玩完。

值得一提的是,国共敌后频繁摩擦,也有日本人谋略在起作用。国共日,三国志,任意一方都乐意看到另外两方火并,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日本人甚至认为,国民党军的地盘被摧毁后,留下的空白地区很容易被共产党渗透,所以有意留下国民党军制约共产党。

1943年以后,山东、河北、察哈尔等敌后各省,国民党主力部队几乎绝迹。

国民党敌后抗战半途而废,共产党却在敌后成功扎根,共产党和日本人如何斗法的呢?

华北方面军认为,要确保华北安定,仅仅占领一些点(城市)和线(铁路)远远不够,必须保持对“面”的占领。1938年11月25日,杉山元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随即推出了“治安肃正”方针,计划从1939年1月到1940年3月间,分三期进行治安肃正工作。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面相憨厚杉山元

所谓“治安肃正”,指“通过讨伐作战,全部催毁匪军根据地,同时彻底进行高度的分散部署兵力,随后依靠这些分散的据点,对匪军反复进行机敏神速的讨伐,使残存匪团得不到喘息时间和安身处所”。

一句话,日军要分散兵力,对敌后根据地实行全面扫荡,实现对华北的完全占领。

从1938年11月到1939年5月,日军从华南和本土抽掉了7个师团、5个混成旅团以及1个航空兵团编入华北方面军,并增设了第12军驻防山东,至此,华北方面军下辖3个军、15个师团、10个独立混成旅团,加上辅助部队,总兵力接近40万人,这是整个抗战期间,日军在华北兵力规模的巅峰时刻。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从城市到乡村,从平原到山地,几十万日军化整为零,对敌后抗日势力发动了全面进攻,不管国民党军、八路军、自卫队、土匪,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攻无不克,所向披靡,情报准的,提前溜了,情报不准的,等待被合围歼灭。至于粉碎日军扫荡的说法,听听就好了,在绝对实力面前,跑,快跑才是保存有生力量的唯一出路,孙子也说过,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日军战史也记载:共军回避交战,采取退避战术,专心致志保存其战斗力,加以支援共军的民众,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和巧妙的传递情报的能力,并有可怕的谍报组织,因而想要捕捉歼灭共军,甚为困难。

“治安肃正”实施完2期之后,1939年9月,中国派遣军司令部成立,华中方面军转而隶属于中国派遣军,多田骏接任杉山元出任华北方面军。此时,华北方面军被抽调走7个师团,补充了1个师团和3个混成旅团,兵力约30万人,还有10余万伪军。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多田骏

多田骏,属性:日本军界有名的中国通;特技:囚笼政策。

他一上任,就在第3期“治安肃正”计划中释放大招: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辅之以封锁沟墙,构成形似囚笼的网格状封锁线,对根据地分区进行扫荡和蚕食。

公路、碉堡、深沟是如何封锁一块地方?

囚笼政策主要针对平原地区:公路方便兵力投送,保证日军能够第一时间到达战场;封锁沟是在铁路、公路两边挖沟,挖出来的土垒墙,深壕高墙,一般很难通过;碉堡,一般十里左右修一个,方圆十里内阻碍视线的树木都得砍掉,白天视线好,站在碉堡上,拿上以望远镜,可以监控周围十里内村子的情况。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日军在碉堡上

以碉堡锁定敌情,以封锁沟限制敌人机动,以公路投送兵力迅猛打击,三位一体攻击系统,威力惊人。

通过“治安肃正”作战,到1940年底,华北398个县中,有368个县建立了伪政权。

物极必反,日本人这样不留余地的搞,必定引起抗日力量的反弹。

此前,日军扫荡犹如活塞运动,一般从哪里来还回哪里去,地盘还是八路军的,但囚笼政策施行后日本人不走了,严重压制了八路军的发展。

到了1940年,八路军面临了两个巨大的困难:一是枪支弹药严重匮乏,许多新扩编的部队中,有枪的还不到五成,二是地方负担太重,脱产的党政军民学等人员不断增加,但是根据地不断缩小,导致财政难以为继,扩军已到极限。

本想低调发展,但现实不允许。要摆脱当前的困境,八路军必须向外线发展,扩大根据地,与日本人争地盘,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破解日军的囚笼政策——百团大战逐渐酝酿而成。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敌后军民拆毁日军的碉堡

