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復興之夢:歐盟的前生今世

歐洲的復興之夢:歐盟的前生今世

歐洲的復興之夢:歐盟的前生今世

歐洲聯盟成立之初,曾經致力於消除各國貿易保護障礙,爲此也曾急於推動一體化的進度,一舉統一各國法律制度,制定相同的規則,但是遭到法、德等國國家主義思潮的反對,而最終破產。遭遇挫折後,歐盟一體化的推動者們曲線救國,遵循和而不同,改爲制定使成員國對彼此的政策不牴觸的政策。然後,在十九世紀80年代中期,歐盟提出了一份發展計劃,着重確定了該政策。其中對成員國之間彼此不牴觸彼此的政策做出了詳細規定與解釋,可謂籌謀深遠。這一制度雖然看似有很大問題,引發監管漏洞,卻真實的爲繁榮提供了便利。

在此,歐盟重拳出擊,以成文法規爲監管行爲背書,有點類似功夫,虛實結合,卻能打到要害。通過對制度的不斷夯實,順勢建立了相關跨國家部門進行具體執法,讓各成員國不得不認真執行歐盟決定,並且嚴格控制某國因政局變化而影響該法規的實際執行情況。不出所望,該政策在如此堅決的執行之下,起到了極大的效果。如,歐洲各國之間的實體貿易流通因成文條例之助,如臂使指般順利,鹿特丹商人的鬱金香販賣到倫敦就像賣到阿姆斯特丹一樣容易。各國不必擔心商品質量,因爲其質量有本國進行檢驗,並不會因出口而降低質量。

在世紀之交之年,虛擬經濟後程發力,增速開始超越實體經濟,歐盟當局審時度勢,逐步將注意力主要放在金融領域一體化的法規建設。而後,一波改革席捲而來,歐盟通過政治經濟壓力,促使各國發動重大改變,實際上是要求各國承認歐盟範圍內任何國家的金融方面的規定。舉例說明,一個意大利人在意大利取得了銀行從業資格後,可以到英法德等任何歐盟國家執業。

不得不說,歐洲一體化藍圖的規劃者實在高明之極,用一種各國都能接受的方式,溫水煮青蛙,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時間,便大大加快歐洲一體化進程。如今的歐洲各國,在政策互認的基礎上,聯繫越發密切,在一系列互認政策的推進下,歐盟國家已經逐漸離不開彼此,無論是經貿往來還是政治合作,距離歐洲一體化那一天越來越近。這也就是15年英國打算公投推歐而不成的根本原因。此時的歐盟,已經成爲高高在上的“太上皇”,對各國發號施令了。

如今的歐盟,不僅有超國家的“政府”——歐盟委員會,還有超國家的法院——歐盟法院,其權柄之大甚至可以駁回其所認定不符合歐盟相關統一法律精神的法律。由是而觀之,歐盟的跨國法律協調機制已經不光是各國自覺自願履行的了,還有超國家組織的強力監管和嚴格督促,多方面、大尺度、深層次的監管,使得成員國間的協調機制十分穩定。

然而危機也並非不存在。本來歐盟是由幾個“富哥們兒”共同創建,隨着歐盟加大東擴步伐,中東歐的“窮兄弟”也加入進來,不光如此,還要求瓜分經濟發展紅利,享受同等政治待遇。不同的發展程度、不同的法律制度,開始給妄想一口吃個胖子的歐盟警醒。如果說這些還不夠令人不安,那麼近年來的歐洲難民潮事件則給了西歐各國執政者以及歐盟決策者當頭棒喝。又有幾次質量安全問題的暴露,則深深的引發了歐盟決策者的深思,也許是時候進行政策轉變了。希臘和英國曾有意退出歐盟,但至今歐盟還沒有相關規定允許成員國脫離組織。

相關文章