百团大战最初的战略构想是,对日军占领的要害地区和交通线,进行大规模破袭战,打破日军的囚笼之术,迫使日军战略收缩。从1940年8月20日到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出动100多个团,对正太线、同蒲线、平汉线等铁路和日伪军占领的据点、厂矿进行破袭。

八路军除了进行游击战之外,还大规模采用了运动战和攻坚战,堪称八路军与华北日军总体军事对抗的一次大检验。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敌后军民拆毁日军的碉堡

检验的结果是,八路军虽然对日军构成了较大威胁,但军事实力远不能达到正面挑战日军的程度。事实上,在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中,日军已从最初的混乱中反应过来,并在第三阶段对八路军展开了报复性扫荡,八路军只能被迫进行反扫荡,著名的关家垴战斗,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彭德怀在关家垴战斗前线,战事不利,彭总表情凝重

百团大战没有打破日军对根据地的压制,却成功吸引了日军的注意。

早在1938年,日军情报人员便断定“今后华北治安战的对象是共军”,此后又认为中共是“立足于军、政、党、民有机结合的抗战组织”,已“成为华北治安之癌”。但这仅仅是个别人员个别部门的认知,整个华北方面军并未对中共的情况形成广泛、深入的认知。百团大战之后,华北方面军一改之前对八路军忽视,开始将八路军视为头号对手。

三期“治安肃正”作战结束后,日军远未达到预期的战略目的,八路军游击队依然在频繁破坏铁道、公路、通信线路,消耗日军人力物力抢修,还时不时袭击日军补给部队和落单的小部队,神出鬼没。“华北治安”任重道远。

此时,华北方面军的部署如下:

以第1军所属的3个师团和4个独立混成旅团,控制山西地区,以第12军所属2个师团和3个独立混成旅团,控制山东和苏、皖北部,以驻蒙军1个师团1个混成旅团,控制晋绥地区,方面军直属5个师团和4个独立混成旅团,控制河北和豫北,并以其中2个师团为机动兵力,随时加强各军进行扫荡作战。

1941年2月,华北方面军制定年度“肃正”计划,提出“在1941年要彻底进行正式的剿共治安战,已成为空前未有的大事”。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多田骏在“治安肃正”的基础上迭代升级,推出了“治安强化”运动。“治安强化”运动讲究提“三分政治、七分军事”,要求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一元化的总力战”,以达到“确切使匪民分离,掌握民心,确保华北占领”的目的。

很明显,日军已经意识到,单凭武力讨伐根本无法实现华北治安,必须统一军、政、民等各方面的力量,摧毁中共在敌后的组织,争取华北民心,这样才能将中共势力“挤出”华北。

“治安强化”运动是多田骏提出的,但是却是冈村宁次主导实施的。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冈村宁次

1941年7月7日,冈村宁次被天皇钦点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这是一个比多田骏更狠辣的人。在冈村宁次的主导下,日军将华北划分为三种区域:治安区,准治安区,未治安区。治安区是日军占领的治安稳定地区,准治安区日军和中共都进入的地区,未治安区是中共占领地区。

当时,整个华北地区,治安区占10%,未治安区占10%,剩下的80%为双方势力交错地带,其中有60%是日军占优势的准治安区。日军计划,通过三年“治安强化”运动,将治安区扩大到70%,准治安区缩小到20%,未治安控制在10%。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日军“益子挺进队”,专门化妆成八路军,深入根据地偷袭八路军总部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日军对三种区域实行了不同政策:

在治安区,建立伪政权,安抚百姓,促进民众亲日反共;

在准治安区,部署日军,组建伪军,不断搜寻和扫荡中共势力,扼制其活动和发展,使准治安区转变成治安区;

在未治安区,部署日军主力,反复扫荡,摧毁和破坏生产生活设施,使中共难以重建根据地,这就是后来所说的“三光政策”。

除了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冈村宁次还将“囚笼政策”发扬光大,广修封锁沟墙,筑碉堡,对八路军进行军事和经济封锁。到1942年10月,华北新筑碉堡7700多个,封锁沟墙11860公里,是地球周长的四分之一。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敌后抗战最困难时刻,可以看出平原地区根据地几乎都沦陷了

对日军而言,“治安强化”运动效果出奇的好,在敌后抗战的国民党部队纷纷瓦解投敌,全军覆没;共产党方面,根据地和人口损失了一半以上,平原地区的根据地几乎全部沦陷,八路军总兵力由40万人降到30万人,连副总参谋长左权都战死了,武器和各种物资奇缺,敌后抗战进入了最艰苦的岁月。

拿破仑说过,最困难的时候,就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

日军为了彻底压制八路军活动,不得不将兵力分散开来,维持对占领区的控制,占领区越大,兵力越分散,到1942年夏天之后,华北6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约24.5万日军,每平方公里只有0.37人,每个碉堡或据点里只有平均不到30个日伪军,其中日军只占1/4。

兵力越分散,控制力递减,八路军的活动和喘息空间反而越大了。而在之前被死死压制的日子里,八路军也没闲着,大生产、减租减息、内部整顿、军事训练等等提升内力的事没少做,兵员虽然下降了,但质量和战斗力反而有所提升。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守得云开见日出。时间进入1943年,世界大战形势已经逆转,瓜岛战役之后,日本元气大伤,大本营不断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力投入太平洋战场,1943年到1944年初,华北方面军被抽走了4个师团,却只补充了两个新编的垃圾师团。兵力、士兵素质、火力不断下降,已镇不住所有占领区,只能收缩战线,将高度分散的兵力集中起来,守备重点地区——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日军战略收缩之时,便是八路军发展壮大之日,此时的八路军犹如被挤干了水的海绵,遇到了人民的汪洋大海,瞬间吸饱,到1943年下半年,华北战略主动权逐渐向八路军转移,对于日军的一般性扫荡,八路军已经不用再像之前那样退避三舍了。《亮剑》里面,李云龙发动平安格勒战役就在这一年,剧情虽然有点夸张,但反映的敌我大势也差不多。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李云龙攻打平安县

进入1944年,日军大本营脑洞大开,要求打通大陆交通线,中国派遣军奉命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豫湘桂会战,其中华北方面军负责击败驻守河南的汤恩伯,打通平汉线,即豫中会战。

为此,华北方面军抽掉了69个大队的兵力,只留下67个大队守备占领区,这就意味着守备华北的日军数量猛降一半,战斗力更是降了一大半,因为抽调前去参加野战的都是战力相对较强的部队。为了集中兵力守备重点地区,日军主动放弃了很多据点和县城,相当于直接送给了八路军。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八路军趁此机会,开始集中兵力,广泛袭击日军据点,同时还派出部队紧随日军之后,跨过黄河,开辟了豫西根据地。总指挥部明确提出,要把游击战发展到大城市周围去,包围日军,“要准备夺取这些大城市”,并努力尝试将游击战模式转换成运动战模式,积小胜为大胜,把日军一步一步挤出去。

1944年8月,冈村宁次卸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出任中国派遣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接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华北形势以难逆转,冈村宁次都搞不定,冈部直三郎就更不行了,他在任上重点抓两个事:一是确保重要地区和铁路两侧的安全,二是尽可能收集战略物资,运往日本,以维持战争。冈部直三郎呆了三个月就走了,11月,下村定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美军通过战略轰炸和海上绞杀,极大削弱了日本的战争潜力

到了1945年,下村定的任务除了保护铁路抢运战略物资之外,还多了两个任务,一是强化山东半岛的防御,准备抗击美军登陆,二是与关东军紧密配合,完成对苏作战准备。

在此之前,华北方面军虽然补充了大量兵力,但士兵素质严重下降,战力提升不大。1945年春,华北方面军有129个大队共计19万人,其中有不少丙种甚至丁种师团,伪军约50万人,基本是打酱油的。

区区19万人的战略军团,既要对付七八十万八路军,还要准备抗击美军登陆和苏军南下,开什么玩笑?只能龟缩在重点城市和交通干线附近,静待最后时刻的到来。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故宫太和殿前受降,孙连仲(中)

国共日三国志:华北敌后抗战脉络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根本博签署投降书

1945年10月10日10时10分,最后一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根本博,在故宫太和殿广场,向中国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将军投降。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华北治安战》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天津人民出版社

《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的敌后游击战》杨奎松

《抗战初期中共军事发展方针变动的史实考析——兼谈所谓“七分发展,二分应付,一分抗日”方针的真实性问题》杨奎松

《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概述》文锋

《百团大战前华北日军对中共力量的认识与对策》丁则勤

《抗日战争初期的敌后抗日游击战概述》曾景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